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前言 1
第一卷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编 犯罪学的思想渊源 51
第二章 中世纪以前的犯罪学思想 51
第三章 18世纪中叶以前的犯罪学思想 65
第二编 古典犯罪学学派 91
第四章 古典学派的产生 91
第五章 贝卡里亚及其学说 104
第六章 边沁及其学说 130
第七章 其他古典思想家的犯罪学说 151
第八章 对古典学派的反应与发展 190
第九章 监狱改革运动 210
第三编 19世纪的社会犯罪学 241
第十章 统计学派 241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犯罪学 256
第十二章 迪尔凯姆的犯罪学理论 284
第二卷 309
第四编 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 309
第十三章 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的思想渊源与形成 309
第十四章 切萨雷·龙勃罗梭 340
第十五章 恩里科·菲利 410
第十六章 巴伦·拉斐尔·加罗法洛 440
第十七章 对犯罪人类学的反应 467
第十八章 犯罪人类学的进一步研究 495
第十九章 实证主义犯罪学的衰落与复活 535
第五编 犯罪社会学学派 553
第二十章 犯罪社会学学派的兴起 553
第二十一章 德国犯罪社会学研究 574
第二十二章 法国犯罪社会学研究 607
第二十三章 对犯罪社会学的其他贡献 629
第六编 现代犯罪生物学理论 659
第二十四章 遗传生物学研究 659
第二十五章 体质生物学研究 707
第三卷 799
第七编 犯罪心理学理论 799
第二十六章 犯罪心理学概述 799
第二十七章 精神分析学理论(上) 826
第二十八章 精神分析学理论(下) 857
第二十九章 精神病学理论 901
第三十章 正常个性心理学理论 921
第三十一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上)——萨瑟兰的研究 951
第三十二章 社会心理学理论(下)——其他学说 985
第八编 现代社会学理论 1011
第三十三章 概述 1011
第三十四章 芝加哥学派 1033
第三十五章 紧张理论 1068
第三十六章 文化与亚文化理论(上) 1101
第三十七章 文化与亚文化理论(下) 1136
第四卷 1141
第三十八章 控制理论 1141
第一节 早期的控制理论 1141
一、阿瑟·比利的研究 1141
二、艾伯特·赖斯的研究 1144
三、杰克逊·托比的研究 1145
四、弗朗西斯·伊凡·奈的研究 1147
第二节 沃尔特·凯特·雷克利斯 1151
一、生平与著作 1151
二、遏制理论 1152
三、遏制理论的性质和特征 1155
四、简要评价 1157
第三节 特拉维斯·赫希 1159
一、生平与著作 1159
二、社会控制理论 1160
三、简要评价 1170
第三十九章 标定理论 1174
第一节 象征互动理论与犯罪学 1174
一、象征互动理论的意义 1174
二、象征互动理论与犯罪学研究 1176
第二节 标定理论的先驱 1178
一、弗兰克·坦南鲍姆 1178
二、埃德温·利默特 1182
第三节 标定理论的主要观点 1187
一、霍华德·贝克尔的研究 1187
二、其他人的研究 1190
三、对标定理论的概括 1196
第四节 实践意义与评价 1199
一、标定理论的政策建议 1199
二、对标定理论的简要评价 1202
第四十章 冲突理论 1205
第一节 冲突理论及其分支 1205
一、冲突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1205
二、冲突理论的基本观点 1209
三、冲突理论的分支 1210
第二节 冲突理论的理论来源 1212
一、拉尔夫·达伦多夫 1213
二、乔治·沃尔德 1216
第三节 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 1221
一、奥斯丁·特克 1221
二、理查德·昆尼 1225
三、钱布利斯和塞德曼 1229
四、托马斯·伯纳德 1233
第四十一章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理论 1237
第一节 概述 1237
一、相关概念的辨别 1237
二、发展过程 1244
三、基本观点 1247
四、与传统犯罪学的区别 1248
第二节 主要研究者及其观点 1250
一、泰勒、沃尔顿和扬 1250
二、理查德·昆尼 1253
三、威廉·钱布利斯 1260
第三节 其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家 1264
一、戴维·戈登 1264
二、安东尼·普拉特 1266
三、斯蒂芬·施皮策 1270
四、克里斯伯格和米开罗维斯基 1272
第四节 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 1275
一、整合—结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1275
二、权力—控制理论 1276
三、工具理论 1283
第九编 其他理论、研究与实践 1295
第四十二章 其他研究与整合理论 1295
第一节 格卢克夫妇的多学科犯罪学研究 1296
一、生平与著作 1296
二、犯罪学研究 1298
三、格卢克夫妇与萨瑟兰的争论 1309
第二节 威尔逊和赫恩斯坦的理论 1312
一、生平与著作 1312
二、犯罪与人性理论 1314
第三节 克拉伦斯·雷·杰弗利的理论 1318
一、生平与著作 1318
二、犯罪行为的多学科整合型理论 1319
第四节 戈特弗雷德森和赫希的理论 1328
一、生平与著作 1328
二、犯罪的一般理论 1330
三、简要评价 1338
第五节 特伦斯·索恩伯里的理论 1343
一、生平与著作 1343
二、相互作用理论 1343
第六节 其他理论 1349
一、社会发展理论 1349
二、埃利奥特的整合理论 1350
三、其他整合理论 1352
四、克罗恩的网络观点 1357
五、法林顿的少年犯罪阶段理论 1359
六、废除主义者学派 1364
七、“福利犯罪”理论 1368
第四十三章 社会防卫学派 1371
第一节 社会防卫学派概述 1371
一、社会防卫学派的学科性质 1371
二、社会防卫学派的发展过程 1374
三、社会防卫学派的基本观点 1379
四、社会防卫运动的基本特征 1380
五、菲利浦·格拉马蒂卡及其学说 1381
第二节 新社会防卫论 1383
一、马尔克·安赛尔及其学说 1383
二、《最低限度纲领》 1389
第三节 组织与新发展 1391
一、国际社会防卫协会 1391
二、国际防卫运动的新发展 1394
第四十四章 外国犯罪学与刑事司法编年史 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