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青之著
  • 出 版 社:长沙:岳麓书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80761496X
  • 页数:428 页
图书介绍:这是本断代教育史。根据教育的特点,全书将中国历史断为四段分六编阐述,即原始氏族社会时代、封建时代、半封建时代、初期资本主义时代。

编前语 1

第一编 原始氏族社会时代的教育第一期 自商代以上第一章 初民的生活与教育的起源 3

一 初民的生活 3

二 教育的起源 4

第二章 汉人臆造之上古教育制度 5

一 绪言 5

二 学校的起源 6

三 学官分三部 6

四 宫庭教育 7

第二编 封建时代的教育 11

第一期 西周 11

第三章 西周社会的概观 11

一 周人最初的生活 11

二 封建制度的产生 12

三 最有权威的礼教之解剖 13

第四章 后人傅会之西周教育制度 15

第一节 学制系统 15

第二节 学校之内容 19

一 教材 19

二 教具 20

三 师资 21

四 考试与升格 22

五 视学与养老 23

第三节 女子教育 25

第四节 结论 26

第二期 东周 31

第五章 东周之社会与思想 31

一 社会之剧变 31

二 思想之怒放 32

第六章 东周教育家及其学说 34

第一节 概论 34

第二节 老子 35

一 老子何人 35

二 无为主义 36

三 禁欲主义 37

四 绝学主义 38

第三节 孔子 39

一 生活小史 39

二 性质论 40

三 教育目的 41

四 学习方法 41

五 教授方法 43

六 结论 44

第四节 墨子 45

一 墨子与儒家 45

二 兼爱主义 47

三 对于精神教育的三个要素 47

四 方法论 48

五 结论 49

第五节 孔门弟子 50

一 同门之盛 50

二 《大学》 51

三 《中庸》 52

第六节 孟子 54

一 孔学绍述家之孟子 54

二 性善论 56

三 培养主义的教育论 59

四 学习法 61

五 教授与训练 61

第七节 庄子 62

一 庄子与道家 62

二 养生主义的教育论 63

第八节 荀子 65

一 儒家左党之荀子 65

二 性恶论 66

三 积伪主义的教育论 69

四 学习法 69

五 论心理作用 71

六 结论 73

第三编 半封建时代前期的教育第一期 秦汉第七章 半封建社会形成之第一幕 77

一 官僚政治之新纪元 77

二 秦皇之反儒政策 78

三 汉初之杂霸政策 79

第八章 儒家学术之独占与教育 80

一 儒家学术独占之原因 80

二 儒术独占对于教育之关系 82

三 儒术统制全国后之文化事业 83

第九章 两汉学风 87

一 致力考据 87

二 遵守家法 88

三 公开论辨 89

四 讲学与党祸 90

第十章 两汉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91

第一节 概论 91

第二节 太学 93

一 太学之起源 93

二 教授与学生 94

三 岁课与射策 96

四 视学 96

五 太学生在社会上之地位 97

第三节 鸿都门学与宫邸学 97

一 鸿都门学 97

二 宫邸学 98

第四节 郡国学校 99

一 地方行政的区划 99

二 郡国学校之起源 99

三 郡国学制之成立 100

四 地方教育之内容 101

第五节 选举 102

一 普通选举 102

二 公府辟举与童科 103

三 结论 104

第十一章 两汉教育家及其学说 106

第一节 概论 106

第二节 贾谊 107

一 略传 107

二 教育论 108

第三节 董仲舒 109

一 生活小史 109

二 未善的性论 110

三 化民成性的教育论 112

四 教育政策 113

第四节 扬雄 114

一 略传 114

二 善恶混的性论 115

三 强学主义的教育论 116

第五节 王充 118

一 略传 118

二 自然的宇宙观 119

三 论性与学 120

第六节 马融与郑玄 123

一 两人的生活 123

二 两人的译著及教法 124

三 两人性格的比较 125

第七节 荀悦与徐幹 126

一 荀徐略传 126

二 荀氏论性 127

三 徐氏论教育 130

第二期 魏晋南北朝 137

第十二章 魏晋六朝之政局与民族 137

一 混乱的政局 137

