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集借山吟馆诗草题词 3
自序 4
题石门画册 4
石门卧云 4
湖桥泛月 5
槐阴暮蝉 5
蕉窗夜雨 5
竹院围棋 5
柳溪晚钓 5
棣楼吹笛 6
静园客话 6
霞绮横琴 6
雪峰梅梦 6
香畹吟尊 6
曲沼荷风 7
春坞纸鸢 7
古树归鸦 7
松山竹马 7
秋林纵鸽 7
藕池观鱼 8
疏篱对菊 8
仙坪试马 8
龙井涤砚 8
老屋听鹂 8
鸡岩飞瀑 9
石泉悟画 9
甘吉藏书 9
哭沁园师 9
梅花 11
自嘲 11
胡贞妇词 12
次韵面山后人见赠 13
次韵面山后人见赠四绝句,文君和以赠余,余再次其韵,兼答文君 13
戏题斋壁,示子如、移孙 14
瑞生见示泉塘山馆诗草书后 14
题六弟小影 14
山桃女子自画小像,以为未似,戏题 15
长安远 15
还家寄宝觉禅林僧 15
小园客至 15
秋日山行,与儿辈语农事 16
孤吟寄黎凫衣 16
凫衣和前题,次韵赠之 16
夏日高卧 16
赠留霞老人 17
老病兼寄凫衣 17
与儿辈携酒至舍外饮 17
萧斋闲坐,因留霞老人赠诗次其韵 17
闲窗有怀 18
十二月十五日得凫衣和诗,次韵以赠 18
枫树园野望感伤 18
次韵罗君赠黄山桃 有序 19
题门人陈纫兰女士墨兰画幅 19
甲寅雨水节前数四日,余植梨三十馀本。一夜因读东坡与程全父书求果木数色,太大则难活,小则老人不能待。余感以诗 19
题萧芗阶师画荷 20
为莲峰老人画像并题 20
酬故人书题后 20
赠东邻子 21
赠东邻子 21
次韵友人相思词 21
前题 22
石泉来借山,睡迟 22
小园梅开,画入尺幅,寄贞儿长沙 22
宿老屋 22
花朝后四日小园看果木 23
闲立 23
小村 23
丙辰四月十一日,闻南北军约战于湘潭。有友人避灾来借山,偶观借山图及诸题词,因怀唐叟传杜 23
访东邻吴子 震春,吴子以四月十一日诗韵三叠为赠,余三叠答之 24
喜睡 25
如儿求学戏示 25
余次韵面山后人诗,王叟 品丞、罗生 蕃 各三叠赠余,余三叠答之,陈诸近事 25
雨后闲行 26
作画戏题 26
次韵胡七丈 鑫 五十 26
次韵吴老 世釭 见赠 27
吾家 廷襄 以“人到中年万事休”句冠首作七律诗,余亦用其句 27
往日 27
今日 28
题诗 28
白石诗草二集自序 29
题词 30
湘潭王训仲言 30
天津赵元礼幼梅 31
桐城吴闿生北江 31
常熟宗威子威 31
题白石翁诗草竟,嗣读白石翁致次溪书,再赋一首常熟宗威子威 32
江东杨圻云史 32
湘潭黎培銮松庵 33
鲁潍王筼生蟫斋 33
古吴汪荣宝衮甫 33
风入松 34
湘潭齐廷襄秋姜 34
古闽李宣倜释堪 34
东莞张伯桢篁溪 34
东莞张江裁次溪 35
自题诗集五首以补自序之不足 35
白石诗草二集卷一题画寄樊樊山先生京师 并序 36
丁巳十月初十日到家,家人避兵未归,时借山仅存四壁矣 37
书冬心先生诗集后 38
悼诗 有序 38
梅花 38
画怪石水仙花 39
晓起对镜 39
画荷花 39
焚稿 39
看梅 十二月三十日 39
示儿辈 40
看云 40
插花 40
兵后杂感 41
京师杂感 41
喜岩上老人过借山 43
东风寄京师诸友 并序 43
昔感 43
次韵某生二月十九日祷于观世音菩萨 44
次韵某生食竹米饭 44
谢袁煦山 并序 44
九日岩上老人小饮八砚楼 45
次韵医者兼寄留霞老人 45
