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第3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040134322
  • 页数:8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申请硕士学位的同等学力人员参加“法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的必备用书。全书分为考试大纲、复习指南、考试样卷及参考书目四个部分。

考试大纲 3

第一编 法理学 3

第一章 法学导论 3

第二章 法的概念 3

第三章 法的要素 4

第四章 法的渊源和效力 5

第五章 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6

第六章 法制现代化和法治国家 6

第七章 权利和义务 7

第八章 法律行为 8

第九章 法律关系 9

第十章 法律责任 10

第十一章 法的作用 11

第十二章 法的价值 11

第十三章 法的运行 12

第十四章 法律体系 14

第十五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15

第十六章 法与经济 16

第十七章 法与政治 16

第十八章 法与道德 17

第十九章 法与科技 18

第二编 中国法制史 19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法律制度 19

第二章 秦朝法律制度 20

第三章 汉朝法律制度 21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22

第五章 隋唐法律制度 23

第六章 宋元法律制度 24

第七章 明代法律制度 25

第八章 清代法律制度 26

第九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革 27

第十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29

第三编 宪法 30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30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 31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3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34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35

第六章 国家机构 37

第四编 刑法 39

第一章 刑法概述 39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40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41

第四章 犯罪与刑事责任 41

第五章 犯罪客体 43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43

第七章 犯罪主体 44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46

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47

第十章 共同犯罪 49

第十一章 罪数形态 50

第十二章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50

第十三章 刑罚概述 51

第十四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51

第十五章 刑罚裁量 52

第十六章 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 53

第十七章 刑法各论概述 54

第十八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54

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55

第二十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56

第二十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6

第二十二章 侵犯财产罪 57

第二十三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58

第二十四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58

第二十五章 贪污贿赂罪 59

第二十六章 渎职罪 60

第二十七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60

第五编 民法 62

第一章 民法概述 62

第二章 自然人 63

第三章 法人 64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66

第五章 代理 68

第六章 人身权 69

第七章 物权 70

第八章 所有权 71

第九章 共有 72

第十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72

第十一章 相邻关系 73

第十二章 他物权 73

第十三章 债的一般原理 75

第十四章 合同法总论 76

第十五章 合同法分论 78

第十六章 知识产权概述 79

第十七章 著作权 79

第十八章 专利权 81

第十九章 商标权 83

第二十章 继承法概述 84

第二十一章 法定继承 85

第二十二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86

第二十三章 遗产的处理 86

第二十四章 侵权民事责任概述 87

第二十五章 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88

第二十六章 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 89

第二十七章 诉讼时效 90

复习指南 95

第一编 法理学 95

第一章 法学导论 95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 95

第二节 法学研究的方法论 96

第二章 法的概念 98

第一节 法的基本特征 98

第二节 法的本质 100

第三章 法的要素 101

第一节 法律规则 101

第二节 法律原则 104

第三节 法律概念 106

第四章 法的渊源和效力 107

第一节 法的渊源 107

第二节 法的效力 112

第三节 法的一般分类 116

第五章 法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118

第一节 法的起源 118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 119

第六章 法制现代化和法治国家 123

第一节 法制现代化 123

第二节 法治国家 126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29

第七章 权利和义务 133

第一节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与意义 133

第二节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136

第三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40

第八章 法律行为 143

第一节 法律行为的概念 143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基本分类 145

第九章 法律关系 148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148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151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运行 155

第十章 法律责任 157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157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构成与种类 158

第三节 归责与免责 159

第十一章 法的作用 163

第一节 法的规范作用 163

第二节 法的社会作用 165

第十二章 法的价值 168

第一节 法的价值的概念 168

第二节 秩序 169

第三节 自由 173

第四节 正义 175

第五节 效率 178

第十三章 法的运行 180

第一节 立法 180

第二节 守法 186

第三节 执法 189

第四节 司法 191

第五节 法律监督 193

第十四章 法律体系 196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196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198