二 异族的内犯 138

第十三章 魏晋六朝之学风 140

一 老庄变为清谈 140

二 佛学之输入 141

三 儒学之分南北 142

第十四章 魏晋六朝之教育 144

第一节 魏晋之教育 144

一 学校 144

二 选举 146

第二节 南北朝之教育 147

一 南朝学校 147

二 北朝学校 148

第十五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150

第一节 概论 150

第二节 傅玄与颜之推 151

一 傅玄 151

二 颜之推 152

第三节 葛洪与刘勰 153

一 葛洪 153

二 刘勰 154

第三期 隋唐及五代 159

第十六章 隋唐之国力与士气 159

一 政权集中与国力外张 159

二 隋唐士民的思想与态度 160

第十七章 隋唐学风 162

第十八章 唐之教育制度及其实施 164

第一节 概论 164

第二节 中央六学二馆 166

一 入学资格 166

二 学额与师资 167

三 入学手续及仪式 169

四 学科与修业期限 170

五 假期 172

六 考试退学及升格 172

第三节 郡县学校 173

一 郡县学校之系统 173

二 郡县学校之内容 173

第四节 医学 174

第五节 玄学 176

第六节 科举 176

一 科目之种类 176

二 科举之手续 177

三 考试之内容 177

第七节 结论 180

第十九章 隋唐教育家及其学说 182

第一节 概论 182

第二节 王通 183

一 略传 183

二 中说要义 184

第三节 韩愈 185

一 生活小史 185

二 性有三品说 186

三 教育论 187

第四节 李翱 188

一 生活小史 188

二 复性论 189

第二十章 唐末及五代 191

一 唐末五代的政局与社会 191

二 唐末五代的教育情形 191

第四编 半封建时代中期的教育第一期 宋第二十一章 宋之政治与教育的关系 195

一 柔弱的政治 195

二 分裂的学区 196

第二十二章 宋代学风及学派 198

一 学风 198

二 学派 199

第二十三章 宋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201

第一节 概论 201

第二节 国子监 204

第三节 太学 204

一 入学资格及进学手续 205

二 名额及学龄 205

三 课程 205

四 考课法 206

五 升舍法 206

六 教职员及管理 207

七 学规 207

第四节 六专门学校 208

一 律学 208

二 算学 208

三 书学 208

四 画学 209

五 医学 209

六 武学 210

第五节 三短期学校 210

一 广文馆 210

二 四门学 210

三 辟雝 210

第六节 贵胄学校及国立小学 211

一 贵胄学校 211

二 国立小学 211

第七节 地方学校 212

一 地方学校之系统 212

二 地方学校之兴起 212

三 地方学校之内容 213

第八节 科举 214

一 科举之种类 214

二 贡举之手续 214

三 考试之内容 215

四 策取后的待遇 217

第九节 书院 218

一 书院之起源 218

二 书院之内容 219

第十节 结论 220

第二十四章 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22

第一节 概论 222

第二节 胡安定 223

一 家世及学生生活 223

二 教育生活 224

三 教育泛论 226

四 学侣孙复 226

第三节 周濂溪 227

一 生活小史 227

二 主中的性论 228

三 唯诚的教育主义 229

第四节 王荆公 230

一 略传 230

二 教育主张 231

三 情性论 233

第五节 张横渠 234

一 生活小史 234

二 二元的性论 235

三 心理说 237

四 变化气质主义的教育论 238

五 教学法 239

第六节 程明道 241

一 生活小史 241

二 性格及思想 242

三 生之谓性说 243

四 教育论 245

第七节 程伊川 247

一 生活小史 247

二 伊川与明道之比较 248

三 性即理说 249

四 教育要旨 252

五 研究法 254

六 敬的修养主义 255

第八节 程门弟子 256

一 谢上蔡 256