山行见砍柴邻子感伤 45
煨芋分食如儿移孙 46
题宾曙东碉楼并序 46
次韵丁德华女士避兵严光里 47
怀人 并序 47
忆桂林往事 48
竹外补种梅花 48
看梅怀沁园师 49
梅花 49
岩上老人为题借山图,次韵寄答 50
题岩上老人愚斋 50
白石诗草二集卷二题送学图 50
题王瑶卿画梅 50
题画芍药 51
画蝉 51
答友 51
自题山水 51
望云并序 52
逢梅兰芳 52
画庄周梦蝶图 53
开瓮图 53
老松秋色图 53
西山松下 53
画秋海棠 53
招朱心佛饮不至,来书请以画代酒 54
答朱心佛中秋日赠葡萄 54
闭门 54
画虾 54
得小竹可作钓竿 55
家园黄菊影本 55
咏菊 55
睡鸟 55
家书谓小圃必荒,吾闻之,恨不出家 55
画蟋蟀 56
友人园池见蜻蜓 56
画梅 56
老溪 56
梅花 56
由燕返湘,近乡遇微雪 57
近乡 57
五日夏天畸赠羊裘 57
闻家山松因虫伤 57
己未三客京华,闻湖南又有战事。将欲还家省亲,起程之时,有感而作 58
庚申秋九月,梅兰芳倩家如山约余缀玉轩闲话,余知兰芳近事于画,往焉。兰芳笑求余画虫与观。余诺之。兰芳欣然磨墨理纸,观余画毕,为歌一曲相报。歌声凄清感人。明日赠之以诗 58
题画墨牡丹 59
岩上老人以诗见赠,次韵答之 59
友人次余篱豆诗韵见赠,余次韵答之 59
留霞老人去年八十,自言且喜重游泮水,纪之以诗,邮稿来京师,余次韵奉答 59
柳絮 60
荷花 60
袁世凯墓 60
辛酉九日到家,二十五日得如儿京师来电,称移孙病笃。余至长沙,又得如儿书,言病已稳。到汉口,又得书,言病大减。作诗以慰如儿之周密 61
燕京果盛,有怀小园 61
门人为画小像,友人以为未似,余自戏题一绝句 61
枕上 62
十出京华二绝句 62
被铭 62
石砚铭 62
笔铭 63
题凌宴池夫人小楷书 63
望雨 63
喜雨 63
社稷坛观剧 今名公园 63
门人马霖寄赠胭脂,示其收到 64
唐规严还长沙,请传语赵炎午 64
中秋夜 与夏天畸在保阳 64
示移孙 64
梦家园梨花 65
题陈师曾画 65
阜城门外衍法寺寻瑞光上人,即题上人所赠之书 65
宝姬多病,侍奉不怠,以诗慰之 65
访胡槐斋先生不遇 66
自嘲 66
安定门车站送郭五柩回南 66
题陈师曾画 66
题画 67
木床 67
次韵石安见赠诗四首之一 67
书《菊影诗草》后 67
食鸡头菱 68
石灯庵题壁 68
避乱携眷北来 68
虎坊桥越中先贤祠观浙绍水灾书画助赈会,余画杏花一幅题云 68
枕上 69
三月初三日夜梦到家 69
题钱朴园遗像 69
友人有游京华者,以诗见示,余即次其集中诗韵答之 69
小窗看雪 69
自嘲 70
得罗瘿公所书扇面,喜成五律一首 70
尝梦死者 70
题大涤子画 70
纪事 71
病减 71
寄萍堂 并序 71
四月初八日于长沙吾家逊园家晤梅儿 71
慰梅儿 72
题画一灯一砚 72
白石诗草二集卷三忆梅 72
看梅 73
墨梅 73
折花枝 73
画折枝花 73
倒枝梅花 74
腊梅 74
看梅忆星塘老屋 74
题画梅 74
题儿媳妇紫环画梅 75
游香山,门人由山顶而下,持折枝梅花为赠 75
忆梅 75
入窗梅影 75
枯枝红梅 75
友人重逢呈画梅 76
水边梅花 76
画红梅 76
山寺窄径傍红梅 76
葡萄下说往事 77
所见 77
代书约胡石安 77
三月五日寄旧邻 77
葡萄藤虫伤 77
