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40年.财政卷:1949-1989》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桐主编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210009604
  • 页数:52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总论 1

第一章 历史进程 1

第一节 在艰难中起步 2

一、筹借粮草,支援前线 2

二、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2

三、促进工商业复工复业,恢复交通 3

四、开展生产救灾,恢复农业生产 3

第二节 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3

一、统一财政管理 3

二、调整工商业关系 3

三、贯彻抗美援朝期间的财经工作方针 4

四、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和增产节约运动 4

五、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5

第三节 促进社会主义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5

一、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

二、积累资金,支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6

三、由供给财政向建设财政转变 8

第四桨大跃进”时期财政曲折前进 9

一、财政收支超速增长,建设规模急剧扩大 9

二、改革财政管理体制,下放财权 9

三、“大跃进”的错误在财政上的反映 11

第五节 执行八字方针,促进经济调整任务全面完成 12

一、加强对农业的支援 12

二、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工业结构 13

三、开展清仓核资,狠抓扭亏增盈 13

四、严格财政管理,节减非生产性支出 14

第六桨文化大革命”中财政遭到严重破坏 16

一、财政收入三次下降 16

二、干部大批下放,机构全面撤并,财政职能大大削弱 17

三、财政在支持经济领域某些方面取得成就 18

第七节 粉碎“四人帮”后财政拨乱反正 19

一、大力开展扭亏增盈 19

二、加强税收管理 19

三、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节约非生产性开支 19

四、高指标、高速度带来的新问题 20

第八节 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调整 20

一、压缩基本建设投资,增加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 21

二、在基本建设投资中,调整轻、重工业投资的比重 21

三、支持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逐步解决生产和人民生活方面多年遗留下来的问题 21

四、扩大地、县和企业的财权 22

第九节 坚持改革,开创财政工作的新局面 22

一、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实行“分级包干” 23

二、改革企业财务体制,增强企业活力 23

三、改革税收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积累资金与调节经济的作用 25

四、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贷款,提高投资效益 26

五、改革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制度,调动单位理财的积极性 26

六、逐步改革计算和信息传递工具,推进财政管理手段现代化 26

第二章 主要成就 28

第一节 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资金 28

一、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县级财政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28

二、预算外资金收入逐步增长,综合财力明显增强 30

三、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为国家重点建设筹集了资金 30

第二节 保证了财政支出,支持与促进了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 32

一、大力支持与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江西地方工业体系 32

二、大力支援农业,发挥地方优势 33

三、支持革命老根据地的建设 34

四、积极支持发展文教科学卫生等事业 34

五、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35

第三节 建立了各项财政制度,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地方财政管理体系 36

一、财政体制 37

二、企业财务 37

三、税收制度 37

四、行政、事业财务 38

五、资金管理 38

六、会计和财政监察 38

第三章 基本经验 40

第一节 正确运用社会主义理财原则,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 40

一、坚持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41

二、坚持以农、轻、重为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 42

三、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培养财源 42

四、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要适当 42

五、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42

六、安排基本建设投资要坚持量力而行和综合平衡的原则 43

七、财政支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 43

八、正确处理省级与地、县、乡财政的关系 44

九、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 44

十、发展财政信用,用活财政资金 44

十一、坚持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 45

十二、加强财政立法和财政监察,严肃财政纪律 45

第二节 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45

一、财政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47

二、财政改革必须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总目标 47

三、财政改革必须贯彻公平和效益的原则 47

四、财政改革必须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48

五、财政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48

六、财政改革与其他各项经济改革必须配套进行 48

第三节 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48

一、坚持政治观点、生产观点和群众观点 48

二、讲究生财、聚财、用财之道 49

三、把专业理财和发动群众理财密切结合起来 49

四、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信息 50

五、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50

第二编 财政 51

第一章 预算管理 51

第一节 预算管理体制 51

一、国家对江西的预算管理体制 51

二、省对地、市、县的预算管理体制 59

第二节 预算管理工作 75

一、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75

二、决算的编制 80

三、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 81

第三节 乡(镇)财政建设 86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镇)财政建设 87

二、农村人民公社财政的试点和初步发展 88

三、改革开放中的乡(镇)财政建设 89

第二章 工业交通财务管理 91

第一节 国营工业企业财务管理 91

一、发展地方国营工业,壮大经济实力 91

二、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93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推进技术进步 98

