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总论篇 1
第一章 社会学的性质和对象 1
一、从“社会物理学”到社会学——社会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 1
孔德与圣西门 4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6
二、从“百科全书”到“剩余科学”——社会学在自身发展中的地位 8
变化中的社会学 8
变化的几个阶段 9
三、社会学的对象 11
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 11
社会现象与社会学现象 12
四、“行为—关系—制度” 15
问题的提出 15
对行为、关系、制度的界定 16
“行—关—制”的固定化趋势 17
“固定化”与社会进化 19
五、社会学的相关学科 20
第二章 社会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25
一、社会学的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方法论 25
社会学科学研究方法论 25
社会学人文研究方法论 27
当前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倾向 34
二、社会学研究的几个层面 36
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 36
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认识论 39
社会学的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 40
三、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过程 41
社会调查的历史 41
定量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1
质性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3
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 47
四、社会学的功能 49
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要素 53
一、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 53
二、劳动:“身外自然”与“自身自然” 55
劳动的定义 55
特殊的“自然力” 56
劳动在社会性质上的变化 56
分工的功与过 59
三、环境: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 62
地理位置 63
气候 63
资源 64
对自然环境评价上的分歧 64
自然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65
人与环境 66
四、人口问题上的冲突 68
人口问题的由来 68
对人口问题的两种结论 71
人口规模及其增长 72
中国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 73
五、回到“行—关—制”:对社会要素的再认识 83
六、社会的基本单位 85
社会单位与“社会学单位” 85
血缘与地缘单位 87
关于“业缘”单位 88
Ⅱ行为篇 93
第四章 行为概述 93
一、行为研究的领域及意义 93
行为研究的意义:必要性与可能性 94
社会行为的类别 95
二、社会行为的主要理论 97
马克斯·韦伯对社会行为理论的贡献 97
帕雷托在社会行为理论上的建树 98
帕森斯的行动理论 99
三、对几个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102
社会行为与非社会行为 102
社会行为与个人行为 103
第五章 社会化与行为导向 105
一、社会化过程综述 105
社会化的含义 105
社会化的种类、内容和途径 108
二、社会化基本理论 110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社会化理论 110
西方社会化理论 111
三、行为导向的特殊意义——儿童时期基本社会化 114
家庭在个人早期社会化中的特殊地位 115
父母亲对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115
四、从他人导向到自我导向——青少年社会化的艰苦历程 117
从学校到同龄群体 117
“青春期”问题 119
五、自我导向的不断校正——中老年继续社会化 121
“中年危机” 121
老年人的社会化 122
代沟与双向社会化 123
六、社会化研究中若干值得探讨的问题 125
“社会化程度”的衡量标准 125
关于“已过分社会化”的概念 126
关于“反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128
七、人性与个性——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129
人性分类 130
阶级分类 131
个性分类 132
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34
第六章 角色与互动 135
一、角色的含义和实质 135
二、角色理论 137
三、角色的结构 139
角色结构的行为层面 139
角色行为的直接体现:角色扮演 139
角色丛——角色体现的社会关系 140
角色分类 141
角色冲突——角色的内外关系 142
四、角色与互动——角色关系的制度化过程 143
互动的含义与实质 144
互动的基本要素 145
互动的基本理论 145
互动的类型 146
互动的方式 148
行为模式和规范模式 150
第七章 失范与越轨行为 152
一、社会规范与失范 152
社会规范的含义和功能 152
社会规范体系 153
失范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153
失范的理论研究 154
二、越轨 155
越轨的含义和本质 155
越轨的社会功能 156
越轨的理论视角 157
越轨的基本类型 162
三、社会控制 165
社会控制的含义 165
社会控制的类型 165
Ⅲ关系篇 169
第八章 关系概述 169
一、从行为到关系 169
二、行为主导与关系主导 171
三、社会关系的结构与类型 175
行为模式:关系研究的切入点 175
社会关系的基本类型 176
四、变革中的关系格局与社会结构 178
儒家伦理与家国结构 179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 180
等级关系与关系等级 182
第九章 社会关系的群体层面 185
一、血缘群体:氏族与家庭 185
婚姻关系的最终确立与真正意义的家庭诞生 185
家庭的含义与现代家庭结构及其变迁 187
家庭的基本理论和东西方家庭结构的比较 193
家庭的未来 197
二、地缘群体:城乡社区与国家 199
社区的本来含义及其演变 199
社区研究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理论 201
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205
从国家到社会 218
三、业缘群体:团体与组织 220
团体界定和团体分类 220
团体和组织的分界 226
组织的基本特征 227
组织的形态 232
组织的生命周期 236
