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史(公元前800万年至公元前21世纪)混沌的清晰——中国人的远祖 2
旧石器时代的黄河文明 2
有实物证据的最早中国人祖先——元谋人 2
平额广眉的蓝田人 3
火——文明之光 3
传说中的有巢氏 4
想象的瑰丽——盘古开天辟地 4
第一个北京人 4
辽宁金牛山人类化石 5
最早的中国农具 5
山顶洞人 5
宝岛的早期文明之光 6
新石器文化登场 6
陶器开始唱主角 7
西安半坡遗址 7
鬼魂、祖先、生殖崇拜 8
女娲 8
尧和舜的传说 9
西藏卡若遗址 10
新旧制度转折点上的齐家文化 10
齐家文化锻造技术的普遍应用 11
齐家文化使用铜镜 12
夏(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大禹治水 13
大会诸侯 划定九州 14
巩固君位世袭制度的斗争 14
华夏族的融合 15
启子承父位 15
夏朝的动乱、中兴和灭亡 16
商(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066年)成汤灭夏建商 18
伊尹建功于商初 19
殷商的民族起源 19
殷商的五盛五衰 20
殷商的迁都 20
殷墟 21
妇好墓精美玉刻 22
殷商玉人 22
王位继承 23
官制 23
商代陶器与原始青瓷 23
贝币成为货币形式 24
甲骨文的发现 25
甲骨文中的天文学 26
西周(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周文王臣服于殷商 28
周武王为进攻商朝作准备 28
安抚殷民 29
周公旦摄政 29
东征平叛 安定东方 29
周昭王征讨荆楚 30
周王室的进一步衰败 30
周穆王征战犬戎部族 31
周穆王制定《吕刑》 31
周厉王的暴政与监谤 32
周、召共和 32
宣王复兴周室 33
世界上最早的日蚀记录 33
“井田制”的理想与实际 33
西周的礼器 34
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平王迁都东来 36
秦国的崛起 36
诸侯国兴起 37
鲁国开始编《春秋》 38
春秋出现皮制甲胄 38
齐桓公即位 38
齐国的内乱 39
中国开始使用算筹 39
孔丘诞生 40
吴越春秋 41
吴师破越 勾践卧薪尝胆 42
吴国开凿运河 42
《论语》与儒家经典 43
鲁国季氏推行“田赋” 43
越王勾践初伐吴国 43
齐国陈恒夺权 44
《春秋》的经与传 44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编成 44
名医扁鹊 46
老子与《老子》 47
二十八宿体系形成 48
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初期天下形势 50
越国的灭吴与称霸 51
范蠡和文种 51
木工的始祖鲁班 52
楚国势力复盛 52
《国语》纪事结束 52
鲁三桓攻鲁哀公 53
晋国赵氏的内部争权 53
晋国魏氏攻取秦国西河 54
蔺相如完璧归赵 54
赵国将军廉颇负荆请罪 55
屈原沉江身亡 55
秦国围攻大梁 56
秦国建郑国渠 56
秦王政夺权主政,吕不韦彻底垮台 56
李斯谏逐客令 57
《黄帝内经》 58
吕不韦与《吕氏春秋》 58
秦灭六国 59
秦灭韩 60
《战国纵横家书》纪事止 60
秦(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秦国统一中国 61
秦王嬴政始称皇帝 62
秦始皇统一法律 63
秦始皇统一简化文字 63
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64
秦王朝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64
阿房宫和骊山皇陵 64
秦朝整修长城抵御匈奴入侵 65
空前绝后的秦皇陵兵马俑 65
秦始皇焚毁百家诗书 66
秦始皇下令在咸阳坑杀儒生 66
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 67
秦始皇死于东巡途中 67
陈胜、吴广大泽乡暴动 67
刘邦、项羽起兵反秦 68
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68
秦二世被逼自杀 69
赵高垮台 69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25年) 71
刘邦灭亡秦朝 71
鸿门宴:楚汉之争的前奏曲 71
项羽称霸 分封诸侯 72
韩信平定齐地 72
韩信背水而战 大破赵军 72
张良“借箸筹策”反对分封六国后人 73