盛开朱藤花为美国人求去,并求题句 78
画藤萝 78
朱藤 并序 78
借山馆外野藤花 78
雨里藤花 78
得儿辈函复示 79
己未年藤萝正开,余避乱离家 79
题画藤 79
秋藤 79
春藤 79
老藤 80
画藤花 80
画藤 80
见吴缶庐画忆星塘 80
题画毕卓 80
李铁拐 81
画猎人题句 81
题不倒翁 81
渔翁 81
画西城三怪图 并序 81
自画息肩图并戏题 82
李铁拐图题句 82
画瓜 82
题画瓜 82
种瓜 82
题画丝瓜 83
丝瓜 83
种瓜复忆星塘老屋 83
画葫芦 83
葫芦架未整齐,石灯庵老僧笑之,戏答 83
画佛手柑 84
画葫芦 84
合掌佛手柑 84
画葫芦 84
画佛手柑题句 84
游卧佛寺 85
画鸡冠花 85
得家书 85
煨芋忽忆家山往事 85
画芋 85
芋苗兼蟹 86
梦茹家声闲话 86
蓼花芋叶 86
题画芋 86
画扁豆 86
题画菜 87
忆菜蔬小圃 87
种菜 87
画白菜兼野菌 87
饱菜 87
画白菜兼笋 88
题画菜 88
画菜 88
题画菜 88
画芥 88
题门人王雪涛画菜 89
画短檠赠门人雪庵和尚 89
题大涤子画像 89
画菜 89
画珊瑚树 90
天竺 90
食柿 90
食桃实 90
荔枝 90
与友人说往事 91
题画荔枝与友人分韵,余得安字 91
思食荔枝 91
画钵菊 91
看菊 91
题画钵中红菊 92
某园看菊归 92
惜秋 92
白石诗草二集卷四书梦 92
残菊与老来少同时 93
题画篱外菊 93
看菊 93
叹菊 93
对菊忆陈师曾 93
丹枫黄菊画赠黎松庵 94
画钵菊 94
题人画菊 94
题陈师曾画幅 94
画菊 94
为菊影画菊并题 95
次韵蜕园咏菊 95
追思 95
为人书餐菊楼三字并题 96
题张雪扬小竿撑菊画幅 96
题画 96
紫菊 96
红菊 96
卧开菊 97
画白菊 97
画菊 97
画黄白菊 97
看菊怀沁园师故宅 97
忆家山采菊短篱 98
卧地秋花 98
昨梦 98
马五娘 98
自题红蓼红菊 98
游北海看荷花 99
题湘潭龚家女士画荷 99
残荷 99
莲花 99
题画秋荷 99
游北海偶得二十八字 100
画荷花 100
题雪庵禅师画荷 100
画并蒂莲兼鸳鸯 100
画残荷 100
枯荷 101
新荷感往事 101
题画荷花兼蟹 101
题画翡翠鸟兼枯荷 101
题画枯荷 101
题枯荷画幅 102
题画墨牡丹 102
画白牡丹 102
画墨牡丹 102
题画牡丹 102
题画折枝菊花 102
游社稷坛,坛西行有石,其质虽丑,有奇特气 103
闻黄村有战事,余关门作画,聊安一家恐怖 103
月季花 103
梅花 103
乌子藤 104
避难 104
画桃花竹笋共幅 104
雪中看小竹 104
画竹 105
画朱竹 105
新笋 105
题画竹 105
题画竹 105
画老来红 106
画老来红 106
画老来少 106
画雁来红 106
画老来少 106
老来少兼菊花 107
画老少年 107
老少年 107
画老来红 107
题毛生画山水 108
题陈明明山水画册 108
题山水画 108
为人题水禽,因忆往余所见,追摹一幅 108
画山水 109
题门人于非庵画山水 109
画西山图 109
晚眺 109
画渔家晒网图 109
门人画山水,余为题句 110
香山道上所见 110
画竹霞洞图 借山图之三 110