第十五章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203

第一节 法律解释 203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方法 206

第三节 法律推理 210

第十六章 法与经济 214

第一节 法与生产方式 214

第二节 法与市场经济 218

第十七章 法与政治 220

第一节 法与国家 220

第二节 法与党的政策 221

第三节 法与民主政治 223

第十八章 法与道德 224

第一节 法与道德的一般关系 224

第二节 立法、执法、守法与道德 226

第十九章 法与科技 227

第一节 科技对法的影响 227

第二节 法对科技的作用 231

第二编 中国法制史 233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法律制度 233

第一节 夏商法制概况 233

第二节 西周法律制度 236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249

第二章 秦朝法律制度 253

第一节 秦朝法制概况 253

第二节 秦朝的刑法制度 255

第三节 秦朝的司法诉讼制度 259

第三章 汉朝法律制度 260

第一节 立法概况 260

第二节 文帝、景帝时期的刑罚改革 262

第三节 法律内容的儒家化 263

第四节 司法制度 267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270

第一节 立法概况 270

第二节 法律形式与内容的发展变化 272

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变化 274

第五章 隋唐法律制度 275

第一节 隋代法制概况 275

第二节 唐代立法概况 276

第三节 唐律各篇的主要内容 277

第四节 唐律的基本内容与基本精神 281

第五节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283

第六节 唐代司法制度 284

第六章 宋元法律制度 287

第一节 宋代法律制度 287

第二节 元代法律制度 294

第七章 明代法律制度 297

第一节 立法概况 297

第二节 明代法律的基本内容 298

第三节 司法制度 304

第八章 清代法律制度 307

第一节 清代立法概况 307

第二节 清律的基本内容 310

第三节 清代司法制度 312

第九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改革 315

第一节 清末预备立宪 315

第二节 清末修律的重要活动与影响 318

第三节 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制度 324

第十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326

第一节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326

第二节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27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主要法令 330

第三编 宪法 333

第一章 宪法基本理论 333

第一节 宪法概念与分类 333

第二节 宪法结构与宪法规范 336

第三节 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 341

第四节 宪法功能与宪法监督 345

第五节 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349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 351

第一节 国家性质概述 351

第二节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52

第三节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 355

第四节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 357

第五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59

第六节 爱国统一战线 361

第三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64

第一节 政体与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364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366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368

第四节 我国的选举制度 371

第四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 376

第一节 国家结构形式概述 376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 379

第三节 特别行政区制度 382

第五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388

第一节 基本权利概述 388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391

第三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405

第六章 国家机构 409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409

第二节 国家权力机关 412

第三节 国家主席 420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421

第五节 国家行政机关 422

第六节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27

第四编 刑法 432

第一章 刑法概述 432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和分类 432

第二节 刑法的创制和修订 433

第三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434

第四节 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435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437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437

第二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438

第三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439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440

第一节 刑法的空间效力 440

第二节 刑法的时间效力 443

第四章 犯罪与刑事责任 444

第一节 犯罪概念 444

第二节 犯罪构成 447

第三节 刑事责任 451

第五章 犯罪客体 455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455

第二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457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458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458

第二节 危害行为 459

第三节 危害结果 460

第四节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461

第五节 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 463

第七章 犯罪主体 464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464

第二节 刑事责任能力 465

第三节 决定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的因素 467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470

第五节 单位犯罪 472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473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473

第二节 犯罪故意 474

第三节 犯罪过失 476

第四节 犯罪的目的和动机 477

第五节 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479

第六节 认识错误 480

第九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482

第一节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概述 482

第二节 犯罪既遂形态 484

第三节 犯罪预备形态 486

第四节 犯罪未遂形态 487

第五节 犯罪中止形态 489

第十章 共同犯罪 491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构成 491

第二节 共同犯罪的形式 493

第三节 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496

第十一章 罪数形态 497

第一节 罪数判断标准 497

第二节 一罪的类型 498

第三节 数罪的类型 502

第十二章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503

第一节 正当防卫 503

第二节 紧急避险 506

第十三章 刑罚概述 509

第一节 刑罚的概念和特征 509

第二节 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 509

第三节 刑罚的目的 510

第十四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512

第一节 刑罚的体系 512

第二节 主刑 512

第三节 附加刑 515

第四节 非刑罚处理方法 519

第十五章 刑罚裁量 520

第一节 刑罚裁量概述 520

第二节 刑罚裁量制度 523

第十六章 刑罚执行和刑罚消灭 531

第一节 刑罚执行制度 531

第二节 刑罚消灭制度 534

第十七章 刑法各论概述 536

第一节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536

第二节 刑法分则体系 536

第三节 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537

第十八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538

第一节 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538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538

第三节 其他犯罪 541

第十九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542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542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543

第三节 其他犯罪 548

第二十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552

第一节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552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553

第三节 其他犯罪 566

第二十一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77

第一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577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577

第三节 其他犯罪 585

第二十二章 侵犯财产罪 588

第一节 侵犯财产罪概述 588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589

第三节 其他犯罪 595

第二十三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596

第一节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596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597

第三节 其他犯罪 612

第二十四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625

第一节 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 625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626