四、改进流动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102

五、加强成本管理,狠抓扭亏增盈 104

六、充实企业财务管理力量,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 108

第二节 国营交通企业财务管理 109

一、交通企业发展简况 109

二、交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110

三、交通企业成本管理 112

四、交通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115

五、交通企业流动资金管理 117

第三节 工交部门事业财务管理 119

一、工交部门事业管理的范围及事业费支出概况 119

二、工交部门事业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 119

三、工交事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形式 120

四、工交事业财务管理的改革 121

第三章 国营商业和文教企业财务管理 126

第一节 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企业的财务管理 126

一、国、合商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 126

二、国、合商业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128

三、国、合商业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 129

四、国、合商业企业商品流通费的管理 131

五、国、合商业企业利润的分配 132

六、国、合商业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 136

第二节 国营粮食企业的财务管理 136

一、粮食企业财务由集中管理到分级管理 137

二、粮食企业资金及粮食业务发展周转金的管理 139

三、粮食企业商品流通费的范围和管理方法 141

四、粮食企业收入及盈亏的管理 142

五、粮食经营的政策性补贴 145

第三节 国营文教企业的财务管理 147

一、国营文教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 147

二、国营文教企业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管理 148

三、国营文教企业成本(费用)的管理 149

四、国营文教企业盈利的分配 150

第四章 农业财务管理和农业税收 152

第一节 农业事业财务管理 152

一、农业事业支出概况 152

二、专项资金支出及效果 152

三、财务管理机构及形式 154

第二节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财务管理 156

一、支援农村生产支出的主要内容 156

二、支援农村生产资金的使用及效果 156

三、坚持改革,强化管理 159

第三节 农业税收及契税的征收管理 160

一、农业税 160

二、农林特产税 163

三、耕地占用税 164

四、契税 166

五、征收管理机构及人员 167

第四节 国营农业企业财务管理 167

一、为农业企业提供生产建设资金 168

二、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169

三、不断完善农垦、水产、华侨企业的财务包干办法 171

第五节 乡镇企业财务管理 172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172

二、从财力上扶持乡镇企业发展 173

三、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办法 173

第六节 支农周转金 175

一、支农周转金的建立和发展 175

二、支农周转金的管理 175

三、支农周转金的作用与成效 176

第五章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178

第一节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 178

一、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78

二、从“大跃进”到拨乱反正时期 179

三、改革以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81

第二节 建设单位财务管理 182

一、基本建设拨(贷)款的重大成就 182

二、建设单位财务管理 184

第三节 建筑业财务管理 188

一、建筑业财务管理体制 188

二、建筑业财务管理 189

第四节 地质勘探财务管理 192

一、地质勘探拨款 192

二、地质勘探财务管理体制 192

三、地质勘探财务管理 193

第六章 社会文教行政财务管理 195

第一节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财务管理 195

一、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财务管理的形式 195

二、教育事业财务 197

三、科学事业财务 202

四、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财务 204

五、文化、出版、文物、广播、体育事业财务 208

第二节 抚恤和社会救济事业财务管理 211

一、抚恤事业费管理 211

二、社会救济福利事业和自然灾害救济费管理 214

三、离、退休和退职费管理 215

第三节 行政财务管理 216

一、行政财务的主要内容及经费支出概况 216

二、行政财务管理的形式 217

三、行政管理费开支标准 218

第七章 会计事务管理 221

第一节 会计制度的建设及管理 221

一、会计制度的建立 221

二、会计制度及管理工作的发展 222

三、会计制度遭受破坏 223

四、会计制度的恢复与逐步完善 224

第二节 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及改革 225

一、会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 225

二、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 226

三、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及改革工作的主要成就 229

第三节 会计人员培训 229

一、三种培训方式并用 229

二、财会培训成就显著 230

三、创办江西中华会计函授学校 230

第四节 会计师事务所的建立与发展 231

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建立 231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活动领域 232

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开展 233

第八章 综合财政管理 235

第一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235

一、预算外资金的概念、范围和特性 235

二、预算外资金的发展 236

三、预算外资金的作用 237

四、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237

第二节 专项基金管理 239

一、育林基金财务管理 239

二、公路养路费财务管理 242

三、自筹普教经费财务管理 244

四、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 246

第三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249

一、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措施 249

二、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管理办法的演变过程 249

三、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的重要作用 251

第四节 政府债券的发行 253

一、国债推销的组织领导 253

二、国债推销任务的完成 254

三、国债的还本付息 256

四、国债流通市场 256

五、江西地方经济建设公债 256

第九章 财政监察 258

第一节 财政监察 258

一、财政监察的建立与初步发展 258

二、财政监察的短暂恢复 259

三、财政监察的再次恢复与发展 259

第二节 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 262

一、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起因 262

二、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持续开展 263

三、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效果 264

第十章 人事教育 265

第一节 机构和人员编制 265

一、解放后到“文化大革命”前机构及人员编制状况 265

二、“文化大革命”中机构及人员编制由遭受严重破坏到逐渐恢复 266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机构及人员编制逐步健全 267

