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震惊中外的武昌新军暴动 1
二、首义:共和旗帜下第一次成功的城市起义 5
三、短时段首义造因于中长时段社会变革 8
四、历史合力 10
五、历史记述 12
第一章 “城市起义”凭借城市文明积淀 17
第一节 三镇形胜 18
一、武昌 18
二、汉阳 21
三、汉口 22
四、武汉战略地位古今谈 24
第二节 汉口开埠 28
一、“今日世界竞争之聚点” 28
二、开商埠,设领事 30
三、圈占租界 33
四、设立银行,垄断金融 37
五、兴办工厂,输出生产资本 40
六、控制长江航运 43
七、争夺铁路修筑权 45
八、以传教为主的文化渗透 46
九、近代都会景观 46
第三节 湖北新政之近代工业创设 49
一、“湖北新政”界说 49
二、官办机器工业 51
三、官办工业的特点 56
四、民营企业的发展 61
五、湖北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及其阶层分析 64
六、辛亥秋“军民同变” 74
第四节 湖北新政之新军编练 74
一、“身心性命之学” 74
二、湖北新军建制 75
三、军事教育 82
四、湖北新军的特点 86
第五节 湖北新政之近代文教兴办 89
一、书院改制和学堂开办 89
二、游学生派遣 95
三、新知识群体形成 99
四、张之洞兴学育才:种豆得瓜 101
第二章 湖北革命组织 103
第一节 两湖志士的反清革命取向 104
一、知识分子率先觉醒 104
二、会党运动新阶段 108
三、确立“抬营主义” 111
第二节 从花园山聚会到科学补习所、日知会 112
一、武昌花园山聚会 112
二、科学补习所 117
三、日知会:从教会团体到革命组织 119
四、“丙午之狱” 123
五、同盟会湖北分会 126
六、其他革命小团体 127
第三节 共进会与文学社 135
一、以策动长江流域革命为目标的共进会 135
二、刘公、孙武等在湖北发展共进会 137
三、湖北共进会员分布 140
四、蒋翊武、王宪章为正副社长的文学社 142
五、文学社的组织发展及活动概况 145
第四节 湖北革命党人的特色 146
一、组织较完备 147
二、超越暗杀主义,埋头实干 148
三、以运动新军为重点 149
四、高张“救亡图存”旗帜 150
五、基本掌控湖北新军 152
第三章 革命时机成熟 155
第一节 清朝预备立宪及立宪派的活动 156
一、立宪派出现与清廷预备立宪 156
二、湖北立宪派从“哀请立宪”转为决心“推倒皇族内阁” 162
第二节 铁路风潮 166
一、1909—1910年长江流域各省民众保卫铁路权益 166
二、1911年粤汉、川汉铁路风潮曲折发展 173
第三节 长江流域城乡民变 179
一、农民抗捐抗税 181
二、饥民抢米截粮 182
第四节 湖北民众的反抗斗争 184
一、湖北财政困局 184
二、农村凋敝与饥民起事 187
三、温朝钟领导的川鄂边会党起义 188
四、反洋教斗争 189
五、武汉市民运动及吴一狗事件 191
六、《大江报》社评事件 193
七、湖北当局的军事部署 197
第五节 革命重心北移 198
一、同盟会内部的争辩 198
二、长江流域革命团体创建 202
三、中部同盟会成立,“湖北首义,诸省响应”方针制定 207
第六节 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 212
一、文学社与共进会:由平行发展到趋于合作 212
二、几度协商 213
三、经费筹措 215
四、联合会议召开及起义计划制订 218
五、南湖炮队失事 221
六、再促中部同盟会领导人来汉未果 222
七、指挥机关分散设置 223
八、黄兴对武昌起义的期许 225
九、湖北当局防范革命的措施 227
第四章 武昌起义 229
第一节 箭在弦上 229
一、1911年10月9日宝善里机关失事 229
二、炸弹来源两说 232
三、宝善里失事经过 234
四、小朝街军事指挥部发出10月9日夜半起义指令 237
五、小朝街机关破坏,彭、刘、杨慷慨就义 239
第二节 新军武昌起义(一):第一枪、第一火 242
一、1911年10月10日夜,城内工程第八营率先打响起义枪声 243
二、“首义第一枪”辨析——一个考据学案例 247
三、夺占楚望台军械库 253
四、推举吴兆麟任临时总指挥,起义军集结楚望台 255
五、城外辎重队纵火与城内工八营开枪孰先孰后之辩 257
第三节 新军武昌起义(二):诸标营响应 260
一、第八镇第二十九标、第三十标响应 260
二、第八镇炮八标入城,炮击督署 262
三、陆军测绘学堂、陆军第三中学及其他军事学堂举义 265
四、第八镇第三十一标留守部队响应 266
五、第二十一混成协第四十一标奔赴楚望台 267
六、第八镇第三十二标入城,马八标担任“传骑队” 267
第四节 攻克督署 占领武昌 269
一、武昌清军布防 269
二、革命军攻克湖广总督署 272
三、十八星旗飘扬武昌城头 276
四、杀戮满人及其被制止 279
第五节 汉阳、汉口光复 280
一、汉阳驻军起义 280
二、汉口驻军起义及汉口军政分府成立 282
三、汉口商会、商团支持首义 286
四、信阳驻军起义 287
第六节 清方举措 288
一、湖北军政要员相继出逃,瑞澂报告兵变原委 288
二、对失职要员的处置 291
三、荫昌率军南下 293
第七节 列强态度 295
一、各国驻汉领事及新闻记者对武昌首义的报告 296