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边 73
刘邦称帝出台新政策 74
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75
吕后诱杀韩信 75
吕后逞威主政 76
吕后临朝称制 76
王莽称帝建立“新”朝 77
王莽托古改制 77
王莽的经济改革 78
王莽的政治改革 79
对匈奴的全面战争 79
“二十四节气”定型 80
数学著作《周髀算经》成书 80
中国古代计时器发展成熟 81
《山海经》基本完成 82
隶书定型汉字进入今文字时代 83
东汉(25年至220年) 86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86
刘秀下诏释放、保护奴婢 87
开源节流精兵简政 87
罢郡都尉官裁撤地方武装 87
刘秀下诏核检垦田户口 87
董宣力抗豪强被誉为“强项令” 88
南匈奴归附东汉 88
乌桓、鲜卑大人相继归汉 89
刘秀定“谶纬”神学为官方统治思想 89
班固继父志补纂《汉书》 89
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 90
华佗成为外科鼻祖 90
华佗五禽戏 91
董卓部将李催控制献帝 92
汉献帝东归洛阳 92
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92
牟子《理惑论》传播佛教思想 93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94
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 94
汉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成 94
曹操兴学 95
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对策 96
赤壁之战曹操南进受阻 96
三国(220年至280年) 98
曹丕称帝 98
陈群创九品中正制 98
吴将陆逊火烧连营 蜀主刘备兵败猇亭 99
刘备继汉统在成都称帝 99
千古流传的出师表 99
蜀兵出祁山 第一次攻魏 100
蜀相诸葛亮定南中 100
建安七子 101
孙权联蜀称帝 101
魏复行五铢 101
孙权兴建建初寺 102
魏发生高平陵事变 102
吴相诸葛恪被杀 103
司马师杀李丰 废黜魏帝曹芳 103
吴幼主孙亮被废 104
嵇康死于司马昭之手 104
魏帝曹髦不敌司马昭被杀 105
《九章算术注》成书 105
蜀汉灭亡 106
西晋(265年至316年) 108
司马炎受禅称帝 108
吴还都建业 108
晋首次分封宗室为王 109
李密上《陈情表》 109
羊祜襄阳屯兵 110
晋公布新律令 110
秃发树机能反晋 111
晋诏郡国信守五条 111
吴大司马荆州牧陆抗死 111
王宏劝课农桑受奖 112
司马氏再封宗室 112
纸写书普及 112
长沙王政变齐王被杀 113
成都王颖、河间王颐再攻洛阳 113
陈敏据历阳反晋 114
张昌起义反晋 114
长沙王义受酷刑而死 115
李雄称帝 115
司马睿移镇建业 116
刘渊平阳称帝 116
刘聪陷洛阳 晋帝遭掳掠 117
苦县之役 117
石勒襄国建制 118
杜弢率流民起义 118
司马邺即位长安 119
石勒杀王浚 119
刘曜陷长安 西晋告灭亡 120
东晋(317年至420年) 122
司马睿建康称帝 122
江东立太学 122
刘曜称帝 123
王敦于武昌举兵反晋 123
刘曜进占秦陇 124
两赵爆发高侯之战 石虎大败 124
两赵关洛大战 刘曜战败被杀 125
苏峻、祖约之乱爆发 125
石勒称帝 126
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 127
张凉收服西域 127
慕容皝称王建燕国 128
慕容皝佃苑借牛发展生产 128
孙恩起兵 129
李嵩建凉 129
冯跋建北燕 130
匈奴赫连勃勃建夏 130
刘裕北灭南燕 131
卢循复起兵 131
晋灭谯纵进占成都 132
夏修筑统万城 132
天文学成就 133
刘裕北进伐后秦 133
刘裕杀旧帝立新君 134
十六国分布形势图 134
吐谷浑在北方兴起 135
南北朝(420年至589年) 137
刘裕创宋 137
昙无谶赴姑臧译经 138
拓跋焘征贤士定律令 138
拓跋魏侵刘宋 139
拓跋魏统一北方 139
宋魏再次爆发战争 140
宋实行土断 140
宋颁行《元嘉历》 141
宋铸孝建四铢钱 141
宋文帝下诏北伐 142
祖冲之制订《大明历》 142
宋魏爆发清口之战 143
宋魏间再次爆发战争 143
