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363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363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367
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370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372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374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376
第七节 结束语 377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81
第一节 均衡产出 381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383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389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393
第五节 乘数论 395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397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399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402
第九节 结束语 404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409
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 409
第二节 IS曲线 415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420
第四节 LM曲线 425
第五节 IS—LM分析 429
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432
第七节 结束语 434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439
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439
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 440
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 445
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448
第五节 结束语 450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457
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 457
第二节 财政政策 459
第三节 货币政策 467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476
第五节 结束语 480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484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484
第二节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487
第三节 长期和短期在国民收入决定中的特殊含义 491
第四节 古典总供给曲线 492
第五节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493
第六节 常规总供给曲线 495
第七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497
第八节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 499
第九节 结束语 500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504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504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506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508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描述 509
第五节 通货膨胀的原因 512
第六节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517
第七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519
第八节 结束语 525
第十九章 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 529
第一节 汇率和对外贸易 529
第二节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 533
第三节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应用 536
第四节 南北关系的一种经济分析 540
第五节 结束语 543
第二十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545
第一节 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 545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547
第三节 增长核算 551
第四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555
第五节 内生增长理论 563
第六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565
第七节 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566
第八节 经济周期理论的简要回顾 568
第九节 乘数加速数模型 571
第十节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574
第十一节 结束语 577
第二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581
第一节 消费 581
第二节 投资 587
第三节 货币需求 594
第四节 结束语 598
第二十二章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 602
第一节 从菲利普斯曲线到总供给曲线 602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604
第三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608
第四节 一个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 610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特征 614
第六节 名义黏性 616
第七节 一个新凯恩斯主义的AD一AS模型 618
第八节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共识 622
第九节 博弈论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应用 622
第十节 本章和宏观经济学结束语 625
第二十三章 西方经济学与中国 631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科学吗? 631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 634
第三节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虑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635
第四节 科学主义 636
第五节 对意识形态问题的隐讳 639
第六节 当前金融危机对现行西方经济理论的挑战 640
附录一 引用文献中英文对照表 644
附录二 重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651
附录三 重要术语汉英对照表 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