二、“友清敌民”:列强的初期态度 297
三、列强差异 299
四、列强共取“中立” 303
五、军政府对列强的示好外交及其效应 304
六、列强以维护其在华利益为旨归 308
第五章 湖北军政府 311
第一节 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政府成立 311
一、革命军据咨议局为总司令处,建立湖北军政府 311
二、10月11日中午咨议局楼下联席会议,都督提名 313
三、“床下都督”辨正 317
四、10月10日夜及11日上午黎元洪路线图 321
五、10月11日傍晚咨议局楼上会议,强令黎元洪任都督 322
六、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早有预案 323
七、中部同盟会领导人不赞成黎元洪出任都督 327
第二节 军政府初期运行 328
一、“谋略处”名实辨 329
二、军政府开初几日 333
三、代签“黎”字的军政府第一份布告 335
四、命悬一线的黎元洪 337
五、武昌商绅会议与军政府祭天大典 340
六、黎元洪任都督平议 341
第三节 军政府建制博弈 344
一、拟订《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立宪派的权力配置方案 344
二、革命派提出《中华民国鄂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 348
三、总监察处 351
四、集贤馆 352
五、中华民国公报馆 353
第四节 军事行政和鄂军组建 355
一、军务部组织和人事 355
二、湖北民军规章制度 356
三、军队扩编 356
四、汉阳兵工厂管理 359
五、陆军测量局设立 361
第五节 内务部及内政革新 361
一、内务部沿革 361
二、变更地方行政体制 362
三、选用各县知事,颁行《府县行政暂时规定》 363
四、安抚各属 364
五、筹设警察 364
六、革除旧俗 365
第六节 理财部及财政措施 366
一、组织大要 366
二、废除恶税 367
三、接收存款 368
四、募集公债 370
五、救急办法 370
第七节 外交部及与外国领事的交涉 372
一、沿革 372
二、外交活动 373
三、“交战团体”地位的赢得 373
第八节 其他诸部 375
一、司法部 375
二、交通部 377
三、实业部 378
四、教育部 379
第九节 鄂州约法:共和宪政史上的里程碑 379
一、宋教仁来汉与《鄂州约法》制订 380
二、法政大学留学生与《鄂州约法》 385
三、《鄂州约法》条文 387
四、湖北临时议会成立 390
第六章 阳夏战争 392
第一节 汉口争夺战 393
一、民军初战告捷 394
二、外侨、外领钦佩民军严明 397
三、民军贻误乘胜追击良机,汉口战局转危 399
四、黄兴抵汉督师 403
五、清军纵火,民军苦战败退 408
六、宋锡全率部擅离汉阳,詹大悲东下求援 411
七、汉口商民的义勇行为 412
八、《大汉报》“以言论造成民国” 413
第二节 汉阳保卫战 414
一、黄兴出任战时总司令,黎、黄拜将 415
二、湖南援军抵达汉阳 418
三、日本人投效,民军反攻汉口功败垂成 420
四、清军进攻汉阳,民军从武昌偷袭汉口失败 425
五、汉阳战场的往复拼杀 426
六、湘军王、甘两部擅离前线 429
七、汉阳失陷前的死战 429
第三节 协助民军参战的各种志愿战斗组织 432
一、鄂军敢死队 433
二、学生军 433
三、童子军 434
四、上海援鄂志愿决死团 434
五、广东决死队 434
六、独立将校决死团 434
七、特别义勇军 435
八、陆军特别同学后盾军 435
九、游击队 435
十、社会党敢死队 435
十一、南洋敢死队 435
十二、江南敢死队 435
十三、中央敢死队 436
十四、中国学生决死队 436
十五、横滨敢死团 436
十六、战时运输队 436
十七、湖北女子北伐队 436
十八、学士军 436
十九、和尚军 437
二十、奋勇军(一) 437
二十一、奋勇军(二) 437
二十二、河南奋勇军 437
第四节 海军反正 438
一、黎元洪致书萨镇冰 439
二、海军酝酿反正和正式易帜 442
三、阳夏战争末期海军的行动 444
第五节 民军失利的原因 444
一、指挥不统一,内部不团结 446
二、部分旧军官不能用命 447
三、士兵新募,军纪涣散无暇整顿 448
四、军事布置失误 449
第六节 阳夏战争的后果 452
一、拖住清军主力,给各省光复创造时机 452
二、袁世凯东山再起 453
第七章 江汉风雷华夏潮 459
第一节 湖北十府一州光复 460
一、湖北府县概略 460
二、梁氏兄弟领导的汉川起义 461
三、刘英领导的京山起义 462
四、黄州光复 464
五、宜昌光复 465
六、施南光复 467
七、攻取荆州、沙市 470
八、郧阳光复 474
九、安陆光复 475
十、襄阳光复 476
十一、招讨安襄郧荆 478
第二节 四川资州鄂军起义 484
一、鄂军入川后的复杂局势 484
二、鄂军杀端方,资州举义 486
三、重庆、万县军民欢迎鄂军 488
第三节 诸省“易帜独立”(一):成功地区 489
一、湖南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一日(1911年10月22日)响应 489
