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艺术是什么”的思考 1
(一)艺术品是否有共同的本质 1
(二)艺术是在假定性的前提(条件)下作者对人的质的魅力的追求和展示 5
(三)艺术品所展示的“人的质的魅力”来自何方? 14
(四)关于艺术的起源 20
(五)关于艺术的边界 27
(六)评价艺术“创造性”的标准是什么 30
(七)关于艺术的功能 33
二、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39
(八)“美是什么?”是一个可以不断被深入认识的问题 39
(九)美是优质人性的感性显现和泛化 41
(十)从“人的本质”谈起 43
(十一)关于“社会文化构造” 48
(十二)关于“优质人性” 55
(十三)在人的价值体系中,审美价值处在具有总括意义的高端 59
(十四)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美是以怎样的方式(形态)存在于世间的? 66
(十五)审美活动是与人类的基本生存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70
(十六)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它表现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同时也表现在个体与社会之间 73
(十七)人性观与美学观 75
(十八)美的本源不存在于“生命力”“自由”等抽象概念之中 79
(十九)“直接面对审美活动本身”不是展开“审美哲学的探讨”的正确方向 82
三、人与自然 86
(二十)自然是人类的母亲 86
(二十一)自然又是人类的对象 88
(二十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远需要面对的问题 90
四、实践在美学上的意义 92
(二十三)实践在美学上的意义,是它在人类生存发展中意义的反映 92
(二十四)“美的本质、根源”并不“来于实践” 93
五、关于美的泛化 100
(二十五)美的泛化的三种途径 100
(二十六)通过实践形成的美的泛化 103
(二十七)通过“联想与想象”形成的美的泛化 105
(二十八)通过“节律同构效应”形成的美的泛化 111
(六)关于美感与美、美感与快感等问题 112
(二十九)美感与美(1) 112
(三十)美感与美(2) 120
(三十一)美感与快感 126
(三十二)对“自然美”“社会美”说法的质疑 129
(三十三)对“美是什么”的简要概括 132
七、关于“节律同构效应” 135
(三十四)什么是“节律同构效应” 135
(三十五)艺术传达的三条路径 141
(三十六)艺术传达中“节律语言”的特点 144
八、关于“形式…“形式美” 148
(三十七)“形式”“形式美”概念常被错误使用 148
(三十八)“形式美”的准确称谓是“节律美” 152
(三十九)关于“内容与形式” 157
九、关于美学的方法 163
(四十)方法是被问题(对象)决定的 163
(四十一)美学研究不能排除“主客二分”的方法 165
(四十二)抽象(逻辑)思辨是“不自由”的 169
(四十三)争鸣——美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171
附录一 177
海德格尔印象 177
附录二 183
我对“主客二分”方法的一些看法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