魏冯太后临朝称制 144
萧道成废杀宋帝 144
萧道成建齐 145
突厥崛起 145
陈顼废帝即位 146
北周突厥伐齐 146
甄鸾撰成《笑道论》 147
《龙门药方》刻石 147
齐宫内乱 148
北周武帝禁断佛道 148
宇文周统一北方 149
隋(581年至618年) 151
杨坚称帝建隋 151
隋文帝颁布均田令 151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152
杨坚废除辟署制 152
隋灭陈统一南北 153
杨坚改革兵制 153
隋灭后梁 154
隋《开皇律》成 154
隋筑新都大兴城 154
隋更铸五铢钱 155
隋平江南豪族叛乱 155
史万岁平定羌人叛乱 156
隋代禁毁纬书 156
隋代的赋役制度 156
杨坚出征高丽 157
杨广弑父 157
营建东都 158
杨广谋废蜀王 158
杜伏威智败陈棱 158
建国门起事 159
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亡 159
窦建德大破薛世雄 159
世界上第一座大跨度敞肩拱石桥——赵州桥建成 160
唐(618年至907年) 162
李渊建唐 162
李密降唐 162
李世民大破刘武周 163
秦王世民 洛阳显威 俘窦建德 王世充降 164
刘黑闼起兵反唐 164
唐颁行户籍法 165
均田制与租庸调法 165
唐行开元通宝钱 166
玄武门之变 166
李世民建官修史制 166
李世民增设相位 167
房玄龄、杜如晦拜相 167
唐代科举制度 167
玄奘西行求法 168
李靖破突厥 169
太宗整顿府兵制 169
李世民更改律令 170
贞观之治 170
文成公主入嫁吐蕃 171
李世民命画功臣像于凌烟阁 171
唐平定薛延陀 171
武则天置铜匦受密奏 172
牛僧孺拜相 172
南诏大掠成都 173
甘露之变 173
国子监《石经》成 174
文宗卒 武宗继位 174
五代十国(907年至960年) 176
朱全忠代唐称帝建(后)梁 176
钱锣建吴越国 176
王建称帝建前蜀 177
晋王李存勖大破梁军 177
刘岩称帝南汉立 178
杨隆演建吴 178
吴败吴越于无锡 179
毋乙、董乙起兵反(后)梁 179
李存勖称帝建(后)唐 179
南唐设科举 180
(后)周《九经》版成 180
“儿皇帝”刘钧即位 181
(后)周扩建开封外城 181
(后)周疏浚河渠以通漕运 182
湖南兵变(后)周将王逵败死 182
(后)周取秦、成、阶、凤四州 182
柴荣三次亲征南唐 南唐去帝号称臣 183
柴荣敕立监采铜铸钱 184
柴荣率军亲攻契丹 184
柴荣下令均定田租 185
李谷修固河堤 185
南北山水画四大家 185
北宋(960年至1127年) 188
陈桥兵变赵匡胤建宋 188
立更戍法 188
废宰相坐议政事制 188
宋代枢密院 189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189
初设转运使 190
《重定刑统》问世 190
赵匡胤设封桩库存金帛以备非常之用 190
赵匡胤亲征北汉 190
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191
《元祐编敕》颁布 191
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 191
宋罢募役法 192
永乐城之战 192
司马光等撰成《资治通鉴》 193
赵煦改元“绍圣” 193
南宋(1127年至1279年) 194
赵构即位宋室南迁 194
李纲为相 195
王彦太行山组织抗金“八字军” 195
钟相杨么起兵反宋 196
仙人关吴玢大胜金兵 196
岳飞收复建康 197
宋大败金于和尚原 197
黄天荡韩世忠大胜金军 198
南宋降臣刘豫建大齐国 198
范汝为率民建州起义 198
岳飞收复襄阳六郡 199
岳飞郾城大败金兵 199
张浚议北伐齐 200
宋廷定都临安 200
宋金第一次和议 201
岳飞应诏班师 201
抗金名将岳飞惨遭杀害 202
赵构削夺众将兵权 202
柘皋之战宋大胜金 203
秦九韶著《数学九章》 203
杨辉撰成《详解九章算法》 204
贾似道擅政 204
贾似道颁行“公田法” 204
著名抗元将领文天祥 205
周密著《武林旧事》 205
平江石刻天文图勒石 206
辽(916年至1218年) 208
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 208
阿保机采取新措施 208
“天皇帝”与“地皇后” 208
皇族内乱 209
辽朝的“北南面官制” 209
燕云十六州 209
俘奴寨堡——投下州 209
具有民族特色的“辽瓷” 210
建都城 210
“决狱法”诞生 210
察割政变 211
