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主流教育思潮和教育论著选读 2
隋唐五代教育及教育思想 2
隋唐五代教育概述 2
(一)帝国初创与隋文帝文教政策的摇摆 3
(二)统一大帝国的建立与儒术重振 6
(三)五代的衰落与印刷术的发明 25
(四)隋唐道统的复兴 26
陆德明、颜师古、孔颖达与唐初经学教育 29
(一)陆德明 29
(二)颜师古 31
(三)孔颖达 35
唐代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 37
(一)医事制度 37
(二)医学律令 40
(三)医学教育 41
王通的教育思想 44
(一)安邦育人 44
(二)仁义为本、礼乐为先 46
(三)穷理尽性,乐天知命 48
(四)知之、行之、安之 52
(五)学无常师,唯道所存 55
孔颖达的教育思想 56
(一)生平与学术活动 56
(二)论教育作用 58
(三)论教育内容 60
(四)品德修养思想 61
(五)教学方法论 62
五代的教育 63
(一)五代的学校教育 63
(二)五代的科举制度 67
隋唐时期教育论著选读 70
隋文帝(杨坚) 70
劝学行礼诏 70
劝学诏 71
施用雅乐诏 71
简励学徒诏 72
令州县搜扬贤哲诏 72
牛弘 73
上表请开献书之路 73
何妥 75
定乐舞表 75
李谔 77
上书正文体 77
隋炀帝(杨广) 78
求贤兴学诏 79
令十科举人诏 79
文武职事以才授诏 80
隋书 80
儒林传序 81
唐高祖(李渊) 82
令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诏 82
京官及总管刺史举人诏 83
置学官备释奠礼诏 83
兴学敕 84
幼童通经赏以不次诏 84
魏征 85
对大乱之后大可致化 85
群书治要序 86
谏太宗十思疏 87
诸王善恶录序 88
颜师古 89
上汉书注序 89
策贤良问五道 90
唐太宗(李世民) 92
置文馆学士教 92
崇文篇 93
崇儒学(节选) 93
尊敬师傅(节选) 94
教诫太子诸王(节选) 95
帝范后序 96
采访孝悌儒术等诏 96
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 97
搜访才能诏 97
禁经序 98
笔法论 98
指法论 99
笔意论 99
论崇笃实诏 99
颁示礼乐诏 100
令州县行乡饮酒礼诏 100
金镜 101
长孙无忌 104
先圣先师议(节选) 104
律疏议序 105
刘祥道 106
陈铨选事疏 106
魏玄同 108
论选事疏 108
唐高宗(李治) 110
令京司长官上都督府诸州举人诏 111
补授儒官诏 111
访习礼乐诏 111
令?州举人诏 112
条流明经进士诏 112
营造孔子庙及学馆诏 112
武则天 113
以八科取士诏 113
改元载初赦(节选) 114
停试糊名考判敕 114
臣轨 115
臣轨上(五章) 115
臣轨下(五章) 121
唐中宗(李显) 127
令宗室子弟蕃王及可汗子孙愿入学者附学习业诏 127
令入学行束修礼敕 127
集学生制 127
唐睿宗(李旦) 128
申劝礼俗敕 128
皇太子国子监释奠诏 129
唐玄宗(李隆基) 130
将行释奠礼诏 130
诸州举实才诏 130
命张说等两省侍臣讲读敕 130
令贡举人勉学诏 131
令蕃客国子监观礼教敕 131
令礼部掌贡举敕 132
令明经进士就国子监谒先师敕 132
禁策判不切事宜诏 132
劝选人勤学业诏 133
皇太子诣太学诏 133
诸州置医学博士敕 133
求儒学诏 134
考试博学多才道术医药举人诏 134
令两监生徒赴学诏 134
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 134
岁初处分德音 135
每年铨量举送四门俊士敕 136
亲祀东郊德音(节选) 136
追赠先圣为文宣王诏 137
亲试四子举人敕 138
命两京诸路各置玄元皇帝庙 138
分道德为上下经诏 138
禁止生徒问难不经诏 139
孝经注序 139
颁重注孝经诏 140
亲祭九宫坛大赦天下敕(节选) 140
帖经之弊须厘革敕 140
榜示广济方敕 141
天宝七载册尊号赦(节选) 141
听国子监诸生还乡习读敕 141
唐代宗(李豫) 142
选集贤学士敕 142
崇太学诏 142
唐德宗(李适) 143
命举选人习开无礼诏 143
两馆学生宜据式考试敕 143
条流习礼经人敕 144
颁广利方敕 144
[唐]王通、孔颖达经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150
王通教育思想与《文中子》选读 150
王通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 150
(一)概述 150
(二)基本教育思想 157
(三)评价 183
王通《文中子》导读 189
中说(节选) 195
论王道与教化 195
论教育作用 198
论道德教育 198
论知心与成人 200
论六经为教育主要内容 201
论教学 203
论教师 203
文中子《止学》 204
王通的《续诗》与《诗经》 206
孔颖达教育思想与《五经正义》选读 218
盛世鸿儒孔颖达 218
(一)彬彬士投师刘焯翩翩郎舌战群儒 218
(二)十八学士登瀛州五经正义传典型 220
(三)纵论正经精义霞开 225
孔颖达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 231
(一)生在儒学重振的时代 231
(二)静寂虚无为本的宇宙观 235
(三)维护君权和封建等级秩序的政治观 237
(四)为唐王朝政治服务的教育论 240
孔颖达《五经正义》的“体用”之义 248
(一)孔颖达的淑世情怀 249
(二)初唐儒家的思想挑战:佛理的成立 250
(三)六朝思想史“体用”义对流的考察 252
(四)《五经正义》体用义诠旨 258
(五)结论——兼论马嘉运驳难孔疏的意义 267
《五经正义》导读 276
《五经正义》选读 280
周易正义序 280
尚书正义序 281
毛诗正义序 282
礼记正义序 283
春秋正义序 284
对论语问 286
《周易正义》与孔颖达的易学 286
(一)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 287
(二)刚柔之象立在其卦之根本者也 289
(三)易理备包有无 290
(四)易卦备天下之象,据其体;备天下之理,据其用 293
(五)主要特点和历史影响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