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 1
悼“第一个倒下者” 1
一九八五 4
我与鲁迅——《心灵的探寻》后记 4
一九八八 17
我的那间小屋 17
一九八九 20
有缺憾的价值——关于我的周作人研究 20
由历史引出的隐忧 28
一九九○ 32
从麻木中挤出的回忆——王瑶师逝世一周年祭 32
一九九一 41
生命的郁热与沉静——《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后记 41
一九九二 45
反省堂吉诃德气与哈姆雷特气——《丰富的痛苦》后记 45
一九九三 52
永远压在心上的坟 52
一九九四 55
中国知识者“想”、“说”、“写”的困惑——读鲁迅作品札记之一 55
一九九五 66
世纪之交的中国大陆知识分子对历史的反思 66
一九九六 75
我怎样想与写这本书?——《1948:天地玄黄》代后记 75
一九九七 81
我也想骂人——读《恩怨录》 81
民间思想的坚守——篮子《山崖上的守望》序 83
一九九八 90
想起了七十六年前的纪念——读《北京大学日刊》有感 90
“遗忘”背后的历史观与伦理观 97
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谈 102
一九九九 107
不容抹煞的思想遗产——重读《北京大学“右派”分子反动言论汇集》 107
二○○○ 116
我在做这些事——2000年总结 116
二○○一 127
《与鲁迅相遇》后记 127
二○○二 132
我的告别词——在北大最后一次讲课 132
二○○三 141
认识我们脚下的土地——《贵州读本》编后 141
二○○四 145
把鲁迅精神扎根在孩子心上——2004年5月21日在上海建平中学的报告 145
他们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心声——关于打工子弟教育的两次演讲 162
二○○五 170
我与摄影:我的一种存在与言说方式 170
《我的精神自传》(大陆版)后记 172
《我的精神自传》(台湾版)后记 176
二○○六 178
《那里有一方心灵的净土》后记 178
二○○七 184
我为什么“屡战屡挫,屡挫屡战”——在《呼唤教育家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184
二○○八 190
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震灾中对志愿者的演讲 190
二○○九 207
课后感言——2009年11月26日在台湾交通大学的最后一堂课 207
二○一○ 213
呼吁学术自省意识——在《赵俪生、高昭一夫妇回忆录》出版座谈会上的讲话(摘选) 213
附录一:给自己的七个命名 219
附录二:三十年走过的路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