乘驴车的宋太宗 211
高勋之乱 211
改革宫帐奴隶制 212
辽与西夏的关系 212
辽朝重臣:韩德让 212
改革法令 212
东侵高丽 213
钦哀后政变 213
宋臣富弼赴辽议和 214
辽朝对鞑靼的战争 214
耶律乙辛擅权 214
辽朝的“双王制” 215
繁荣的西辽商业 215
西夏(1032年至1227年) 217
党项族的由来 217
李继迁割据地盘 217
李德明为西夏建国奠定基础 218
兴州升府立文武班 218
“医人院” 218
去赐姓改元下秃发令 219
统一官民服饰 219
定兵制立军名 219
设蕃汉二字院 220
野利仁荣 220
夏宋定川之战 220
夏宋三川口之战 220
军器制造手工业 221
精美的陶瓷 221
西夏货币 221
夏宋议和 221
夏宋辽鼎立之势 222
西夏专设“文思院” 222
梁德懿辞官退职 222
蒙古灭西夏 223
“凉州畜牧甲天下” 223
西夏的“使臣贸易” 223
驰名的西夏青、白盐:采盐业 224
金(1115年至1234年) 226
女真族的由来 226
阿骨打建立金朝 226
女真建立的三大联盟 226
金太祖破辽 227
天祚帝降封海滨王 228
创造女真文字 228
勃极烈制度 228
金初的刑法 228
金灭北宋 228
金朝颁行汉官制度 229
金初军事制度 229
改革勃极烈制度 229
金朝大肆索卖南人 229
东京辽阳政变 230
金朝的火器制造 230
史称“小尧舜” 230
中国皮影艺术 231
“正税”和“杂税” 231
黄河三次大决堤 231
宣宗南逃中都失陷 232
金帝尊孔读经 232
女真上层分子的汉化 232
金哀宗自杀金朝灭亡 232
宣宗向蒙古军求和 233
元(1271年至1368年) 235
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 235
蒙古族的起源 236
成吉思汗童年受辱 236
“伴当”阶层的出现 237
扎马鲁丁制成天文仪 237
成吉思汗发动对外战争 237
蒙古开明大臣耶律楚材 238
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 238
忽必烈发兵征宋 239
元军东征日本失败 239
南宋长江防线完全解体 239
马可·波罗到达上都 240
忽必烈诏令改中都为大都 240
授封张留孙为“玄教宗师” 240
元代与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 241
中日民间交往有增无减 241
元廷设广教总管府 241
元朝的商业贸易 241
元朝国力衰退 242
脱脱主修宋、辽、金史 242
非洲著名旅行家伊本·拔图塔抵中国 242
教皇特使至上都 243
公哥朵儿只撰写《红史》 243
王冕诗画自成一格 243
“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244
“天完”政权建立 245
明(1368年至1644年) 247
朱元璋建明朝 247
休养生息 开垦荒田 248
明廷核实田亩 248
中书省定劳役法 249
朱元璋改革政治体制 249
《大明律》颁行 250
令州县设粮长制 250
朱元璋下诏放还奴隶 250
明廷实行大明宝钞 250
设定都指挥使司制 251
明朝的科举制和八股文 251
明朝前期的赋役制度 251
大兴文字狱 252
朱元璋颁行《大诰》 252
拓建京师外城 253
努尔哈赤誓师攻明 253
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败杨镐 254
朱由校即皇帝位 254
红丸案发生 254
魏忠贤矫诏杀王安专制朝政 254
魏忠贤遣宦刺探边事 255
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 255
崇祯帝上吊明朝灭亡 255
李自成退出北京 256
明十三陵竣工 256
清(1644年至1911年) 259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259
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败明军 259
宁远受挫 努尔哈赤病死 260
皇太极登基称帝大清国定都沈阳 260
征服黑龙江诸部 漠北蒙古臣服 261
大清国更易旧制 实行改革 261
第二次侵朝战争爆发 262
松山之战 明军防御瓦解 262
多尔衮摄政 263
吴三桂导引清军入关 263
乾隆帝下嫁公主 264
清政府颁布金瓶制 264
嘉庆帝著《邪教说》教禁开放 265
鹿耳门之战 265
刘墉书法数变 265
伊秉绶融汇篆隶 266
林则徐在湖广严禁鸦片 266