二 杨龟山 258

三 游定夫 260

四 吕蓝田 262

五 尹和靖 263

第二十五章 南宋教育家及其学说 266

第一节 概论 266

第二节 罗豫章与李延平 267

一 罗豫章 267

二 李延平 269

第三节 胡五峰 271

一 胡氏家学 271

二 心性说 272

第四节 朱晦庵 273

一 朱子与宋学 273

二 生活小史 274

三 教育生活 276

四 心理说 279

五 完人主义的教育论 282

六 规范的训练主义 284

七 下学工夫的学习法 285

八 敬的修养主义 286

第五节 张南轩 288

一 生活小史 288

二 心性说 289

三 教育要旨 291

四 敬的修养主义 293

第六节 吕东莱 294

一 生活小史 294

二 敦厚主义的教育论 295

三 学习与教授 298

四 丽泽书院 299

第七节 陆象山 300

一 充满书声的家庭 300

二 生活小史 301

三 心即理说 303

四 做人主义的教育论 304

五 教授法 306

六 读书法 307

策八节 朱门弟子 308

一 蔡西山 308

二 蔡九峰 309

三 陈北溪 310

四 黄勉斋 312

第九节 真西山 314

一 略传 314

二 心性说 315

第二期元 319

第二十六章 蒙古帝国之政治经济与教育 319

一 帝国之政治组织与经济情形 319

二 帝国复杂情形下之教育政策 320

第二十七章 元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22

第一节 概论 322

第二节 中央学校 323

一 蒙古国子学 323

二 回回国子学 323

三 国子学 323

第三节 地方学校 325

一 郡县学 325

二 蒙古字学 325

三 医学 325

四 阴阳学 325

五 书院 326

第四节 科举 326

一 绪言 326

二 科举的手续 326

三 考试的内容 327

四 结论 327

第二十八章 元代教育家及其学说 329

第一节 概论 329

第二节 赵复 330

第三节 许鲁斋 331

一 生活小史 331

二 品质论 332

三 教育论及教授法 333

第四节 刘静修 334

一 刘因与许衡之比较 334

二 生活小史及其思想 335

第五节 金履祥与许谦 336

一 金许之关系 336

二 金氏的修养论 337

三 许氏的讲学要旨 338

第六节 吴草庐 339

一 生活小史 339

二 性论 340

三 教育论 341

第三期 明 347

第二十九章 蒙古帝国瓦解与汉族主权恢复 347

一 革命后之新统治者更专制化 347

二 专制淫威下之士大夫的习气 348

第三十章 明代学风之三变 350

一 社会讲学的趋势 350

二 国家教育的趋势 351

第三十一章 明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352

第一节 概论 352

第二节 国子监 353

一 入学资格及手续 354

二 名额 355

三 课程及教法 355

四 编制考课及升级 356

五 教职员及管理 356

六 待遇 357

七 历事 357

第三节 郡县学校 357

一 学校类别 357

二 名额及资格 358

三 课程 358

四 考试 358

五 待遇及升格 359

六 学规及惩罚 360

七 教官 360

第四节 其他学校 361

一 宗学 361

二 武学 361

三 社学 361

第五节 科举 362

一 科举之手续 362

二 考试之内容 362

第六节 结论 363

第三十二章 初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367

第一节 概论 367

第二节 曹月川 368

一 生活小史 368

二 论学大旨 369

第三节 薛敬轩 370

一 生活小史 370

二 性论 371

三 修为论 372

四 教育论 373

第四节 吴康斋 374

一 生活小史 374

二 修为论 376

第五节 胡敬斋 377

一 生活小史 377

二 修为论 378

三 求学方法 379

第三十三章 中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381

第一节 概论 381

第二节 陈白沙 382

