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前言 1
第一章 陈大齐: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者 2
一、求学生涯,接受全面教育 2
二、北大岁月,追求科学民主 3
三、任职考试院,建立考诠制度 11
四、执掌政大,致力教育管理 14
五、领导孔孟学会,弘扬传统文化 16
第二章 陈鹤琴:东方的福禄培尔 22
一、考入清华园 23
二、留学美利坚 24
三、任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25
四、提倡科学的家庭教育 28
五、幼儿园里的教授园长 33
六、提出“活教育”主张 34
七、主政南京师范学院 37
八、道德文章影响深远 39
第三章 廖世承:中国现代心理测验的首创者 43
一、早年生活:初露端倪 43
二、国外求学:奠基事业 46
三、归国任职:推广心理测验 48
四、光华十年:扎根教育事业 58
五、建业“国师”:教育救国 60
六、再创辉煌:为新中国培养英才 61
第四章 张耀翔:中华心理学会的掌门人 64
一、孩提时代的兴趣萌发 65
二、青春激扬的跨洋求索 66
三、北高师知名的教学能手 68
四、心理学组织建设的不朽贡献者 71
五、心理学领域的多面手 74
六、难以忘却的纪念 82
第五章 陆志韦:中国心理学会的首任主席 86
一、艰辛的青年求学之路 86
二、通向心理学之旅 88
三、成就斐然的心理学家 92
四、青年作赋与新诗形式运动 95
五、忍辱负重的大学校长 97
六、成就卓越的语言学大师 102
七、含冤而终和平反昭雪 104
第六章 郭任远:行为主义的中国代表 108
一、初露锋芒:取消心理学中的本能说 108
二、选贤举能:创建中国第一个心理学院 110
三、治学严谨:主张“拿出证据来” 114
四、成就辉煌:创立新的心理学思想 118
五、不断创新:批判创新和推陈创新 123
六、流芳百世:留下宝贵学术财富 126
第七章 艾伟:中国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开拓者 130
一、早年求学生涯 130
二、任职中央大学 132
三、抗战胜利后的讲学经历 137
四、归宿台湾省 139
五、卓越成就 141
六、不能遗忘的历史贡献 147
第八章 唐钺:西方心理学的中国翻译者 150
一、铁钦纳的中国学生 150
二、玄学与科学之争的雄辩家 152
三、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的创始人 155
四、献身新中国的心理学事业 157
五、西方心理学的翻译巨匠 160
六、驳正过胡适的国学专家 163
七、教书育人的百世之师 166
八、学界的深切纪念 168
第九章 汪敬熙:中国现代生理心理学的创始人 171
一、文坛流星,转瞬即逝 171
二、远渡重洋,留学美国 174
三、学成归国,专心研究 176
四、因陋就简,继续研究 182
五、移居美国,深入研究 185
六、病魔缠身,与世长辞 187
第十章 潘菽:中国现代理论心理学的泰斗 189
一、书香门第的好学之子 189
二、北大学府的热血青年 190
三、异国他乡的博士小工 191
四、中央大学的红色教授 192
五、中国心理学曲折航道的舵手 198
六、中国理论心理学园地的播种者 201
七、中国心理学界的长久纪念 207
第十一章 高觉敷:中国心理学史学科的开创者 210
一、港大求学的爱国青年 210
二、商务编译所的“再教育” 214
三、“围城”蓝田的短暂辉煌 217
四、从还都南京到建业南师 218
五、西方心理学的翻译名家 220
六、中国的心理学史学科的开创者 224
七、巨星虽陨落但后继有人 230
第十二章 萧孝嵘:格式塔心理学的中国传人 233
一、孜孜以求:毕生奉献心理学 233
二、千古一译:引进格式塔心理学 234
三、学以致用:对心理学实际应用的宣传与实践 239
四、实证求知:儿童、学习、教育及变态心理学研究 244
五、与时俱进:新中国成立后的心理学研究 249
第十三章 陈立:中国工业心理学之父 253
一、历经坎坷的少年 253
二、英伦求真知 255
三、开创中国工业心理学研究的先河 258
四、“文革”期间的“陈葛辩论” 262
五、心理学界的常青树 265
六、晚年的教育思想 270
第十四章 朱智贤:中国现代儿童心理学的集大成者 274
一、命运多舛,艰辛求学 274
二、动荡岁月,志在四方 277
三、积劳成疾,呕心著书 279
四、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282
五、教书育人,著书立说 287
六、薪尽火传,深切怀念 289
第十五章 丁瓒:中国现代医学心理学的倡导人 292
一、勤奋好学的热血青年 292
二、抗日救国的心理卫生“宣传员” 293
三、开拓性的青年心理问题研究 297
四、参与新中国的科学事业 302
五、献身新中国的心理学事业 303
六、恢复名誉与学界纪念 306
第十六章 曹日昌:中国现代实验心理学的代表者 308
一、爱国好学的农家子弟 308
二、贡献卓著的学习与记忆实验研究 310
三、成绩斐然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 316
四、献身新中国的科学事业 319
五、“文革”遭难和学界纪念 323
参考文献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