组织理论学派 238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42
第十章社会关系的社会层面——社会结构层面 244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 244
经典的论述:马克思的提法 245
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论的几个阶段 246
社会结构的单位、要素与性质界定 247
社会结构的共性与个性 250
二、社会的阶级结构 254
阶级的含义及其发展 255
我国阶级结构的特点和现状 258
三、中产阶级 269
中产阶级相关理论与研究 269
中国的中产阶级 270
四、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分层 272
五、社会分层的“三阶段律” 275
Ⅳ制度篇 281
第十一章 制度概述 281
一、制度的起源与本质 281
什么是制度 281
制度的起源 284
制度的分类与构成(要素) 287
二、关于制度的理论 291
经济学家的观点 291
政治学家的观点 292
人类学家的观点 293
社会学家的观点 294
三、制度的功能 296
正功能与负功能 296
显功能与潜功能 297
整合功能与区分功能 298
导向功能与传递功能 298
“需要”悖论 299
四、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功能失调 301
制度变迁 302
制度改善 302
五、制度之间的关系 303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303
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 305
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 306
六、社会的制度化过程 308
制度化过程是社会过程的核心 308
组织与制度化 308
两种意义上的“社会化” 309
第十二章 文化与制度 311
一、文化综述 311
文化的性质界定 311
文化与社会 314
文化的分类 315
文化的特征和结构 318
主文化与副文化 322
反文化 322
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323
二、制度性文化: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 325
文化的核心要素 325
制度性文化的功能 326
三、文化过程 328
文化的三种过程 328
文化与文明 330
第十三章 制度分论 333
一、经济一社会制度 333
经济制度规范的内容 333
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 335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336
二、政治制度 338
政治制度规范的内容 338
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338
三、家庭制度(婚姻制度) 340
家庭制度的演变 340
家庭制度的功能发展趋向 342
四、宗教制度 343
五、法律制度 346
社会控制和法律制度 346
社会关系和法律制度 347
社会组织和法律制度 348
六、教育制度 349
第十四章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352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 352
社会问题的要件 352
社会问题的特征 353
社会问题的研究视角 354
二、社会问题的研究观点 355
社会病理学观点 355
社会解组观点 356
价值冲突观点 357
偏差行为观点 358
标签论观点 360
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问题 361
结构性社会问题 361
跨时空性社会问题 362
伴生性社会问题 363
失范性社会问题 364
过程性社会问题 365
四、社会控制与社会管理 366
控制与社会控制 366
“控制”的等级类型 368
社会控制手段的演变 369
行为的“非预期结果” 371
Ⅴ发展篇 375
第十五章 发展概述 375
一、社会变迁的含义和原因 376
社会变迁的含义与内容 376
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变迁形式 377
二、社会变迁理论 380
三、几个与社会变迁相关的概念 383
四、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 386
五、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发展 388
关于社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388
社会结构转型规定和制约社会发展的走向 390
现代社会结构中变革主体的存在形态 391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化的意义 391
第十六章 社会发展和社会现代化 396
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 396
现代化的界定及基本共识 396
现代化的进程与后果 400
二、资本主义现代化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影响 403
现代化的第一阶段模式和第二阶段模式 403
现代化的“变革类型”与“回应变革类型” 405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道路 406
三、西方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理论 407
经典社会学家的论述 407
趋同理论 411
罗斯托的社会发展学说 413
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说和桑托斯的“新依附”论 415
世界体系论 417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 420
“增长的极限”与“未来主义” 421
“以人为尺度的发展”——探讨人类需要的发展理论 423
四、社会现代化和社会指标体系 425
社会指标体系的含义、研究历史与作用 425
中国社会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 428
早期的小康和现代化指标体系 429
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433
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43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434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几个需要澄清的问题 437
现代化伴随着财富增加和社会和谐建设 437
工业化和环境保护 441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本土特色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