一 生活小史 382

二 学习论 383

第三节 湛甘泉 385

一 生活小史 385

二 心性说 386

三 修为论 387

第四节 王阳明 389

一 生活小史 389

二 教育生活 392

三 心即理说 393

四 致良知主义的教育论 395

五 知行合一论 399

六 教授法 401

七 儿童教育论 401

第五节 罗整庵与吕泾野 402

一 绪言 402

二 罗整庵 403

三 吕泾野 405

第六节 王门弟子 407

一 绪言 407

二 钱绪山 408

三 王龙谿 410

第三十四章 晚明教育家及其学说 412

第一节 概论 412

第二节 东林学派 413

一 绪言 413

二 顾宪成 414

三 高攀龙 415

四 孙慎行 418

第三节 刘蕺山 419

一 生活小史 419

二 心理说 420

三 慎独的修养论 423

四 证人主义的教育论 424

五 读书法 427

第五编 半封建时代后期的教育第一期 清第三十五章 满清帝国之政治与教育 431

一 高压的政治 431

二 笼络的教育 432

第三十六章 清代学风之复古 434

第三十七章 清代教育制度及其实况 437

第一节 概论 437

第二节 国子监 439

一 入学资格及手续 440

二 名额 440

三 编制及课程 441

四 教授及考课 442

五 管理及待遇 442

第三节 地方学校 443

一 学校类别 443

二 名额及资格 444

三 入学手续 444

四 教材及考课 445

五 待遇及升格 445

六 学规 446

第四节 其他学校 447

一 宗学 447

二 旗学 448

三 算法馆及鄂罗斯学馆 449

第五节 书院 449

第六节 科举 450

一 绪言 450

二 常科之手续 451

三 常科之内容 451

四 翻译科 452

第七节 结论 452

第三十八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一) 455

第一节 概论 455

第二节 孙夏峰 456

一 生活小史 456

二 教育要旨 457

三 修为论 459

第三节 李二曲 460

一 生活小史 460

二 灵原论 461

三 悔过自新与讲学 462

四 反观自省的教学法 465

第四节 张杨园 466

一 生活小史 466

二 教育论 467

三 修养论 470

第五节 陆桴亭 471

一 略传 471

二 本性之研究 472

三 小学教育 473

四 大学教育 476

五 读书法 477

第六节 陆稼书 479

一 生活小史 479

二 性格及思想 479

三 儿童教育之重要 481

第三十九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二) 483

第一节 概论 483

第二节 黄梨洲 484

一 生活小史 484

二 言心与性 485

三 教育主张 486

第三节 顾亭林 488

一 生活小史 488

二 教育思想 489

三 对于教育制度的建议 490

四 研究方法 491

第四节 颜习斋 492

一 生活小史 492

二 论性质 494

三 习行主义的教育论 495

四 教法 496

第五节 李恕谷 497

一 生活小史 497

二 讲学大要 498

第四十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三) 501

第一节 概论 501

第二节 吴中惠氏 502

一 绪言 502

二 惠士奇 503

三 惠定宇 503

四 惠门弟子 504

第三节 江永 505

第四节 戴东原 506

一 生活小史 506

二 性理新解 507

三 教育的意义 512

四 戴门弟子 512

第五节 王鸣盛与钱大昕 513

一 两人的传略 513

二 两人的教育生活 514

第四十一章 清代教育家及其学说(四) 516

第一节 概论 516

第二节 方望溪与姚惜抱 517

一 方望溪 517

二 姚惜抱 517

第三节 章实斋 518

一 略传 518

二 教学大意 519

三 女子教育 520

第六编 初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教育第一期 自英法联军至中日之战第四十二章 社会之变迁与新教育之产生 525