吾画不为宗派拘束,无心沽名,自娱而已。人欲骂之,我未听也 110
题画山水 111
画山水 111
画芙蓉仙阁图 111
赠姬人 111
题张大千为友人黄子林临石涛黄山图 111
题画 112
绿天过客图并序 112
癸亥七月十九日,闻家山大战,慨然题壁 112
题画 112
题画 113
题某女士所临夏珪溪山无尽图 113
自题画山水 113
题某女士山水画幅 133
黄君子林出张大千所临石涛游黄山桃花源白龙潭卷子属题,余读石涛白龙潭上所作之诗,自不能下笔,强得一绝句,书于卷后 114
题画山水 114
题门人画山水 114
题山水画 114
题门人释瑞光画大涤子作画图 114
题门人画 115
题夏子复画山水 115
题释瑞光秋山远眺图 115
门人临余借山图感为题句 115
释瑞光临大涤子山水画幅求题 116
为陈梓嘉题所藏胡石查江村渔乐图 116
白石诗草二集卷五洞庭看日图 116
画山水题句 117
题画 117
画山水夜景 117
借山馆图 117
友人出汤雨生南湖草堂图乞题 117
题某女子临雪江归钓图 118
题画山水 118
题画山水 118
拟画借山图 118
题画 119
画雨中借山馆图 119
题山水画 119
题画山水 119
看山图题句 119
自题山水画 120
白石老屋图并题 120
画观潮图并题 120
小犬吠客图长短句 120
渔家图 120
画过海图长幅 121
画山水杂以花草 121
题画 121
题画山水 121
鸬鹚舟 121
题萧谦中山水 122
东坡图 122
题萧谦中画幅 122
题画 122
题画 122
画山水 123
山水 123
画山水 123
题雪庵背临白石画嵩高本 123
雪庵和尚为余东邻画山水 123
题山水画寿直支先生尊堂上 124
作小幅补东堂之破壁 124
题人秣陵山水卷子 124
自题看山寻句图 124
画渔家 124
题雨后山村图 125
小姑山图 125
酒家 125
题画山水 125
题画 125
赠雪庵山水画册 126
胡冷庵临陈师曾山水相赠,题一绝句 126
与友人晚眺 126
题借山图 126
星塘老屋图 126
雪中双柏树 127
家山杂句 127
画华岳图题句 128
画星塘老屋图题句 128
独秀山 128
小孤山图题句 128
追忆 128
题松窗高卧图 129
门人雪庵和尚赠山水画 129
滕王阁 129
题泊庐山水 129
忆昔游 130
题竹霞洞图 130
雁塔 130
为泊庐弟画松山画屋图并题 130
凌淑华女士画夜景赠余,余题一绝句 130
题画 131
题画山水 131
拟画岩穴图 并序 131
题自画山水 131
题白石草堂图 131
题陈女生山水画 132
题画山水 132
白石诗草二集卷六过星塘老屋题壁 132
林外斜阳图 132
山月图 133
峭壁丛林图 133
双松立雪图 133
松壑腾云图 133
题画山水 133
自题闲看西山图 134
邑城杨颦春女士来书,代书答之 134
木棉花 134
画枇杷 134
忆家山看茶花 134
友人赠梅花长短句 135
秋海棠 135
食海棠子 135
秋海棠 135
画海棠 135
秋海棠 136
到家看榴花 136
画石榴 136
松雪图 136
画松 136
画松 137
画松 137
题门人杨泊庐画松 137
画南岳古松 137
曾为旧友黎德恂壁间画松寄题 138
题画果树 138
院中垂柳 138
