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论 以独立构成说为视角的建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凤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00495055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适用刑罚的手段对制造他人犯意者予以惩处,是各国立法对教唆犯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在理论界,教唆他人犯罪也被认为是具有严重法益侵害性并因而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传统的教唆犯观认为,在教唆犯的场合,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构成共犯关系,处罚教唆犯的一个重要理由就在于教唆者制造了被教唆者的犯罪决意并使得所教唆犯罪得以实施。对教唆犯的这种共犯性定位,似乎约定俗成,很少有人提出过质疑。本书认为,教唆者与被教唆者是否构成共犯关系,必须以其是否满足了共同犯罪的规格为要件。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3

第三节 研究动机及目的 10

一 研究动机 10

二 研究目的 11

第一章 教唆犯的刑法学地位 14

第一节 大陆法系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14

一 刑事古典学派语境下的教唆犯地位 16

二 近代学派语境下的教唆犯地位 34

第二节 英美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42

一 英国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43

二 美国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48

第三节 我国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52

一 台湾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52

二 香港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54

三 澳门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56

四 大陆刑法中的教唆犯地位 58

结论:教唆犯独立构成性地位的确立是科学建构我国刑法犯罪论体系的妥当选择 82

第二章 教唆犯概念的考查、建构及归类问题研究 90

第一节 教唆犯概念的历史考查 90

第二节 教唆犯概念的比较分析 99

一 大陆法系国家中的教唆犯概念考查 100

二 英美法系国家中的教唆犯概念考查 104

第三节 教唆犯概念的应有之义 107

第四节 相关归类问题的研究 117

一 概然性教唆问题研究 117

二 诱惑侦查问题研究 118

三 陷害教唆问题研究 123

四 网络教唆问题研究 127

结论:一定研究范式下的教唆犯概念的界定及归类问题论略 130

第三章 教唆犯构成论 132

第一节 教唆犯罪主体方面的认定 132

一 特定场合下教唆犯主体资格的界定 133

二 教唆犯主体资格的扩张 136

第二节 教唆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140

一 故意教唆的辨析 141

二 过失教唆的证存 146

三 认识错误的重构 152

第三节 教唆犯罪客观方面的认定 159

一 多视角的行为界定 160

二 行为犯中的“行为”及其表现方式 166

三 行为犯语境下的教唆行为 168

第四节 教唆犯罪客体方面的认定 188

结论:以传统构成要件为框架的独立构成说语境下的教唆犯罪的构成 190

第四章 教唆犯处罚根据论 193

第一节 共犯论语境下教唆犯的处罚根据 194

一 观点概介 194

二 评价及借鉴 198

第二节 教唆犯独立构成说语境下的教唆犯处罚根据 201

一 教唆者所具有的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是对教唆犯予以刑罚处罚的主观根据 203

二 教唆行为本身所具有的严重的法益侵害性是对教唆犯予以刑罚处罚的客观根据 208

结论:缘于主客观方面的处罚根据的探寻 215

第五章 教唆犯犯罪形态论 216

第一节 教唆犯停止形态研究 216

一 既遂形态 217

二 预备形态 220

三 未遂形态 224

四 中止形态 231

第二节 教唆犯共同犯罪形态研究 235

一 主体方面 235

二 主观方面 237

三 客观方面 239

第三节 教唆犯罪数形态研究 242

一 教唆犯的想象竞合犯 242

二 教唆犯的连续犯 245

三 教唆犯的牵连犯 248

四 教唆犯的结果加重犯 251

五 教唆犯的吸收犯 253

结论:犯罪形态的整体建构 257

结语:远非结束的结束 259

参考文献 264

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