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私塾—学堂—留洋 1
第一节 良好的家境 2
第二节 私塾启蒙 3
第三节 新式学堂的收获 6
第四节 直面革命 15
第五节 日本——留学的新选择 20
第六节 鱼龙混杂、少有学成的留日学生群体 24
第七节 留日学生中的精英 26
第二章 樱花国度的十年 33
第一节 创造社群体与日本大正时期都市社会 36
第二节 创造社群体的留日心结与创作基调 44
第三节 创造社群体“人”的发现与近代日本社会 50
第四节 创造社的爱情婚姻观与大正时期妇女解放思潮 57
第五节 创造社与文化主义思潮盛行的大正文化界 66
第六节 留日群中一个新知识群体的形成 74
第三章 创造社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及特点 79
第一节 日本文化界的媒介作用 79
第二节 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与创造社 88
第三节 18世纪西方启蒙主义文学的“人”与创造社 96
第四节 《黄面志》的年轻“人”与创造社 104
第五节 创造社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 106
第六节 欧洲世纪末文艺思潮与创造社 113
第四章 大正时期文学界对创造社的直接影响 119
第一节 大正时期的私小说与创造社的小说创作 119
第二节 大正时期欧洲最新文艺热潮与创造社新浪漫主义文艺观的建立 123
第三节 大正唯美派文学与创造社文学观唯美倾向的形成 129
第五章 前期创业的成就与艰难 139
第一节 留学日本最美的收获——创造社的成立 139
第二节 丛书刊物及特色 145
第三节 “艺术至上”的文学思想 162
第四节 主流创作:浪漫主义风格的诗歌戏剧与感伤抒情小说 172
第五节 非主流创作:张资平的写实风格小说 184
第六节 繁重的事务 困窘的生活——与泰东图书局的微妙关系 188
第七节 在巨大的阴影下谋生存——对文学研究会的抗争 197
第八节 四面出击 多方树敌——兼论成仿吾的文艺批评理论 207
第六章 创造社的卷土重来与解散 217
第一节 创造社归来 217
第二节 一个重大的举措——创造社出版部的成立 219
第三节 重新恢复后创造社的作品及特色 224
第四节 从浪漫到写实的多元化创作 230
第五节 存旧图新的文艺思想:从艺术至上到革命文学 239
第六节 郭沫若的个案分析 246
第七节 思想的分歧与原因 250
第八节 郁达夫的脱社和创造社知识群体的解体 255
第九节 昔日老友 相隔天涯 259
附录一 与同时期英美留学群中的新月派知识群体的比较研究 266
附录二 创造社大事简编 277
参考文献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