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不育症》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爱华主编;田永红,黄东晖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7158220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同济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辅助生殖科主任廖爱华教授牵头,组织我国研究治疗女性不育领域的著名专家们共同编写。廖教授在德国留学期间专门从事女性不孕的临床研究,发表多篇论文与专著。本书将从女性不孕的复杂病因(先天异常、遗传、感染、内分泌、环境等)、各种女性不孕症的常见疾病、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手段、治疗措施等多方面阐述了女性不育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并结合社会现实提倡生殖健康的理念和健康性行为,对广大临床专业工作者具有科学指导作用,并将产生广泛社会实用价值。

绪论 1

第一章 女性不育症概述 7

第一节 不育症的概念及分类 7

第二节 不育症的流行病学 8

第三节 不育症的初始评估 10

一、现病史 10

二、体格检查 11

三、实验室检查 11

第四节 不育症的常用辅助检测方法 23

一、精子功能检查 23

二、男性激素检查 26

三、生殖道特殊感染的检测 27

四、免疫学检查 27

五、遗传学评估 27

六、宫腔镜检查 27

七、腹腔镜检查 28

第二章 子宫性不育 32

第一节 子宫畸形引起的不育 32

一、子宫畸形的分类 32

二、子宫畸形引起不育的机理 34

三、临床表现 35

四、诊断 35

五、治疗 36

第二节 子宫位置异常引起的不育 37

第三节 子宫肌瘤引起的不育 38

一、分类 38

二、病因 40

三、引起不育的机理 40

四、临床表现 42

五、诊断 44

六、治疗 45

七、预后 49

第四节 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育 49

一、病因 49

二、引起不育的机理 50

三、临床表现 51

四、诊断 52

五、治疗 53

六、预后 54

第五节 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不育 54

第六节 宫腔粘连引起的不育 55

一、病因 56

二、引起不育的机理 57

三、临床表现 57

四、诊断 58

五、治疗 59

第七节 宫颈因素性不育 60

一、宫颈畸形引起不育 60

二、宫颈位置异常引起不育 62

三、宫颈炎引起不育 63

四、宫颈黏液功能异常引起不育 64

第三章 输卵管性不育 71

一、概念 72

二、病因 72

三、发病机理 75

四、诊断 77

五、治疗 82

第四章 内分泌失调性不育 91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91

一、诊断 91

二、诊断标准 93

三、治疗原则 94

第二节 高泌乳素血症 97

一、发病机制 97

二、临床表现 97

三、诊断要点 98

四、治疗方案及原则 99

五、预后 100

第三节 排卵障碍 101

一、病因 101

二、排卵的诊断 102

三、排卵障碍的治疗 104

四、诱发排卵治疗的监测 106

五、诱发排卵的并发症 108

第四节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 108

一、发病机制 108

二、诊断 112

三、治疗 113

第五节 卵巢储备功能不良及卵巢功能早衰 115

一、卵巢储备功能不良 116

二、卵巢早衰 122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减退 131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131

二、甲状腺功能减退 134

第七节 黄体功能不足 139

一、病因 140

二、发病机理 141

三、黄体功能对生育的影响 143

四、诊断 144

五、治疗 146

第八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147

一、概述 148

二、病理机制 149

三、病理改变 150

四、临床表现 151

五、引起不育的原因及机制 152

六、诊断 156

七、治疗 156

第五章 免疫性不育 164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不育 165

一、抗精子抗体 166

二、抗子宫内膜抗体 177

三、抗透明带抗体 180

四、抗卵巢抗体 182

五、抗磷脂抗体 184

六、其它自身免疫抗体 189

第二节 同种免疫性不育 191

一、血型抗原系统 191

二、封闭抗体 197

三、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 200

第三节 局部免疫性不育 203

一、宫颈与阴道局部免疫 203

二、子宫局部免疫 204

三、卵巢的局部免疫 205

四、输卵管的局部免疫 206

第六章 复发性流产 208

第一节 免疫因素 209

一、同种免疫型 210

二、自身免疫型 226

第二节 子宫解剖因素 230

第三节 内分泌因素 236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36

二、诊断 238

三、治疗 238

第四节 遗传因素 240

一、病因 240

二、诊断 242

三、治疗 243

第五节 感染因素 243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244

二、诊断 245

三、治疗 245

第七章 遗传性不育 249

第一节 性染色体综合征与不育 249

一、Turner综合征 249

二、X三体和多X综合征 250

三、X染色体结构异常 250

四、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251

第二节 单基因疾病与不育 251

一、囊性纤维化 251

二、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252

三、Kallmann综合征 253

第三节 卵巢功能早衰 254

第四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256

一、由非典型肾上腺增生引起的PCOS 256

二、非肾上腺增生引起的(特发性)PCOS 256

三、遗传机制 260

第五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 261

一、家族聚集性 261

二、遗传学机制 263

三、分子学基础 264

第八章 原因不明性不育 266

第一节 概念 266

第二节 发病率 267

第三节 病因 268

第四节 发病机理 271

一、免疫学发病机理 271

二、透明带免疫与原因不明性不育 272

第五节 诊断 274

一、临床检查 275

二、实验室检查 276

第六节 治疗 277

一、期待疗法 278

二、西医治疗 280

三、中医疗法 286

四、心理干预 287

五、随访 288

第九章 环境、职业、心理相关性不育 294

第一节 物理因素 295

一、电离辐射 295

二、非电离辐射 296

三、温度 297

四、噪声与振动 297

第二节 化学因素 298

一、重金属元素 298

二、杀虫剂类 300

三、有机溶剂 301

四、干扰内分泌系统的物质 302

五、营养 303

第三节 药物 303

第四节 烟酒 303

第五节 应激与心理因素 304

第六节 其他因素 304

第十章 不育症治疗的预后 309

第一节 促排卵药物与双胎或多胎妊娠 309

一、促超排卵药物 309

二、双胎或多胎妊娠 312

三、多胎妊娠对母婴的危害 313

四、多胎妊娠的防治 314

第二节 促排卵药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316

第三节 不育症诊治方法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321

第四节 异位妊娠后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323

第五节 不育症治愈的标准——新生儿出生时的评估 326

一、新生儿出生时评估的目的 327

二、新生儿出生时评估的内容 327

三、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332

第六节 辅助生殖技术与后代安全性问题 336

一、辅助生殖技术与子代先天畸形 336

二、辅助生殖技术与早产、低出生体重 339

三、辅助生殖技术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340

四、辅助生殖技术与遗传学异常 341

第十一章 女性不育症的预防 356

第一节 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殖系统问题 356

一、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及畸形 356

二、外阴及阴道炎症 359

三、生殖器官损伤 361

四、性早熟 362

五、青春期延迟 363

六、月经相关疾病 364

七、过早性行为及少女妊娠 366

八、生殖器官肿瘤 366

第二节 对影响生育能力的疾病或因素的防治 368

一、生殖系统感染影响生育能力 368

二、人工流产影响生育能力 371

三、职业、生活的环境因素影响生育能力 372

四、生活方式影响生育能力 373

五、医疗行为 376

中英文名词对照 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