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资料学 3
第一章 古代文献概貌 3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献总字数 3
第二节 儒教文献的收集和汇编:《四库全书》系列 7
第三节 道教文献的收集和整理:“道藏” 11
第四节 佛教经典的汇编:“大藏经” 13
第五节 文献资料的历史变迁 15
附:《中华大典·哲学典》 16
第二章 儒经总论 17
第一节 “六经”和“五经” 17
第二节 “十三经” 18
第三节 《十三经注疏》 19
第四节 今文经和古文经 20
第五节 “四书” 21
第六节 经在古代文化和古代哲学中的地位 22
第三章 儒经分论(一) 24
第一节 《周易》 24
第二节 《尚书》 26
第三节 《诗经》 30
第四节 《礼经》 31
第五节 《春秋》 36
第四章 儒经分论(二) 39
第一节 《论语》 39
第二节 《孟子》 41
第三节 《孝经》 43
第四节 《尔雅》 45
第五节 《大学》 47
第六节 《中庸》 50
第五章 道经通论 54
第一节 道经的历史发展 54
第二节 《老子》(《道德经》) 56
第三节 《庄子》(《南华真经》) 59
第四节 《文子》(《通玄真经》) 63
第五节 《列子》(《冲虚真经》) 64
第六节 《庚桑子》(《亢仓子》、《亢桑子》、《洞虚真经》、《洞灵真经》) 66
第七节 《黄帝阴符经》 67
第六章 佛经通论 69
第一节 佛经的历史发展 69
第二节 阿含经 72
第三节 论(阿毗达磨、阿毗昙、毗昙)(一) 73
第四节 般若经 75
第五节 涅槃经 77
第六节 《维摩经》(《净名经》) 79
第七节 《法华经》 79
第八节 《华严经》 80
第九节 《金刚经》 82
第十节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82
第十一节 大日经、金刚顶经 83
第十二节 论(二) 84
第十三节 《坛经》 86
第七章 史书 88
第一节 传统史书总论 88
第二节 《史记》 91
第三节 《汉书》 93
第四节 《清史稿》 94
第五节 《资治通鉴》 95
第六节 佛教史书 97
第七节 道教史书 97
第八章 先秦哲学典籍 98
第一节 先秦典籍概述 98
第二节 先秦儒家文献 100
第三节 《管子》 104
第四节 兵家 106
第五节 墨家 108
第六节 名家 110
第七节 法家 112
第八节 阴阳家 113
第九节 杂家 115
第十节 屈原与《山海经》 118
第十一节 其他有关先秦的典籍 119
第九章 汉代哲学典籍 123
第一节 “秦火”议 123
第二节 汉代书籍概述 125
第三节 汉初儒学和儒学著作 128
第四节 汉初黄老学文献 136
第五节 独尊儒术及有关著作 144
第六节 西汉儒教经学著作和经学思想 148
第七节 扬雄和桓谭的著作 158
第八节 王莽、刘歆、刘秀和谶纬,《河图》、《洛书》 161
第九节 独尊儒术后的黄老学与黄老学著作 168
第十节 东汉前期儒学著作 177
第十一节 东汉中后期儒学和哲学资料 181
第十二节 东汉末年社会思潮与王充著作的传播 187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哲学典籍 195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和儒经注释 196
第二节 玄学和儒者注释的道家经典 204
第三节 阮籍、嵇康的著作和有无之辨 211
第四节 道教著作 214
第五节 佛教文献 219
第六节 《人物志》和《文心雕龙》 224
第十一章 隋唐哲学典籍 225
第一节 隋唐前期儒教的经注 225
第二节 王通《中说》 233
第三节 反对迷信的著作 234
第四节 韩愈、柳宗元和唐末复兴儒学的著述 239
第五节 隋唐佛教天台宗哲学文献 247
第六节 法相宗哲学文献 249
第七节 华严宗哲学文献 252
第八节 禅宗哲学文献 254
第九节 隋唐道教的经注(一) 256
第十节 隋唐道教的经注(二) 259
第十一节 唐代道教的哲学论著 262
第十二节 唐代道教的方术哲学论著 268
第十二章 宋元哲学典籍 272
第一节 宋初的儒学和哲学著作 272
第二节 北宋前期儒者的哲学论著 275
第三节 王安石哲学论著 278
第四节 “北宋五子”及其前驱“宋初三先生”和“北宋五子”弟子们的哲学著作 280