第三节 其他犯罪 629

第二十五章 贪污贿赂罪 631

第一节 贪污贿赂罪概述 631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632

第三节 其他犯罪 640

第二十六章 渎职罪 641

第一节 渎职罪概述 641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642

第三节 其他犯罪 648

第二十七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652

第一节 军人违反职责罪概述 652

第二节 重点讲授的犯罪 653

第三节 其他犯罪 656

第五编 民法 660

第一章 民法概述 660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660

第二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 662

第三节 民事法律关系 665

第二章 自然人 667

第一节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667

第二节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及其分类 669

第三节 监护 670

第四节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672

第五节 自然人的住所 674

第六节 个人合伙 675

第三章 法人 678

第一节 法人概述 678

第二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 680

第三节 法人的财产和责任 682

第四节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 683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685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685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686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687

第四节 意思表示 688

第五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689

第六节 无效和效力待定民事行为 690

第七节 可撤销民事行为 692

第八节 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和被撤销的后果 693

第九节 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694

第五章 代理 695

第一节 代理概述 695

第二节 代理权的行使 697

第三节 无权代理 698

第四节 复代理 701

第五节 代理关系的终止 702

第六章 人身权 703

第一节 人身权概述 703

第二节 人格权 705

第三节 身份权 709

第七章 物权 711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711

第二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712

第三节 物权的种类 713

第四节 物权的民法保护 713

第八章 所有权 715

第一节 所有权的概念 715

第二节 所有权的权能 715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717

第四节 所有权的移转 718

第五节 所有权的种类 719

第九章 共有 722

第一节 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722

第二节 按份共有 722

第三节 共同共有 724

第四节 共有财产的分割 725

第十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726

第一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和特征 726

第二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727

第十一章 相邻关系 728

第一节 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728

第二节 相邻关系的种类 729

第十二章 他物权 731

第一节 他物权概述 731

第二节 用益物权 731

第三节 担保物权 734

第十三章 债的一般原理 740

第一节 债的概念和种类 740

第二节 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743

第三节 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 750

第十四章 合同法总论 752

第一节 合同概述 752

第二节 合同的订立 753

第三节 合同的效力 759

第四节 合同的履行 761

第五节 合同的担保 764

第六节 合同债权的保全 769

第七节 合同的解除 772

第八节 违约责任 774

第十五章 合同法分论 778

第一节 买卖合同 778

第二节 赠与合同 782

第三节 租赁合同 783

第四节 融资租赁合同 785

第五节 承揽合同 787

第十六章 知识产权概述 790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790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点 790

第十七章 著作权 791

第一节 著作权概述 791

第二节 著作权的主体 792

第三节 著作权的客体 793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 794

第五节 著作权的归属 797

第六节 邻接权 799

第七节 著作权的取得、期限和限制 800

第八节 著作权的保护 802

第十八章 专利权 804

第一节 专利权概述 804

第二节 专利权的客体 805

第三节 专利权的主体 807

第四节 专利权的授予 808

第五节 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 812

第六节 专利权的保护 813

第七节 专利权的限制 814

第十九章 商标权 816

第一节 商标概述 816

第二节 商标注册制度 817

第三节 商标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819

第四节 商标权的续展、变更和转让 821

第五节 商标权的消灭 821

第六节 商标权的保护 823

第二十章 继承法概述 825

第一节 继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825

第二节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826

第三节 继承法律关系 827

第二十一章 法定继承 830

第一节 法定继承的概念及其适用 830

第二节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 831

第三节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832

第四节 法定继承人的遗产分配原则 833

第二十二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 834

第一节 遗嘱 834

第二节 遗嘱继承 838

第三节 遗赠 839

第二十三章 遗产的处理 841

第一节 继承的开始 841

第二节 继承权的行使 842

第三节 债务清偿与遗产分割 843

第二十四章 侵权民事责任概述 844

第一节 侵权行为的概念和种类 844

第二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性质 846

第三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847

第四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形式 848

第二十五章 一般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852

第一节 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判断方法 852

第二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客观要件 852

第三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855

第四节 侵权民事责任的抗辩事由 857

第二十六章 特殊侵权的民事责任 861

第一节 职务侵权的民事责任 861

第二节 产品致损的民事责任 862

第三节 高度危险作业致损的民事责任 863

第四节 环境污染致损的民事责任 864

第五节 地面施工致损的民事责任 864

第六节 建筑物致损的民事责任 865

第七节 动物致损的民事责任 866

第八节 被监护人致损的民事责任 867

第二十七章 诉讼时效 868

第一节 时效制度概述 868

第二节 诉讼时效概述 869

第三节 诉讼时效期间 871

第四节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872

第五节 诉讼时效的完成 875

考试样卷 877

参考书目 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