凤仙花 138
棕树 138
画凤仙花 139
凌霄花 139
水仙花 139
水仙花 139
题画芍药 139
法源寺桃花 140
桃实 140
一夜梦董双成赐桃实 140
梦中重登万岁楼,有感旧游 140
题画桃花 140
梦许飞琼赐桃 141
公园桃花正开,开放一日,园丁无干涉 141
卖画得善价复惭然纪事 141
老屋 141
折栀子花 141
北芦草园看牵牛花 142
食橘有怀故乡 142
燕市见柿,忆及儿时,复伤星塘 142
梦中谢黄山桃赠栗子 142
食栗 142
葵花 143
余二月二十八日于梅兰芳处见隔年芭蕉,画之,因题一绝句 143
芭蕉夜雨 143
种蕉 143
画雨里芭蕉 144
雨中芭蕉 144
蕉窗夜雨 144
得家书,喜芙蓉正开,得二绝句 144
室中无兰,枕上闻香,戏得二十八字 145
北海晚眺 145
小鱼 145
某客赠以活虾,欲求余作曹邱书 145
芦虾 145
画虾二首 146
友人求画鱼 146
题画鱼虾蟹三种为一幅 146
题画菖蒲 146
池上晚眺 147
鱼 147
友人直支画酒缸,门人雪涛画鳜鱼,求题句 147
追忆铁芦塘 147
端午日 147
于金鳌玉?之桥头见芦花,寄旧邻子 148
与友人重过三道栅栏,话陈师曾 148
夜吟 148
邻人求画蟹 148
食蟹,兼寄黎松庵、王仲言、罗醒吾、陈茯根、尹启吾、黎薇生、杨重子、胡石安 148
思迁青岛 149
食蟹 149
食蟹 149
前题 149
夜饮 149
与客小酌 150
食蟹 150
蟹侧行,观八跪之屈伸,似有所恃 150
小鱼游于池中之石侧 150
池上观鱼 150
观鱼 150
食蟹 151
寒鸠 151
螳螂 151
工致草虫 151
闻秋虫 152
闻纺纱婆 152
蝴蝶 152
蜻蜓 152
篱豆花 152
钻木虫 152
秋蝉 153
秋蛾 153
题如儿画蝗,点缀稻谷 153
蝴蝶花 153
虾蟆 153
白石诗草二集卷七梦游罗浮绝句 154
闻促织声有感 154
蝶 154
蝴蝶 154
蝴蝶 154
蜻蜓 155
秋蝉 155
题如儿画 155
山行 155
芋魁 155
鸡雏 156
画乌 156
闲眺 156
鹰 156
午倦 156
八哥 157
忆儿时事 157
家雀 157
菜圃伤虫,放家鸡啄之,虫犹未尽,菜亦伤矣 157
过午鸡声 157
余居朝市十年矣,忽忆故里南邻 158
鸭 158
片石 158
枯松 158
斗鸡 158
金拱北画风雨岩栖鸦图乞题 159
鸡群 159
芋 159
梅花 159
八哥 160
蝴蝶影 160
小鸡 160
八哥 160
睡鸟 160
八哥 161
过星塘老屋 161
梅花 161
啼鸡 161
双鸥 161
檐前 162
黄鹂 162
睡鸟 162
私淑弟子高生画飞雀 162
鹰 162
鹰 163
鹊 163
鹌鹑 163
得家书,挥泪记书到之迟 163
家雀 163
鸥 164
借山馆孤寂,犹有乌啼 164
鹦鹉 164
鹊 164
雁 164
牛 165
白猫捕蝶图 165
题画鼠 165
画天雁小猫 165
小鼠翻灯 165
门人英也画猪呈余,戏题补壁 166
马伯逸画马 166
耕牛 166
独脚凳 166
灞桥 167
师曾亡后,得其画扇,题诗哭之 167
红叶 167
余有弃画,次生拾藏之,余以诗记其事 167
梦友人故居 167
题林畏庐画 168