孙中山举起“三民主义”大旗 266
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开工 267
孙中山直接领导六次起义 267
清廷批准《宪法大纲》 268
清政府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 268
光绪、慈禧死 溥仪即位 269
人民反抗斗争出现新的高涨 269
中华民国(1912年至1949年) 271
武昌起义爆发 武汉三镇光复 271
武昌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 272
全国十数省独立 辛亥革命成燎原之势 272
武昌军政府制定若干革新措施 273
《中华民国鄂州约法》颁布 273
袁世凯东山再起 273
起义各省筹组中央政府 274
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274
袁世凯北上组阁 清廷大权尽落袁手 274
孙中山就职 中华民国成立 275
袁世凯“逼宫”得逞 275
南京临时政府制定法令措施 276
孙中山请求辞职 袁世凯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276
溥仪退位 满清终结 277
孙迫袁南下受阻 民国定都北京 277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277
袁世凯就任 278
孙中山解职离任 南京临时政府夭折 278
黄兴自动交出兵权 278
国民党成立 278
责任内阁制被袁世凯破坏 279
袁世凯初步确立独裁统治体系 279
宋教仁为建立政党内阁积极奔走 279
宋教仁被刺身亡 宋案真相大白 280
袁“善后大借款” 280
袁颁布“八大政纲”以求稳定政局 280
袁强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281
南方革命党人“二次革命”失败 281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 281
孙决心武装倒袁提出“非去袁不可” 282
孙组建中华革命党 282
解放区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 282
解放区军民为克服困难局面而斗争 283
中共“七大”召开 283
《雅尔塔协定》签署 284
国民党“六大”召开 284
国共军队举行全国反攻 284
中共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85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285
全面内战爆发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被粉碎 285
台湾“二·二八”起义爆发 286
中共制定粉碎蒋军进攻的方针政策 286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286
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287
中共中央在陕北召开十二月会议 287
国统区学生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287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288
国民政府公布紧急治罪条例 288
中国“民革”成立 288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布 289
人民解放军统一编制 289
中共中央机关进驻西柏坡 289
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 国共战略决战开始 290
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290
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 290
蒋介石“求和”、“引退” 291
国民政府南迁广州、重庆 29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291
中共中央迁至北平 292
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292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