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险管理 1
第一节 风险管理实质理论 1
第二节 风险控制的种类 2
第三节 实质资产之风险评估与成本效益 4
第四节 风险评估的面向 5
第五节 损害防阻管理 15
第六节 危机沟通 17
第七节 理论与个案处理应用 20
第二章 火灾现场媒体沟通之风险管理 31
第一节 危机发生前——火灾预防 31
第二节 危机爆发时 33
第三节 危机发生后(危机沟通策略与作法) 35
第四节 监察院介入调查 43
第五节 建议 44
参考文献 47
第三章 高层建筑物防火管理之研究 49
第一节 绪论 49
第二节 国内现行防火管理制度实施成效分析 50
第三节 防火管理制度现况实证研究 57
第四节 讨论 67
第五节 结论 71
第六节 建议 74
参考文献 76
第四章 台湾地震损失评估系损避难收容人数推估模组 82
第一节 地震灾害特性 82
第二节 避难行为与救灾活动的互动关系 85
第三节 各国避难人数分析 90
第四节 避难人数推估模式之建立 133
第五节 短期避难人数计算模式 139
第六节 结论 152
第五章 震灾后弱势族群安置收容问题之研究 159
第一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与重要参考文献之评述 159
第二节 国内外收容与安置实施情况 199
第三节 实证研究 203
第四节 个案访谈分析与讨论 212
第五节 分析与讨论 217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218
第六章 大规模天然灾害后灾区重建机制之研究 229
第一节 日本重大天然灾害紧急应变体系有关避难所、收容安置模式探讨 229
第二节 美国重大天然灾害紧急应变体系有关避难所、收容安置模式探讨 236
第三节 中国重大天然灾害紧急应变体系有关避难所、收容安置模式探讨 243
第四节 台湾重大天然灾害紧急应变体系有关避难所、收容安置模式探讨 254
第五节 莫拉克风灾相关人员访谈内容 264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273
参考文献 291
第七章 消防机关救灾救护指挥中心派遣原则之探讨 293
第一节 绪论 293
第二节 各国救灾救护指挥中心派遣原则探讨 307
第三节 地方政府灾害应变中心(Emergency Operation Center,EOC) 341
第四节 救灾救护指挥中心案件分析与讨论 346
第五节 各县市政府与大学等协力机构合作强化台洪期间防救灾机制之分析 357
第六节 结论与建议 367
参考文献 369
第八章 防救灾物资管理之研究 371
第一节 防灾生活圈规划原则之探讨 371
第二节 防救灾避难空间现况调查以新竹县竹东镇发展现况为例 379
第三节 国内灾害应变救难物资的管理体系 397
第四节 八八水灾救难物资物流管理之调查与分析 404
第五节 我国灾害防救资源征用现况研究 411
参考文献 416
附录 417
第九章 消防机关於新兴传染病流行期间执行紧急救护之效率评估——以台湾SARS流行期间为例 473
第一节 绪论 473
第二节 文献探讨 475
第三节 实证研究 480
第四节 结论 488
参考文献 491
第十章 社区消防防灾关键成功因素之研究 493
第一节 绪论 493
第二节 文献探讨 498
第三节 社区消防与社区防灾、自卫消防编组之分析比较 503
第四节 整合社区消防与社区防灾关键成功因素之建构 507
第五节 实证研究与成功关键因素之比较分析 522
参考文献 525
第十一章 恐怖攻击之紧急应变与处理——以英国应变体系为例 531
第一节 绪论 531
第二节 各主要国家的界定 535
第三节 个案研究 539
第四节 应变特色 555
第五节 结论 561
第十二章 防灾社区评鉴方式与指标分析——以台北县政府经验为例 563
第一节 前言 563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566
第三节 资料分析与讨论 570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579
参考文献 582
第十三章 天然灾害潜势图运用於灾害防救工作之探讨 583
第一节 前言 583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范围 586
第三节 淹水潜势之运用 587
第四节 土石流潜势之运用 591
第五节 国内外应用天然灾害潜势图之比较 594
第六节 访谈纪录内容 600
第七节 结论与建议 601
第十四章 偏远地区弱势族群避难选择模式之研究——以原住民部落为例 605
第一节 前言 605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评述 609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架构 624
第四节 初步分析结果 628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631
参考文献 633
第十五章 建置大规模天然灾害紧急医疗救护机制之实务研究——以莫拉克风灾为例 639
第一节 绪论 639
第二节 文献回顾 640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657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672
第十六章 我国消防组织再造对紧急救护技术员工作投入影响之研究 677
第一节 前言 677
第二节 各国紧急医疗救护制度发展及现况 678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692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704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