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李文海 1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与学术意义 1
二、选题的现实价值 5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7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10
一、民国时期的开拓性研究成果 10
二、近二十余年来的研究进展 11
三、研究状况的总体评价及不足 22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资料说明 24
一、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24
二、资料说明与研究方法 26
第一章 北京地区的传统慈善活动 29
第一节 中国古代慈善思想 29
一、民间朴素的互助意识是慈善思想的自然根源 30
二、先秦时期诸子文化的奠基作用 31
三、儒家文化是慈善思想系统化的政治保障 32
四、佛教与道教的善恶报应观是慈善思想的核心 34
第二节 古代慈善活动的目标与作用 38
一、政府是否介入了社会保障事务 38
二、政府是否阻碍了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 40
第三节 清代中前期北京地区的慈善设施 42
一、养济院 44
二、普济堂 46
三、育婴堂 47
四、留养局或栖流所 48
五、粥厂或饭厂 50
六、其他 51
本章小结 53
第二章 北京地区传统慈善事业向近代转型的社会环境 5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 55
一、交通:铁路与公路 55
二、通讯:电报与电话 59
三、新闻舆论:报纸 62
第二节 西方近代救济思想与模式的引入 64
一、近代西方国家济贫与社会保障事业的演进 65
二、晚清中国对西方教养救济模式的介绍与倡导 67
三、民国年间西方社会学知识及社会救济制度的引入 72
第三节 社会的贫困化与病态化趋势 76
一、相随伴生的政治与经济危机 77
二、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剧 80
三、日趋严重的城市犯罪问题 84
四、人口的自然增长与区域流动 89
五、自然灾害多发期与群发期 92
本章小结 98
第三章 对近代北京新旧弱势群体的救助活动 99
第一节 传统型救济对象 99
一、对老弱病疾者的救助 99
二、对婴孩及儿童的救助 104
三、民国时期对聋哑儿的教育与救济 109
第二节 城市贫民与失业者 115
一、“日暮西山”的八旗子弟 116
二、人力车夫 120
第三节 北京城的流民与职业乞丐 125
一、灾民与难民 125
二、职业乞丐 128
第四节 “八大胡同”里的娼妓 135
一、近代北京娼业的发展演变 135
二、娼妓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危害 136
三、“废娼”与“救娼”之争 138
四、对娼妓的救护与教养 141
本章小结 145
第四章 近代北京地区的慈善组织 147
第一节 组织规模 147
第二节 运作机制 151
一、机构设置与制度化建设 151
二、人事安排及奖惩 154
三、经费来源与开支 157
四、走向联合与团体化 163
五、由“载体”到“中间组织” 165
第三节 救助模式 166
一、救助模式转变的原因 166
二、传授谋生技能的教养机构 169
三、输灌近代西方思想与知识的教育启蒙机构 176
第四节 救助效果 181
一、穷人的“福音”与懒汉的“温床” 181
二、杯水车薪与示范效应 186
三、社会进步的体现与社会危机的暴露 189
第五章 近代北京慈善家群体与慈善活动者 193
第一节 传统型慈善力量 193
一、官绅 193
二、宗教势力 199
第二节 新型慈善活动者 202
一、新式知识分子 202
二、女性 204
三、西方来华势力 205
本章小结 210
第六章 对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的总体认识 212
第一节 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 212
一、救助主体:由官方主导到民间相对自主发展 212
二、救助对象:公益化的趋势逐渐加强 213
三、救济手段:由物质施养为主演变为侧重技能教养 214
四、转变趋势:本土化特质的加强 215
五、救助功能:稳定社会秩序与推动社会改良 217
第二节 近代北京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 218
一、具有鲜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219
二、饱含可贵的历史进步性 220
三、浓厚的地域多样性 220
第三节 结束语 222
一、民间慈善事业:近现代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222
二、传统慈善事业的转型与近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223
参考文献 226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