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方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凤平,陈艳萍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8482798
  • 页数:2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地提出“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的内涵及特征,构建了两层次三阶段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方法的理论体系,丰富了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理论,为我国流域的水权管理提供了借鉴及理论支撑。

第一部分 基础研究 3

第1章 绪论 3

1.1 研究背景 3

1.1.1 我国水资源利用矛盾日益突出 3

1.1.2 对流域初始水权实施科学合理配置已十分迫切 4

1.2 研究意义 5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9

1.3.1 相关概念界定 9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0

1.4 研究内容 12

第2章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总体构思 14

2.1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的内涵与特征 14

2.1.1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的基本内涵 15

2.1.2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的核心内容 16

2.1.3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的本质特征 16

2.1.4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的表现形态 17

2.2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理念 17

2.2.1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和谐管理理念 17

2.2.2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协商理念 21

2.2.3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系统理念 24

2.2.4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多目标协同理念 26

2.2.5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成本控制理念 27

2.2.6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的节水理念 30

2.3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构架 31

第3章 流域初始水权现有配置方法评述 33

3.1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机制 33

3.1.1 行政配置机制 33

3.1.2 用水户参与配置机制 34

3.1.3 市场配置机制 34

3.1.4 配置机制述评 35

3.2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式 36

3.2.1 人口配置模式 36

3.2.2 面积配置模式 37

3.2.3 产值配置模式 38

3.2.4 现状配置模式 38

3.2.5 混合配置模式 39

3.2.6 基于原则的配置模式 40

3.2.7 配置模式述评 41

3.3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型 42

3.3.1 国外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型 42

3.3.2 国内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模型 46

3.3.3 配置模型述评 50

第4章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实践借鉴 52

4.1 国外水权配置实践 52

4.1.1 发达国家水权配置实践 52

4.1.2 发展中国家水权配置实践 55

4.2 国内水权配置实践 58

4.2.1 我国水权配置的法律政策规定 58

4.2.2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实践 60

4.2.3 大凌河流域水权配置实践 61

4.2.4 黑河流域水权配置实践 64

4.3 借鉴与启示 67

4.3.1 对配置原则与方法的借鉴 67

4.3.2 对协调配置结果的借鉴 70

第二部分 方法研究 75

第5章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预配置模型 75

5.1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预配置的基本思想 75

5.2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配置的原则 76

5.2.1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配置原则的述评 76

5.2.2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配置原则的构建 79

5.3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配置指标体系的构建 82

5.3.1 指标体系 82

5.3.2 指标含义 84

5.4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预配置的模型 89

5.4.1 指标的规范化处理 89

5.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91

5.4.3 水权配置比例的确定 97

5.4.4 预配置方案 98

第6章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配置方案的和谐性判别 100

6.1 和谐性判别的基本思想 101

6.1.1 和谐性判别思路 101

6.1.2 和谐性判别流程 103

6.2 和谐性判别指标 104

6.3 和谐性判别准则 105

6.3.1 方向性判别准则 105

6.3.2 程度性判别准则 107

第7章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配置方案的和谐性进化 111

7.1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中的博弈特征 111

7.1.1 博弈论在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中的应用 111

7.1.2 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中的演化博弈特征 114

7.2 基于演化博弈的水权量调整策略 116

7.2.1 模型基本假设 116

7.2.2 演化博弈模型及求解 119

7.2.3 演化博弈结果 127

7.2.4 各区域的水权量调整策略 128

7.3 初始水权配置方案的和谐性进化 129

7.3.1 和谐性进化流程 129

7.3.2 不和谐区域的确定 130

7.3.3 调整量的逆向追踪 131

第8章 流域初始水权第二层次预配置模型 135

8.1 流域初始水权第二层次预配置的基本思想 135

8.2 流域初始水权第二层次配置的原则 137

8.2.1 流域初始水权第二层配置原则述评 137

8.2.2 流域初始水权第二层次配置原则的构建 139

8.3 目标规划模型的构建 141

8.3.1 决策变量 141

8.3.2 优先级别 142

8.3.3 约束条件 143

8.3.4 目标规划模型 146

第9章 流域初始水权第二层次配置方案的和谐性判别 148

9.1 和谐性判别的基本思想 149

9.1.1 和谐性判别思路 149

9.1.2 和谐性判别流程 151

9.2 满意度判别 152

9.2.1 指标的确定 152

9.2.2 满意度判别准则 153

9.3 公平性判别 155

9.3.1 指标的确定 155

9.3.2 公平性判别准则 156

9.4 效率性判别 157

9.4.1 指标的确定 157

9.4.2 效率性判别准则 158

第10章 流域初始水权第二层次配置方案的和谐性进化 160

10.1 初始水权配置中的交互思想 160

10.1.1 交互式决策方法的特点 160

10.1.2 初始水权配置中的交互过程 161

10.2 基于多轮交互的水权量调整策略 162

10.2.1 水权量调整过程中的交互过程 162

10.2.2 水权量调整策略 164

10.2.3 水权交互模型的构建步骤 165

10.2.4 水权交互模型构建 167

10.3 初始水权配置方案的和谐性进化 168

10.3.1 和谐性进化的流程 168

10.3.2 不和谐行业的确定 171

10.3.3 调整量的逆向追踪 173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179

第11章 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方案 179

11.1 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配置概况 179

11.1.1 大凌河流域概述 179

11.1.2 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特征 180

11.1.3 大凌河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184

11.1.4 大凌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85

11.2 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和谐配置方案 186

11.2.1 流域初始水权第一层次预配置方案 186

11.2.2 和谐性判别 194

11.3 大凌河流域初始水权第二层次和谐配置方案 200

11.3.1 预配置方案 200

11.3.2 满意度判别 203

11.3.3 公平性判别 206

11.3.4 效率性判别 215

11.4 和谐配置方案与水利部试点方案的对比分析 221

11.4.1 水利部试点水权分配方案的形成 222

11.4.2 水利部试点水权分配方案的内容 224

11.4.3 各区域对水利部试点水权分配方案的反馈 225

11.4.4 和谐配置方案与水利部试点方案的比较 226

第12章 结论与建议 228

12.1 主要结论 228

12.2 流域初始水权和谐配置方法的实施建议 231

12.2.1 关于确定水资源总量及政府预留水量的建议 231

12.2.2 关于和谐配置中两个核心阈值的建议 232

12.2.3 关于和谐配置方案执行的建议 233

12.2.4 关于月调节以及不同来水频率的水权量调节的建议 234

12.2.5 关于建立基础数据及资料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 236

12.2.6 关于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建议 236

12.3 主要创新点 237

12.4 研究展望 238

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