一 概述 1
二 环境质量现状与发展 5
(一)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5
(二)地面水环境质量状况 8
(三)酸雨污染状况 25
(四)城市环境噪声 27
(五)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28
三 环境污染与防治 30
(一)水污染与防治 30
(二)大气污染与防治 38
(三)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防治 42
(四)污染治理 46
(五)综合利用 49
(六)环境保护工业 50
四 大自然保护 53
(一)自然资源 53
(二)珍稀物种 61
(三)自然保护区 63
(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64
(五)大自然保护和管理 68
五 环境管理 74
(一)行政管理 74
(二)环境保护规划 83
(三)企业环境管理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84
(四)环境保护法制 87
(五)环境监督 92
(六)污染纠纷和重大污染事故 92
六 环境监测 102
(一)基本建设 102
(二)监测管理 102
(三)环境监测网的建立 103
(四)大气环境监测 104
(五)地面水环境监测 107
(六)酸雨监测 112
(七)水质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考核 113
七 环境科学研究 117
(一)区域环境研究 117
(二)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122
(三)环境管理和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126
八 环境宣传、教育和学术交流 131
(一)环境教育 131
(二)环境宣传 134
(三)学会活动 136
(四)对外交流 137
九 环境保护机构 140
(一)环境保护行政机构的建制与沿革 140
(二)环境监测机构的建制与沿革 152
(三)环境科学学会和环境保护工业协会 154
附录1 160
附录2 164
附录3 167
附录4 169
附录5 170
附录6 172
附录7 174
附录8 174
附录9 175
附录10 175
附录11 177
附录12 180
附录13 181
附录14 183
附录15 185
附录16 188
附录17 189
附录18 190
附录19 190
附录20 194
附录21 199
附录22 203
附录23 205
后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