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执业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1
第一节 医德医风 1
一、医学道德的原则 1
二、医学道德的规范 3
三、医学道德的范畴 4
四、执业医师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要求 4
第二节 人文关怀 4
第三节 医患沟通 5
一、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的内容 5
二、医患沟通对医务人员的要求 5
三、医患沟通的技巧 6
第四节 医疗风险防范意识 6
第二章 病史采集 8
第一节 问诊的重要性 8
一、问诊是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8
二、问诊是进一步检查的基础 8
三、问诊是临床医师的基本功 8
第二节 问诊方法与技巧 8
第三节 问诊的内容 10
一、一般项目 10
二、主诉 10
三、现病史 10
四、既往史 11
五、系统回顾 11
六、个人史 11
七、婚姻史 11
八、月经史 12
九、生育史 12
十、家族史 12
第四节 临床常见症状的问诊要点 12
一、发热 12
二、疼痛 14
三、咳嗽与咳痰 22
四、咯血 24
五、呼吸困难 25
六、心悸 27
七、水肿 28
八、恶心与呕吐 29
九、呕血 31
十、便血 33
十一、腹泻 35
十二、便秘 37
十三、消瘦 38
十四、黄疸 39
十五、少尿、多尿 41
十六、尿频、尿急与尿痛 43
十七、血尿 45
十八、惊厥 46
十九、意识障碍 48
第三章 病例分析 51
第一节 病例分析的临床意义及要求 51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51
二、鉴别诊断 51
三、进一步检查 52
四、治疗原则 52
第二节 病例分析的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 52
一、诊断疾病的步骤 52
二、临床思维方法 53
第三节 诊断的基本要求 54
第四节 常见疾病及其病例分析要点 54
一、高血压病 54
二、心律失常 58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66
四、心力衰竭 69
五、心脏瓣膜病 74
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77
七、肺炎 80
八、支气管哮喘 83
九、肺癌 85
十、呼吸衰竭 87
十一、结核病 89
十二、胃食管反流病 91
十三、胃炎 93
十四、消化性溃疡 95
十五、溃疡性结肠炎 98
十六、肛管、直肠良性疾病 100
十七、肝硬化 101
十八、胆石病、胆道感染 104
十九、急性胰腺炎 106
二十、消化系统肿瘤 108
二十一、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113
二十二、尿路感染 116
二十三、慢性肾功能衰竭 117
二十四、贫血 119
二十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2
二十六、白血病 125
二十七、甲状腺疾病 127
二十八、糖尿病 130
二十九、系统性红斑狼疮 132
三十、类风湿关节炎 135
三十一、病毒性肝炎 139
三十二、细菌性痢疾 141
三十三、艾滋病 144
三十四、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46
三十五、一氧化碳中毒 148
三十六、有机磷中毒 150
三十七、脑血管疾病 152
三十八、休克 155
三十九、急腹症 157
四十、腹部闭合性损伤 159
四十一、腹外疝 161
四十二、胸部闭合性损伤 163
四十三、四肢长管状骨折和大关节脱位 166
四十四、闭合性颅脑损伤 168
四十五、尿路梗阻 170
四十六、乳房疾病 172
四十七、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175
四十八、妇科肿瘤 177
四十九、小儿腹泻 181
五十、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183
五十一、小儿常见发疹性疾病 186
第四章 病历书写 190
第一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与要求 190
第二节门(急)诊病历与留观病历的书写 191
一、门(急)诊病历 191
二、急诊留院观察病历 192
第三节 住院病历书写 193
一、住院病历 193
二、格式和内容要求 193
第四节 人院记录 198
一、基本要求 198
二、格式 198
第五节 病程记录与其他记录 199
第六节 住院病历书写质量评估标准 217
第五章 体格检查 220
第一节 体格检查的临床意义和基本要求 220
一、体格检查的临床意义 220
二、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220
第二节 体格检查项目与手法 221
一、体格检查前准备 221
二、体格检查项目与手法 221
第三节 终末评估 263
一、医师素质评估 263
二、查体项目、手法评估 263
第六章 外科无菌术 267
第一节 外科无菌术的基本概念 267
第二节 常用灭菌和消毒方法 267
一、物理方法 268
二、化学方法 268
三、光照消毒法 270
第三节 手术人员术前准备和要求 270
一、术前一般准备和要求 271
二、手臂消毒法(俗称刷手) 271
三、穿手术衣 273
四、戴无菌手套 275
五、连接手术时的无菌准备 276
第四节 手术区域的准备与要求 276
一、术前备皮 276
二、手术区域的消毒 276
三、铺无菌巾 283
第五节 手术中的无菌原则及注意事项 284
第七章 外科基本操作 286
第一节 切开 286
一、手术刀片的装卸与手术刀的传递 286
二、持刀方法 287
三、切口选择的基本原则 287
四、切开的手法与要求 288
第二节 止血 288
一、止血目的 288
二、止血方法 288
三、注意事项 291
第三节 缝合 291
一、目的 291
二、持针器的执持 291
三、常用缝合方法 292
第四节 打结与剪线 293
一、打结的方法 294
二、线结的种类 294
三、剪线 295
四、注意事项 295
第五节 外科引流 296
一、引流的适应证 296
二、引流物的种类 296
三、引流物的管理 297
第六节 换药 298
一、换药目的 298
二、物品准备与环境要求 298
三、操作步骤 298
四、注意事项 299
第七节 拆线 300
一、物品准备 300
二、操作步骤 300
三、拆线时间及注意事项 301
四、伤口愈合的评定 301
五、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302
第八节 清创术 303
一、清创术的目的和意义 303
二、适应证 303
三、术前准备 303
四、操作步骤 303
五、注意事项 304
第八章 介入治疗与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305
第一节 介入治疗 305
一、概述 305
二、常用介入治疗方法 305
第二节 内镜诊疗技术 314
一、概述 314
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 315
三、腹腔镜诊疗技术 324
第九章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337
第一节 胸膜腔穿刺术 337
一、适应证 337
二、禁忌证 337
三、术前准备 337
四、操作步骤 338
