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农耕 1
1、“业属归亲”原则 1
2、粪质制 2
3、租公尝 3
4、种咸田 4
5、共牛、共农具 5
6、换工、帮工 6
7、鞭春 8
8、拜五谷主和雨仙爷 9
9、封冬 10
10、打龙潭 11
11、耕作时序与农谚 12
12、插青与守青 14
二 畜养 17
1、猪圈牛栏贴对联 17
2、人牛一起过冬至 18
3、抱猪仔 19
4、收泔水 20
5、养公猪 21
6、“嫁猪”(卖猪) 22
7、牵猪哥 24
8、牛配种 26
9、割猪阉鸡 27
10、赛六畜 29
三 捕捞 33
1、涂跳 34
2、“扣咕” 36
3、挨缉 37
4、桁艚 38
5、跳白 40
6、钓鱿 41
7、割紫菜 44
8、造船仪式 45
9、海神和塘口神 46
10、海上救助 48
11、保护海豚 49
12、演戏驱水母 50
13、渔民禁忌 51
14、渔谣渔谚 53
四 晒(煮)盐 57
1、南溪运河与潮汕盐业 58
2、盐灶乡 59
3、盐业保护神 62
4、担私盐 64
5、咏盐诗和盐字地名 68
6、盐灶煮薄壳米 70
五 商贸 73
1、营销网络 73
2、鱼行 75
3、佣行 78
4、典当行 79
5、意溪竹木市场 83
6、斗圩 85
7、店仔头“猪仔花”圩 87
8、“扣蟹朗” 89
9、商贩招徕术 90
10、商贸隐语 93
11、财神 95
12、彩头 97
13、生意人的禁忌 98
六 作坊 100
1、土糖寮 100
2、油车 104
3、陶瓷窑 106
4、酿造作坊 110
5、豆腐坊 112
6、削屐铺 115
7、制伞 117
8、打石铺 119
9、打铁铺 121
七 手工 125
1、打金打银 125
2、点白铁 127
3、拍锡 129
4、补鼎 132
5、打土砻 133
6、箍桶 136
7、补风炉 138
8、补雨伞 139
9、写灯笼 140
10、裱画 142
11、刺绣 144
12、抽纱 146
13、木雕 148
14、磨玉 151
15、嵌瓷 152
16、捏涂人 154
17、斗工 158
18、五匠规矩 160
19、拜师授徒 163
八 交通、邮政 166
1、扛轿 167
2、人力车 169
3、脚踏车 171
4、官路 173
5、轻便车路和潮汕铁路 174
6、驿站、塘铺 177
7、船夫谣 179
8、《针路图》和《针路簿》 181
9、雨亭 183
10、渡口 185
11、路马 188
12、水客与“分批” 189
九 教书、行医 193
1、教师的祖师爷 194
2、入学习俗 195
3、全能的先生 198
4、担工资 199
5、“教书先生,守寡大家” 200
6、医生的祖师爷 202
7、诊金和裤头方 204
8、善堂里的白衣天使 205
9、接生 207
十 做戏 209
1、缴戏 210
2、请戏 212
3、看“踮脚戏” 213
4、戏神田元帅 215
5、丢彩 217
6、斗戏 219
7、“父母无修世,卖仔去做戏” 220
8、抄公堂 223
9、二次拜师 224
10、走唱 226
11、做纸影 228
十一 杂业 230
1、挽面 230
2、剃头 233
3、拍啧 236
4、青娘母 238
5、“糊衣”与做功德 242
6、稿公 245
7、做银锭香烛 249
8、吹糖人 253
9、凿尿桶垢 255
10、走江湖 256
11、算命先生 258
12、风水先生 260
后记 265
参考书目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