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充满审美活力的游戏 1
出发点——审美剧场 1
手术室 1
讲坛 6
节日剧场 10
席勒的活力策略 15
第2章 审美哲学中的游戏者 21
观众:康德的追随者 21
哲学的第三领域 21
崇高与优美 23
公众的美学 27
艺术家:谢林的创造者 31
创造性的美学 31
创造性符号 35
哲学的天才 39
批评家:杜威的教育者 42
管理艺术 42
市场艺术 48
民主的美学 55
技师:尼采的引导者 58
活力的美学 58
浪漫音乐家瓦格纳 61
激情舞者拿破仑 65
第3章 艺术公司的问题 72
伽达默尔的艺术公司 72
两难处境 78
一体性:内爆形艺术品 78
平庸化:外爆形艺术品 84
第4章 形而上学——艺术公司的营销 92
叔本华的商业 92
审美产品——物自体的外化 97
审美消费——对物自体的反思 101
第5章 先锋派企业 106
审美管理的案例 106
瓦格纳的拜罗伊特品牌 106
自由剧院——安托万的自然主义方案 115
象征剧院——爱伦坡的象征主义事业 121
价值形而上学 128
康维勒的符号过剩 128
康定斯基的修辞过剩 134
吉恩纳特的内在对象 142
第6章 艺术化公司 147
审美管理的案例 147
大卫的节庆公司 147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幕后工作室 153
加吉列夫的前台芭蕾 165
政治形而上学 176
发现自然状态 176
设计民族文化 179
勒让德的现代性镜像 183
第7章 艺术股份公司 190
工业形而上学 190
工人文化 190
劳动的本质 200
审美管理个案 205
民主行业中的阿尔夫父亲 205
奥斯坦母亲与工业民主 217
第8章 激浪派艺术公司 230
拜伊斯对社会性雕塑的审美管理 230
将艺术拓展为资本 230
全民都是艺术家时的人力资本 236
齐美尔的组织形而上学 244
第9章 后现代的演艺业 250
柏林巨响:第三次哲学再思考 250
审美管理案例 263
穆勒的演出内容 263
威尔逊的演出形式 267
卡斯托夫的媒体消费形而上学 276
柏林的拳击师 276
斯德哥尔摩的活力 284
第10章 狄奥尼索斯公司——艺术公司的延伸 295
审美管理与形而上营销 295
二元论——审美管理对抗一体性与平庸性 295
艺术作品的第三种形而上学 301
嵌入式艺术公司及其演员们 306
技术员:挣扎在产品和资本之间 306
艺术家:走在设计与媒体途中 311
批评家:从市场营销到文化 315
观众:半是消费者半是管理者 318
艺术公司的浮现:皮斯特莱托的审美游戏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