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序 1
第一版序 3
第一辑 朝圣的心路 2
苦难的精神价值 2
与世界建立精神关系 5
在黑暗中并肩行走 8
精神生活的哲学 10
孤独的价值 17
勇气证明信仰 25
第二辑 守望者语 30
守望的角度 30
被废黜的国王 33
在沉默中面对 35
有所敬畏 37
哲学与孩子与通俗化 39
哲学的命运 42
名人和明星 45
读书的癖好 48
哲学与精神生活 51
都市里的外乡人 61
记住回家的路 63
愉快是基本标准 66
第三辑 文学的安静 70
私人写作 70
小说的智慧 79
读《务虚笔记》的笔记 102
第四辑 不时髦的读书 127
人不只属于历史 127
给成人读的童话 130
也重读安徒生 134
临终的苏格拉底 137
《李白与杜甫》内外 140
回到世界名著 143
简洁的力量 146
世上本无奇迹 149
第五辑 爱者的反思 153
爱:从痴迷到依恋 153
婚姻反思录 156
嫉妒的权利 162
点与面 169
男子汉形象 177
婚姻的悖论与现代的困境 179
关于好男人 185
生命中的无奈 187
婚姻中的爱情 190
人人都是孤儿 192
爱的反义词 194
情人节 197
第六辑 科学与人文 200
电脑:现代文明的陷阱? 200
关于绿色文明的访谈录 202
“天人合一”与生态学 207
现代技术的危险何在? 209
人是地球的客人 213
我反对克隆人 217
医学的人文品格 220
第七辑 闲文或时文 228
五十自嘲 228
奢侈品的不便 231
侯家路 233
启蒙的契机 235
录音电话 238
朋友 240
小散文模式 243
报应 245
“己所欲,勿施于人” 247
不敢善良 249
生病与觉悟 251
老同学相聚 253
另一个韩愈 256
树下的老人 259
论自卑 262
人生话题 265
杞人是一位哲学家 280
议论家 282
第八辑 序评无类 285
《思想者文丛》编者的话 285
心理史的写法 287
纯真的心性 289
自由的灵魂 292
纯粹的写作 295
都市生活与爱情 299
超验的死和经验的死 302
不寻常的《遗弃》 306
作为读者的批评家 310
散文这一种作物 314
为了孩子的平安 317
第九辑 准学术谈 321
圈外人的臆想 321
伦理学和价值层次 328
辩论与真理 334
哲学与文学批评(论纲) 338
第十辑 并非争鸣 346
作伪的逻辑 346
一本沉渣泛起的伪劣书——评《心香泪酒祭吴宓》 350
纪实、虚构和伪造 363
莫须有的“尼采版本之争” 365
第十一辑自叙和访谈 369
自由的写作心态 369
一次采访的摘录 371
写作·童心·气质——答《婚姻与家庭》杂志读者问 374
我的命运之作——答《新民晚报》记者问 377
周国平和他的散文——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专题节目 379
为孩子们写书 384
答《时代青年》杂志 386
我的北大岁月 388
关注人生的哲学之路 392
哲学与时代——在中央电视台答大学生问 408
第十二辑 精神的故乡 415
开场白 415
灵魂是一个游子 418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421
梦并不虚幻 424
精神栖身于茅屋 426
生命树上的果子 428
人所能及的神圣 431
信仰之光 433
谁是最智慧的人 436
智慧和童心 438
成为你自己 440
独处的充实 443
自己的园地 445
幸福是灵魂的事 448
有爱心的人有福了 451
第一重要的是做人 453
面对苦难 456
真·善·美 459
怀念土地 462
读永恒的书 465
度一个创造的人生 468
第十三辑 哲学:对世界的认识 471
哲学开始于仰望天弯 471
世界究竟是什么? 473
能问“世界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吗? 475
世界有没有一个开端? 477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480
宇宙在空间上有没有边界? 482
时间之谜 485
因果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487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490
自然有没有一个目的? 492
人能否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 495
什么是自由意志? 498
感觉可靠吗? 500
存在就是被感知吗? 503
贝克莱的是与非 505
庄周梦蝶的故事 507
感觉能否证明对象的存在? 509
思维能否把握世界的本质? 511
世界有没有一个“本来面目”? 514
你的“自我”在哪里? 516
语言能否传达感觉? 519
语言能否传达思想? 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