如儿同居燕京七年,知画者无不知儿名,以诗警之 168
题某生印存 168
十一月吉日乃余生期,诸门人进以酒,饮后照影纪事,成七律一首 168
梦大涤子 169
钵中花 169
见陈师曾画,题句哭之 169
秋藤 169
题画 169
自夸 170
门客以所书篆联呈阅,书一绝句归之 170
题友人冷庵画卷 170
李生呈画幅,戏题归之 170
梦家园 170
题画剪刀草 171
取鳅鱼具 171
东院 171
答家乡故人 171
与英也谈往事 171
友人寄自青榭图题词一卷书后 172
戊辰秋贞儿来京省余,述故乡事,即作画幅一,题句以记之 172
王君莼圃百龄冥寿,追悼一绝句 172
友人凌君门人王生合作画乞题句 172
竹杖刻二十三字 172
题门人李生画册二绝句 173
题门人画百花长卷 173
忆罗山往事 173
有人为女门生画花于半臂,余戏作一绝句 174
八十五翁樊山戏和 174
白石诗草二集卷八樊山老人后人学画采桑图,乞题句 174
戏画迟迟瞌睡图 174
鸡栖 175
秋蝉 175
题张次溪江堂侍学图 175
读陶荔男《阙箴斋诗剩》书后 175
题姚华画幅 176
归梦 176
赠门人姚石倩 176
梦游 176
种蕉 176
题颜雍耆后人刻印遗草 177
画枯蒲睡鸭题句 177
画晒网图题长短句 177
因外客索画,一日未得休息,倦极自嘲 177
九日与黎松庵登高于宣武门城上 177
为人题霜灯画荻图 178
牵牛花 178
十一月望后避乱迁居于东交民巷 178
往事示儿辈 179
多愁时即读放翁诗,觉愁从舌端出去也 179
枕上闻秋声 179
怀人 179
松庵席上见壁间陈师曾遗画 179
为门人释雪庵不二草堂图题句 180
天津美术馆来函征诗文,略告以古今可师不可师者,以示来者 180
鼠子倾灯 180
门人陈小溪临借山图属题 181
乞丐 181
游西山 181
为家公甫画秋姜馆填词图 181
忆少年 182
梦游重庆 并序 182
忆往事 182
书双鱼题句 182
自嘲 183
答徐悲鸿并题画寄江南 183
为张次溪画双肇楼图题二绝句 183
梦赠门客牛尊 184
许放淑华 并序 184
如儿画杜鹃花寄呈,且题云:“花大如杯,异乡未有。”余知其意 184
宗子威、李释堪诸君八人公函云:“重阳日午后,齐集北海漪澜堂品茗,琼华岛登高。”余得二绝句 184
九月十日与宗子威读樊山老人诗,甚感佩,是夜梦与宗君同见樊君,醒后得二绝句哭之 185
辽东吟馆谈诗图为宗子威作 185
邵逸轩国画研究所周年征诗文,赠三绝句 185
为杨云史画江山万里楼图并题 186
次溪出吴挚甫先生手书中幅求题记 186
追悼歌女 187
老来少 187
遣愁 187
鼠 187
门人画得其门径,喜题归之 188
余自校阅此集,至卷六,中有“紫云山上夕阳迟”句,感泣一首 188
友人函问由天津往广州海道之情况,诗答之 188
示往后裔孙 188
壬申冬复迁东交民巷二绝句 189
跋 190
文集 195
一、传记 195
齐璜生平略自述 195
白石自状略 197
白石老人自传 200
二、墓志 308
三、纪念文章 312
四、序 320
五、记 329
六、留言、讲话 339
七、书信 342
八、日记 369
九、批语 396
十、润格 431
十一、告白 437
附录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