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五四”运动与中国新诗 3
二、新诗“自由、格律两腿一长一短”的原因 7
三、艰苦的探索历程 12
四、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17
五、中国现代文学向西方学习的第二次高潮 21
六、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民族化 26
七、诗歌基本理论和诗歌形式问题是当前诗歌建设的突破口 29
八、对过去格律倡导的再认识 32
九、放开我们的眼界 38
第一部分 格律基本内容 45
第一章 格律和格律诗 45
一、格律和格律诗是从哪儿来的?它会不会带来束缚? 46
二、什么是格律 50
三、什么是格律诗 55
四、格律三要素的不同研究方法;诗体和诗歌体例 57
五、中国诗歌的分类及白话格律诗的命名 60
第二章 韵 67
一、中国人为什么特别重视诗歌的韵 68
二、诗句(诗行)和诗节 70
三、什么是韵 71
(一)韵部 73
(二)阳韵和阴韵 73
(三)韵式 76
四、韵的作用 81
第三章 节奏 83
一、关于格律的简明性 84
二、节奏单位 85
三、白话格律诗的节奏类型 87
(一)二字节奏 87
(二)二字三字节奏和拍前音节 89
(三)夹用多字拍的节奏 90
第二部分 节奏理论探讨 95
第四章 节奏理论(上) 95
一、汉语的节奏特点和双音节化倾向 96
二、散文节奏和格律诗节奏 99
三、诗律的节奏规范涉及的只是节奏模式 104
四、中国古典诗歌的两个节奏传统 107
五、“停顿说”还是“音长说” 113
(一)“三字尾” 113
(二)对“停顿说”的评价 115
(三)“音长说” 120
第五章 节奏理论(下) 125
六、音乐的节奏 126
七、西洋格律诗的节奏 129
(一)音节—重音诗体 129
(二)音节诗体 132
(三)混合音步诗体和纯重音诗体 133
(四)音长诗体 137
八、量的诗律和质的诗律 138
(一)格律诗的节奏是由什么构成的 138
(二)音长、音强和白话格律诗节奏单位的关系 141
(三)汉语诗律着重规定的是节奏的量的方面 142
(四)纯节奏和混合节奏 145
(五)节奏的质的方面及汉语节奏波的特点 148
(六)谈谈“字数一致”的问题 152
(七)怎样认识音高因素(平仄) 157
(八)关于诗歌的进一步律化 160
九、简短的总结 163
第六章 诗行节奏和拍前音节 165
一、拍前音节 167
二、轻音音节的节奏归属 169
三、节奏标示法 171
四、移行法 174
五、诗行节奏模式的制约作用 175
第七章 词语的节奏配置 181
一、节奏明确的词语 182
(一)两音节词语 182
(二)三音节词语 183
(三)四音节词语 185
二、拗口拍 185
三、可以作不同节奏配置的词语和零碎的音节 189
(一)可以作不同节奏配置的词语 189
(二)零碎的音节 190
四、字词的音强级别与节奏配置的关系 191
五、特殊形式的诗拍 194
(一)无强音诗拍 194
(二)离断诗拍 195
(三)无拍头诗拍 195
六、节奏缺陷的纠正 196
第三部分 格律应用 205
第八章 格律技巧 205
一、押韵的技巧 206
(一)韵调 206
(二)换韵和换调 208
(三)无韵诗 215
二、诗句尾拍字数 218
三、节奏类型的选用 220
四、停顿 223
五、结构和体例 225
六、平仄 227
(一)什么是“四声”和平仄? 227
(二)衬字不调平仄 228
第九章 格律诗的翻译 231
一、翻译与文化交流 232
二、“以格律诗译格律诗”的相关问题 233
(一)“以格律诗译格律诗”的必要性 233
(二)诗歌是否可译 235
(三)译诗是一种再创造 238
三、格律诗的翻译标准 239
(一)“信、达、雅”说 239
(二)“直译”说还是“意译”说 240
(三)“形似、神似”说 242
四、关于逐字翻译 243
五、重译和转译 247
六、我国在诗歌翻译方面的差距 251
七、诗歌翻译在外国诗歌部门的地位 252
八、翻译中对诗歌结构的传达 257
(一)译诗的行数 258
(二)译例分析 259
结尾语 285
格律术语 287
一、中国诗 287
二、西洋诗 298
主要参考书目 301
后记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