五、术后处理 339
六、注意事项 339
第二节 腹膜腔穿刺术 339
一、适应证 339
二、禁忌证 339
三、术前准备 340
四、操作步骤 340
五、术后处理 341
六、注意事项 341
第三节 腰椎穿刺术 341
一、适应证 341
二、禁忌证 341
三、术前准备 341
四、操作步骤 342
第四节 骨髓穿刺术 343
一、适应证 343
二、禁忌证 343
三、术前准备 344
四、操作步骤 344
五、注意事项 345
第五节 氧气吸入疗法 345
一、目的 345
二、适应证 345
三、吸氧浓度 346
四、给氧方法 346
五、评估患者 346
六、用物准备 346
七、操作步骤 347
八、注意事项 348
第六节 吸痰术 348
一、目的 348
二、适应证 348
三、评估患者 348
四、用物准备 349
五、操作步骤 349
六、注意事项 350
第七节 插胃管法及洗胃法 350
一、插胃管法 350
二、洗胃法 353
第八节 三腔两囊管止血法 355
一、适应证 356
二、禁忌证 356
三、评估患者 356
四、用物准备 356
五、操作步骤 356
六、注意事项 357
第九节 导尿术 357
一、目的 357
二、适应证 357
三、评估患者 358
四、用物准备 358
五、操作步骤 358
六、注意事项 360
第十节动、静脉穿刺术 360
一、动脉穿刺术 360
二、静脉穿刺术 362
第十一节 静脉输液 364
一、目的 365
二、适应证 365
三、评估患者 365
四、用物准备 365
五、操作步骤 365
六、注意事项 367
第十二节 药物过敏试验 367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法 367
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 369
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及脱敏注射法 369
第十三节 隔离技术 370
一、基本概念 370
二、隔离要求 370
三、隔离的种类 371
四、隔离技术 372
第十章 现场急救技能 377
第一节 心搏呼吸骤停的现场急救 377
一、心搏呼吸骤停的概念、原因与诊断 377
二、心肺脑复苏的基本内容 378
三、现场徒手心肺复苏术 378
四、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381
五、电除颤技术 383
六、气管插管 384
第二节 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386
一、适应证 386
二、操作准备 386
三、止血方法 386
四、伤口包扎 390
第三节 骨折的现场急救与外固定 397
一、目的 397
二、准备与要求 397
三、操作方法 398
四、注意事项 401
第四节 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 401
一、适应证 401
二、操作准备 401
三、徒手搬运 402
四、器具搬运 404
五、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搬运 404
六、其他危重伤病员的搬运 406
七、注意事项 406
第十一章 辅助检查 407
第一节 心电图检查 407
一、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基本要求 407
二、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和正常值 407
三、小儿心电图特点 408
四、常见心电图的诊断 408
五、动态心电图的基本概念及临床应用范围 418
六、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419
第二节 普通X线影像诊断 420
一、概述 420
二、X线检查在各系统的临床应用 422
第三节CT检查 444
一、概述 444
二、CT检查在各系统的应用简介 446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468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468
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468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 469
一、磁共振成像概述 469
二、磁共振应用简介 470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 480
一、血常规 480
二、尿常规 484
三、粪常规 488
四、痰液检测 489
五、血清电解质 490
六、凝血功能检查 492
七、铁代谢 492
八、血脂 493
九、心肌损伤标志物 495
十、空腹血糖(FBG)检测 496
十一、淀粉酶(AMS) 496
十二、肝功能 496
十三、肾功能 501
十四、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HBV) 503
十五、脑脊液检测 504
十六、骨髓常规检查 506
十七、肿瘤标志物检测 509
十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 511
十九、浆膜腔积液(胸、腹水)检测 512
第十二章 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 514
第一节 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514
一、合理用药的基本内容 514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514
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521
第二节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与使用管理 522
一、处方笺的格式 522
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的开具 523
第三节 处方的规范化书写及有关规则 525
一、处方书写的基本规则 525
二、处方书写的基本要求 525
三、处方标准 526
四、处方书写的注意事项 527
第四节 临床常用基本药物 530
一、抗微生物药物 530
二、抗寄生虫病药物 554
三、神经系统药物 555
四、麻醉及其辅助药物 568
五、循环系统药物 571
六、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581
七、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583
八、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 588
九、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591
十、免疫系统药物 596
十一、内分泌系统药物 597
十二、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物 604
十三、抗肿瘤药 615
十四、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 621
十五、临床各科用药 622
十六、生物制品 632
十七、其他外用药物 634
十八、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