二、陕西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一日(1911年10月22日)响应 490
三、九江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三日(1911年10月24日)响应 491
四、山西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八日(1911年10月29日)响应 491
五、云南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九日(1911年10月30日)响应 492
六、南昌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初十日(1911年10月31日)响应 493
七、贵州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响应 493
八、上海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响应 494
九、浙江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四日(1911年11月4日)响应 495
十、苏州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五日(1911年11月5日)响应 495
十一、广西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七日(1911年11月7日)响应 496
十二、镇江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响应 496
十三、安徽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八日(1911年11月8日)响应 496
十四、福建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九日(1911年11月9日)响应 497
十五、广东 宣统三年辛亥九月十九日(1911年11月9日)响应 498
十六、重庆 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初二日(1911年11月22日)响应 499
十七、成都 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初七日(1911年11月27日)响应 500
十八、南京 宣统三年辛亥十月十二日(1911年12月12日)攻克 501
第四节 诸省“易帜独立”(二):未果地区 502
一、吴禄贞谋划北方举义,遇刺石家庄 502
二、滦州起事失利 506
三、山东“假独立” 507
四、河南起事未成 508
五、甘肃:滞后的反正 508
六、绥远:初焰扑灭 511
七、蓝天蔚等东北举义不成,退入关内 511
八、新疆:革命果实被摧折 512
第八章 汉沪宁京角力 514
第一节 阳夏战争期间的和谈尝试 514
一、袁世凯剿抚兼施的两面手法 514
二、南北间的最初接触 516
三、民军方面寄望袁世凯 519
四、庄蕴宽来汉及赵凤昌等江浙人士邀黄兴主持沪宁 522
五、汉阳失陷后黄兴东去上海 523
六、湖北军政府的慌乱局面 526
第二节 从停战到议和 528
一、列强的“助北压南”方针 529
二、英国公使、领事斡旋停战 530
三、由汉口议和改为上海议和 535
第三节 半途而废的北伐 539
一、湖北军政府吁请援军及各省增援湖北 539
二、湖北军政府派系之争加剧 543
三、北伐军组成及北伐夭折 544
第四节 武昌集团 547
一、阳夏战争结束后黎元洪实际地位的变化 547
二、在武昌建立中央政府计划的提出及其被搁置 549
三、黎元洪从副元帅、大元帅到副总统 551
四、武昌集团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怨望与民社成立 557
五、定都之争 560
第五节 南北和谈与“惜阴堂”聚会 561
一、惜阴堂主人赵凤昌 561
二、辛亥首义后江浙人士上海聚会 562
三、“民国产婆” 564
第九章 壮剧落幕 567
第一节 孙中山武汉行 567
一、访汉缘由 567
二、访汉过程 569
三、“功成身退”的天真愿望 576
第二节 民初湖北社会 577
一、战争破坏恢复缓慢 577
二、政府腐败,民生艰困 579
三、城市衰微 581
第三节 首义党人分化 581
一、孙武等拥黎、联袁、拒孙 581
二、共进会、文学社分裂 582
三、群英会“二次革命” 584
第四节 武昌倒黎风潮 586
一、文学社成员倒黎未遂 586
二、张振武案 588
三、南湖马队倒黎失败 591
四、同志乞丐团与改进团起事未遂 592
第五节 黎元洪入京与两段督鄂 595
一、霸王请客,调黎入京 595
二、两段督鄂 596
三、党人裹伤再战 600
四、“运去英雄不自由” 603
结语 辛亥首义百年祭 606
一、终结两千年专制帝制 606
二、开启共和宪政新篇章 611
辛亥首义大事年表 618
前篇(1858—1910) 618
本篇(1911—1913) 630
主要参考文献 641
后记 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