第五节 胡宏、张栻“湖湘学派”的哲学著作 286
第六节 陆氏兄弟及其后学的哲学著作 287
第七节 陈亮(永康学派)、叶适(永嘉学派)等人的哲学著作 288
第八节 吕祖谦“婺学学派”的哲学著作 289
第九节 朱熹和他的先驱们的哲学著作 290
第十节 蔡元定父子的哲学著作 293
第十一节 朱熹后学的哲学著作 294
第十二节 南宋其他思想家的哲学著作 295
第十三节 金、元时代儒者的哲学著作 300
第十四节 宋元时代的佛教哲学著作 303
第十五节 宋元时代的道教哲学文献 304
第十三章 明代哲学典籍 309
第一节 明代初期(洪武—建文年间)的儒者和他们的哲学著作 309
第二节 明代第二批(永乐年间)儒者编纂的“大全”类著作 310
第三节 明朝第三批儒者(永乐末年—英宗天顺年间)的哲学著作 312
第四节 明朝第四批(成化—嘉靖年间)儒者的哲学著作 314
第五节 王守仁的哲学著作 317
第六节 王守仁后学的哲学著作 320
第七节 王艮以及泰州学派的哲学著作 323
第八节 李贽的哲学著作 324
第九节 吕坤、宋应星等人的哲学著作 325
第十节 东林党人的哲学著作 326
第十一节 明末刘宗周和黄道周的哲学著作 327
第十二节 明朝佛教和道教的哲学著作 328
第十三节 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哲学的传入和相关著作 329
第十四章 清代前期哲学典籍 332
第一节 王夫之的哲学著作 332
第二节 黄宗羲、陈确的哲学著作 333
第三节 清初其他明朝遗民的著作 334
第四节 清初颜李学派的哲学著作 337
第五节 清朝新贵李光地等人的哲学著作 338
第六节 乾嘉学派和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340
第七节 公羊学派的复兴与龚自珍的哲学著作 341
第十五章 近代(清代后期)哲学典籍 344
第一节 魏源的哲学著作 344
第二节 太平天国哲学文献 345
第三节 理学中兴和曾国藩的著作 346
第四节 洋务派的哲学著作 347
第五节 张之洞的《劝学篇》 350
第六节 康有为的哲学著作 351
第七节 谭嗣同的《仁学》 352
第八节 梁启超的哲学著作 353
第九节 清末的传统儒学及其哲学著作 353
第十节 严复的哲学著作 355
第十一节 孙中山的哲学著作 356
第十二节 章炳麟等人的哲学著作 356
结尾 科学与玄学论战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结束 357
下篇 文献的理解和整理 363
第一章 训诂 363
第一节 什么是训诂 363
第二节 字典与查字典 364
第三节 字的多义性与一致性 365
第四节 字义理解实例一 366
第五节 字义理解实例二 368
第六节 “广泛参照”与“实地考察” 369
第七节 大量阅读 372
第八节 小议“通假” 373
第二章 考据 376
第一节 考据的必要 376
第二节 考据实例之一:《双鹤瑞舞赋》和王夫之与清朝的关系 377
第三节 考据实例之二:太极图问题 378
第四节 考据实例之三:河图问题 380
第五节 考据与断案 383
第六节 考据注意事项 384
第三章 文献校勘与标点 386
第一节 敦煌《坛经》的校勘问题 386
第二节 《盐铁论》的校勘问题 389
第三节 近两年来有关校勘的实例 392
第四节 校勘文字应注意事项小结 395
第五节 古籍标点 396
第六节 难以处理的书名号 397
第四章 版本优劣 400
第一节 通行的意见 400
第二节 《四库全书》的禁毁和删改 401
第三节 《四库全书》与《四部丛刊》等文字质量比较管见 403
第四节 《四库全书》本优劣分析 404
第五节 宋刻、明刻以及明清时代精校本简评 406
第六节 版本校勘总说 407
第五章 古文献理解问题 409
第六章 古籍今译 412
附录 417
一、从《法言》看《四库全书》版本优劣——认识《四库全书》价值之一例 417
二、从贾谊《新书》看《四库全书》版本优劣——认识《四库全书》版本价值一例 428
三、《四库全书》本《盐铁论》部分篇章与王利器校本比较——认识《四库全书》版本价值之一例 442
四、库本《新语》与弘治本、王利器校本之比较——正确认识《四库全书》札记之三 460
五、“五经六纬”说 474
六、“宗教”不是外来语 477
后记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