第一节 社会的变迁 525

一 外因 525

二 内因 526

第二节 新教育之产生 528

第四十三章 萌芽期的新教育之趋势及种类 531

第一节 概论 531

第二节 方言教育 533

一 京师同文馆 533

二 上海广方言馆 535

三 湖北自强学堂 535

第三节 水师教育 536

一 福建船政学堂 536

二 天津水师学堂 537

三 广东水陆师学堂 537

第四节 陆军教育 537

一 天津武备学堂 537

二 湖北武备学堂 538

第五节 留学教育 539

第六节 结论 540

第二期 自甲午之役至辛亥革命第四十四章 外力之压迫与新教育之勃兴 545

第一节 外力压迫之警醒 545

第二节 新教育之勃兴 547

一 变法与兴学 547

二 新教育系统之成立 548

三 旧教育崩溃 548

第四十五章 本期教育思潮与宗旨 551

第一节 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思潮 551

第二节 教育宗旨 553

第四十六章 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 555

第一节 概论 555

第二节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 556

一 学部 556

二 视学官 557

第三节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 557

一 省教育行政机关 557

二 府厅州县教育行政机关 557

第四十七章 学校制度及实施 559

第一节 概论 559

第二节 直系教育 562

一 绪言 562

二 蒙养院 562

三 初等小学堂 563

四 高等小学堂 563

五 中学堂 566

六 高等学堂 566

七 大学堂 568

八 通儒院 570

第三节 师范教育 570

一 绪言 570

二 初级师范学堂 570

三 优级师范学堂 571

第四节 实业教育 573

一 绪言 573

二 初等实业学堂 573

三 中等实业学堂 574

四 高等实业学堂 575

五 实业补习普通学堂 575

六 艺徒学堂 576

七 实业教员讲习所 576

第五节 学堂行政组织及教职员 576

一 绪言 576

二 一等组织 577

三 二等组织 577

四 师资 578

第六节 管理考试及奖励 578

一 管理 578

二 考试 579

三 各学堂计分法 580

四 奖励 580

第七节 结论 581

第四十八章 学部成立后学堂教育之推进 583

第一节 概论 583

第二节 女子教育与简易学塾 584

一 女子小学教育之正式规定 584

二 女子师范教育之初步成立 585

三 简易识字学塾章程之颁布 586

第三节 中小学与师范教育 586

一 小学教育之变更 586

二 中学堂之分文实两科 588

三 师范教育之变更 588

第四节 高等教育 589

一 法政学堂之分设 589

二 存古学堂之另一系统 590

三 京师大学堂之完成 591

第五节 结论 592

第四十九章 留学教育 595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595

第二节 资格与学科 597

一 资格 597

二 学科 598

第三节 管理与奖励 599

一 管理 599

二 奖励 599

第四节 结论 600

第五十章 本期教育家及其学说 603

第一节 概论 603

第二节 张之洞 604

一 略传 604

二 教育生活 605

三 教育思想 606

第三节 梁启超 611

一 略传 611

二 国民教育主义 612

三 儿童教育 614

四 女子教育 616

第三期 自民国建元至欧战告终第五十一章 民国成立后七年内之教育背景与教育 621

第一节 辛亥革命与教育 621

一 光荣的革命 621

二 革命后的教育 622

第二节 复古运动与教育 624

一 不断的复古运动 624

二 复古时期的教育 625

第五十二章 教育思潮与宗旨 628

一 教育宗旨与思潮之关系 628

二 军国民教育 629

三 国民教育 631

四 实用主义的教育 636

第五十三章 本期教育制度 639

第一节 教育行政组织 639

一 中央教育机关 639

二 省会教育机关 640

三 县治教育机关 640

第二节 学校系统 641

第三节 直系教育 643

一 小学校 643

二 中学校 643

三 大学 644

四 专门学校 645

第四节 师范教育 646

一 师范教育之变迁 646

二 师范学校 646

三 高等师范学校 648

第五节 实业教育 649

一 绪言 649

二 乙种实业学校 650

三 甲种实业学校 650

四 实业补习学校 651

五 实业教员养成所 651

第六节 结论 651

第五十四章 小学教育之改制 653

一 绪言 653

二 国民学校 654

三 高等小学校 655

第五十五章 本期教育之实际情形 657

第一节 各种学校之概况 657

一 数量之统计 657

二 学校内部之虚伪 659

三 教授法之进步 659

四 女子教育之依旧 660

第二节 义务教育与国语运动 661

一 义务教育 661

二 国语运动 663

第四期 自五四运动至三一八惨案第五十六章 一九一九年之解放运动 669

