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本项研究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1
二、本项研究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5
第一章 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 9
第一节 国内民族学界对“民族”和“族群”的概念之争 9
第二节 社会公正理论视野中的族群问题研究 13
第三节 新、马、泰三国的相关文献综述 15
一、新加坡 15
二、马来西亚 18
三、泰国 27
第四节 理论假设与研究方法 30
一、资料搜集手段与过程 31
二、资料分析技术与适用软件 32
第二章 多元、平等与和谐:新加坡的族群政策评述 34
第一节 新加坡的族群关系发展简史 35
一、新加坡实行自治以前的族群关系 35
二、新、马“闹家”与族群关系 37
三、新加坡建国初期的族群关系 40
第二节 新加坡多元族群的和谐政策与族群和谐关系 43
一、在思想上构建一整套“新加坡人”的共同价值观体系 43
二、保证各族群在政治和法律上一律平等 44
三、承认族群差异性,对少数族群提供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48
四、努力发展经济,为各族群提供均等的参与经济建设和享受经济成果的机会 49
五、尊重各族群的族群特性,弘扬各族群的传统文化 49
六、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和平等,促进宗教和谐 50
七、在语言和教育方面追求各族群平等发展 51
八、加强社团和社区管理制度,促进各族群和谐相处 53
九、对外政策制定中的族群和谐因素 54
第三节 族际公正视角下的新加坡多元族群和谐政策 55
第三章 从土著优先到公平发展:马来西亚族群政策综述 61
第一节 “5·13”事件与马来西亚政府的土著优先政策 62
一、独立以来的族群问题概况 62
二、政党与族群关系 63
三、语言文化和教育政策的族群因素 68
四、土著优先的经济发展政策 69
第二节 马来西亚族群政策与印度人的政治经济地位 71
一、印度人的政治地位 71
二、“新经济政策”下印度人的经济地位 82
第三节 原住民奥朗阿斯里人与政府的同化政策 86
一、马来亚独立前的奥朗阿斯里人 86
二、独立以来马来(西)亚政府针对阿斯里人的族群政策 90
三、原住民事务部概况 94
第四节 马来西亚的“2020年宏愿”与新世纪的族群关系 101
一、马哈蒂尔“2020年宏愿”的提出 101
二、“2020年宏愿”与印度人的未来 103
第四章 同化与安抚:泰国政府的南、北族群政策综述 106
第一节 泰南马来穆斯林问题的由来及政府的政策 107
一、泰国政府对南部马来穆斯林的宗教、文化政策及其影响 108
二、南部马来穆斯林地区的经济开发计划及其结果 111
三、泰国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泰南马来穆斯林采取的政治政策 113
第二节 近年来泰南马来穆斯林问题的新趋势及政府的新政策 113
一、近年来泰南马来穆斯林问题的新趋势 114
二、近年来泰国政府对南部马来穆斯林的政策 116
第三节 泰北山地民族问题及政府的政策 118
一、泰国北部山地民族的由来与发展 118
二、山地民族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生态和社会后果 120
三、泰国政府发展山地民族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121
第四节 泰北阿卡人村寨的生态旅游实地调查:清莱府洛沙村案例 124
一、泰北阿卡族的族源、人口分布及社会传统 124
二、参与式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126
三、洛沙村阿卡族社区生态旅游项目调查 127
四、洛沙村社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启示 132
第五章 新加坡三大族群的态度回归分析 135
第一节 数据描述与分析方法 135
一、新加坡公众价值观问卷调查方法描述 135
二、自变量描述与软件介绍 136
第二节 按族群划分的个人特征统计描述 141
一、性别与年龄的族群分布情况 141
二、教育程度和就业状况的族群分布情况 141
三、社会阶层与家庭收入的族群分布情况 142
第三节 对待不同政治制度的态度和政治行为的族群差异 143
一、政治关切和施政满意度 143
二、对不同政治制度的态度 147
三、政治行为的族群比较 151
四、对一些经济政策和政府责任的态度 155
第四节 三大族群的公民意识、族群认同与社会公正的态度差异 160
一、公民意识与族群认同 160
二、对一些社会公正议题的族群态度差异 163
第六章 马来西亚三大族群的态度交互分析和回归结果 173
第一节 问卷调查方法与数据描述 173
一、独立调查中心的数据 173
二、马来西亚公众价值观调查数据 177
第二节 三大族群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态度交互分析 179
一、公民意识和态度 179
二、马来西亚三大族群的身份认同与族际关系 188
三、三大族群对当前国家综合发展状况的态度 201
第三节 三大族群的态度差异回归分析结果 225
一、族际容忍与融合 226
二、对政党政治的信心 229
三、对国家机器的信心 231
四、三个族群的政治行为 233
五、对宗教政治化的态度 236
六、社会公正平等的态度 238
第七章 泰国的泰族人与非泰族人态度差异的回归分析 241
第一节 数据描述和分析方法 241
一、泰国公众价值观问卷调查方法描述 241
二、自变量及其统计描述 242
第二节 按族群划分的个人特征统计描述 245
一、按族群划分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245
二、按族群划分的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 246
三、按族群划分的认同阶层和客观阶层构成 247
四、按族群划分的认同收入组和区域属性构成 247
第三节 泰族人与非泰族人的族群意识和态度 248
第四节 泰族人和非泰族人的政治态度比较 253
一、政治信心的族群差异 253
二、对不同政治制度的态度 258
三、政治行为的族群比较 265
第五节 泰族人和非泰族人对经济政策和社会生活的态度比较 269
一、对一些经济政策选择的态度 269
二、社会生活态度的族群差别 274
第八章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比较 279
第一节 数据和变量描述 279
第二节 新、马、泰三国及其主体族群的政治态度与政治行为比较 282
一、对政治制度取向的国别态度和族群态度 282
二、政治行为的国别态度和族群态度 289
第三节 新、马、泰三国及其主体族群的经济与社会生活态度比较 294
一、对一些经济政策取向的态度 294
二、对一些生活态度的比较 298
第九章 结语 303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内容 303
二、本项研究的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304
三、本项研究的难点、局限性和进行深入研究的建议 307
参考文献 310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