第二节 干部队伍建设 269

一、组织建设 269

二、思想建设 270

三、业务培训 270

第三节 财政教育事业 271

一、训练班与干部培训工作的开展 271

二、正规化教育的建立 272

三、财政教育事业的繁荣 272

第十一章 财政科学研究 274

第一节 地方财政科学研究的组织建设 274

一、财政科研机构和队伍的建设 274

二、财政科研群众性学术团体的建设 275

第二节 财政科研学术活动的开展和成果 276

一、省财政学会和省财政科研机构的科研学术活动 276

二、省会计学会的科研学术活动 277

三、省珠算协会的科研学术活动 278

四、财政理论研究和成果 279

第三节 财政刊物的创办与发展 281

一、财政专业性刊物 281

二、财政理论性刊物 281

第三编 税收 283

第一章 税收的发展历程 283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商税收 283

一、组建税务机构,建立新型的税收制度 283

二、实施全国统一税政措施 284

三、调整税收 285

四、加强税收征管,反对偷税漏税 2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工商税收 288

一、贯彻“修正税制” 288

二、配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89

三、配合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92

四、加强对国、合企业的纳税监督 294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时期的工商税收 295

一、推行税制改革,实施一系列重大税政措施 296

二、促进生产,服务经济 297

三、税收工作的“大跃进” 299

四、贯彻调整方针,恢复和加强税收工作 300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工商税收 302

一、“文化大革命”对税收的破坏 302

二、在十年内乱中,努力减少工作损失 303

三、简化税制与全面试行工商税 304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工商税收 305

一、税收工作的拨乱反正 306

二、全面推行税制改革,建立涉外税收 306

三、加强税务机构,增加干部编制 308

四、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税 309

五、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311

六、加强税收理论建设 312

第二章 税制实施与税政建设 315

第一节 流转税及资源税系列 315

一、历史税种 318

二、现行税种 321

第二节 所得税及奖金税系列 326

一、历史税种 326

二、现行税种 329

第三节 涉外税收 334

一、涉外税种 335

二、涉外税收业务工作的开展 336

第四节 地方税和其他税、费、基金 337

一、历史税种 338

二、现行税种 340

三、基金和税收附加的征集 347

第五节 农村工商税收 348

一、农村税收的基本政策和税收负担情况 349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农村税收 350

三、新时期农村税收政策的调整 352

第三章 税收管理与监督 354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 354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 354

二、粉碎“四人帮”后的税收管理体制 358

第二节 税收稽征管理 360

一、税收稽征管理的演进 360

二、税收征管方法和征管形式 361

三、税收征管的基本制度和基础工作 364

四、税务检查和打击偷税、抗税的斗争 366

五、税收征管机构 366

第三节 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和票证的管理 367

一、税收计会统工作制度的形成 367

二、实行“会统结合” 368

三、税收计会统工作的曲折发展 368

四、新时期的税收计会统工作 369

第四章 税务机构和队伍建设 371

第一节 税务机构 371

一、税务机构的建立、健全和调整 371

二、税务机构的撤并和恢复 372

三、新时期税务机构的加强 373

第二节 税务干部 376

一、干部配备 376

二、干部管理 377

三、干部培训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379

第三节 税务监察 382

一、税务监察机构及人员 382

二、税务监察工作的开展 382

三、人民监察通讯员和信访工作 384

四、内部审计 385

五、廉政建设 385

第五章 税收工作的主要成就 387

第四编 地、市财政与税收 395

第一章 地、市财政 395

第一节 南昌市财政 395

第二节 景德镇市财政 403

第三节 萍乡市财政 406

第四节 九江市财政 409

第五节 新余市财政 413

第六节 鹰潭市财政 418

第七节 赣州地区财政 422

第八节 宜春地区财政 427

第九节 上饶地区财政 431

第十节 吉安地区财政 440

第十一节 抚州地区财政 443

第二章 地、市税收 449

第一节 南昌市税收 449

第二节 景德镇市税收 455

第三节 萍乡市税收 459

第四节 九江市税收 462

第五节 新余市税收 468

第六节 鹰潭市税收 471

第七节 赣州地区税收 475

第八节 宜春地区税收 480

第九节 上饶地区税收 484

第十节 吉安地区税收 489

第十一节 抚州地区税收 493

第五编 附录 497

一、有关统计资料 497

1、历年社会总产值 497

2、历年国民收入 499

3、历年人口、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及零售物价总指数 501

4、历年财政收入分项目数 503

5、历年财政收入分部门数 505

6、历年财政收入来自各经济成份数 507

7、历年农业税征收情况 509

8、历年财政支出分项目数 511

9、历年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数 513

10、历年基本建设支出分部门数 515

11、历年财政支援农业支出 517

12、历年财政收支平衡情况 519

13、历年预算外资金收入 522

二、解放后江西省财政厅历任厅领导人名单 524

编后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