第一节 何谓解放运动 669

一 运动之意义及历程 669

二 运动之原因及目的 671

第二节 解放运动与教育 672

一 平民主义的教育思想之风行 672

二 自动主义与自治主义 674

三 国语运动之成功 675

四 男女同学之普及 678

第五十七章 教学法之进步 680

一 设计教学法 680

二 道尔顿实验室制 681

三 教育之科学的研究 683

第五十八章 教育制度之改造 686

第一节 概论 686

第二节 学校系统 687

一 标准 687

二 系统图及说明 688

第三节 中小学课程标准 692

一 绪言 692

二 小学课程标准 692

三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 693

四 高级中学课程标准 694

五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694

第四节 县市教育行政机关 698

一 县教育行政机关 698

二 特别市教育行政机关 698

第五十九章 三种教育之运动 700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运动 700

第二节 平民教育的运动 704

第三节 国家主义教育的运动 706

第六十章 结论 710

第五期 自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至现今第六十一章 国民革命与教育 717

一 国民革命之时代的要求 717

二 国民革命之世界革命性 718

三 国民革命军最盛时期对于教育观念之改造 719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民党之教育宗旨及教育政策 721

一 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 721

二 党化的教育政策 723

第六十三章 国民政府之教育制度 728

第一节 概论 728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之一度改造 729

一 大学院 729

二 大学区 731

第三节 学校系统 732

一 原则 732

二 系统图及说明 733

第四节 各项学校令及其规程 736

一 绪言 736

二 小学校 736

三 中学校 737

四 师范学校 737

五 职业学校 738

第五节 各级学校课程标准 738

一 绪言 738

二 幼稚园课程标准 739

三 小学课程标准 739

四 初级中学课程标准 741

五 高级中学普通科课程标准 742

六 师范学校课程标准 743

七 职业学校课程标准 744

第六节 毕业会考及成绩核算法 744

一 毕业会考 744

二 成绩考查法 745

三 成绩计算法 745

第六十四章 现今教育之趋势 747

第一节 生产教育 747

第二节 乡村教育 754

第三节 结论 760

第六十五章 中国教育今后之出路 762

第一节 中国现在之国情 762

第二节 已往教育之错误 764

第三节 今后教育之出路 770

第四节 结论 775

第一图 西周学制系统图 16

第二图 辟雝 17

第三图 泮宫 17

第四图 太学养老 24

第五图 孟子的心性关系图解 57

第六图 两汉学制系统图 92

第七图 唐代学制系统图 165

第八图 两宋学制系统图 202

第九图 明代学制系统图 354

第十图 清代学制系统图 446

第十一图 二曲本性图 461

第十二图 桴亭性命图解 473

第十三图 癸卯学制系统图 561

第十四图 壬子癸丑学制系统图 642

第十五图 壬戌学制系统图 689

第十六图 大学区组织图 732

第十七图 戊辰学制系统图 735

第十八图 改造学制图 772

附表目录 20

第一表 西周各级教育课程表 20

第二表 周朝学子升格考试表 23

第三表 王充的性论表 122

第四表 唐代直系各校学生及教员名额表 168

第五表 唐代旁系各校学生及教员名额表 168

第六表 唐代常科条例表 179

第七表 宋代太学生名额表 205

第八表 宋初贡举考试内容表 216

第九表 熙宁以后分场考试进士表 216

第十表 伊川性理解释表 251

第十一表 晦庵论性表 280

第十二表 东原性理新解 509

第十三表 《奏定学堂章程》初等小学堂必修科课程表 564

第十四表 《奏定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必修科课程表 565

第十五表 《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必修科课程表 567

第十六表 民四国民学校授课时间及教材大要表 654

第十七表 新学制小学课程标准表 693

第十八表 新学制初级中学课程标准表 693

第十九表 新学制高中普通科第一组课程简表 695

第二十表 新学制高中普通科第二组课程简表 695

第二十一表 新学制后期师范课程标准表 696

第二十二表 戊辰学制小学科目及每周教学时间总表 740

第二十三表 戊辰学制小学各科集团活动每周时间分配表 741

第二十四表 戊辰学制初中课程表(第一部) 741

第二十五表 戊辰学制高中普通科课程表 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