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兴县志 1990-2000》PDF下载

  • 购买积分:2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始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4401752
  • 页数:8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上起于1990年,下限断至2000年,全面翔实地记载了始兴县十年间的自然、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和变化。

总述 1

大事记 9

第一篇 区域建置 45

第一章 位置 境域 45

第一节 位置 45

第二节 境域 45

第二章 建置 区划 46

第一节 建置沿革 46

第二节 行政区划 46

第三章 乡镇概况 49

第一节 蕉城镇 49

第二节 兴福镇 51

第三节 长潭镇 52

第四节 三圳镇 53

第五节 新铺镇 54

第六节 徐溪镇 56

第七节 文福镇 57

第八节 广福镇 59

第九节 蓝坊镇 60

第十节 高思镇 61

第十一节 南磜镇 62

第十二节 北磜镇 63

第四章省、市驻蕉单位 65

第一节 广东省长潭水电厂 65

第二节 梅州市蕉华管理区 66

第三节 梅州市塔牌集团有限公司 67

第二篇 自然环境与资源 68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68

第一节 地质 68

第二节 地貌 69

第三节 土壤 植被 70

第二章 气候 71

第一节 类型与特点 71

第二节 气温与日照 72

第三节 降水 74

第三章 自然灾害 75

第一节 洪涝 75

第二节 旱灾 76

第三节 寒害 77

第四节 其他灾害 78

第四章 水资源 79

第一节 地表水 79

第二节 地下水 81

第三节 水质 81

第四节 水力资源 82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资源 83

第一节 野生动物资源 83

第二节 野生植物资源 83

第六章 矿物资源 85

第一节 金属矿产与分布 85

第二节 非金属矿产与分布 86

第三篇 人口 87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87

第一节 人口数量变化 87

第二节 人口分布与密度 89

第二章 人口构成 90

第一节 民族构成 90

第二节 性别构成 90

第三节 年龄构成 91

第四节 职业构成 93

第五节 文化程度构成 93

第六节 流动人口 94

第三章 计划生育 94

第一节 政策措施 95

第二节 管理和服务 96

第四篇 侨胞 港澳台胞 99

第一章 华侨 99

第一节 溯源 99

第二节 分布 100

第三节 侨胞社团 101

第二章 港澳同胞 102

第一节 溯源 102

第二节 香港新界的吴家村 103

第三节 港胞社团 103

第三章 台湾同胞 104

第一节 溯源 104

第二节 在台分布 106

第三节 对台贡献 107

第四节 台胞社团 108

第四章 侨港澳台胞对桑梓建设的贡献 109

第一节 捐助文化教育事业 109

第二节 资助生产建设和捐资公益事业 109

第五章 侨港澳台胞事务 112

第一节 机构 112

第二节 落实侨务政策 112

第三节 涉台事务 114

第四节 宣传 114

第五节 接待与交往 115

第五篇 经济社会生活 117

第一章 经济发展 117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状况 117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状况 117

第二章 经济体制改革 120

第一节 农村体制改革 120

第二节 工业体制改革 122

第三节 流通体制改革 124

第三章 经济结构 127

第一节 产业结构 127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128

第三节 投资结构 129

第四章 人民生活 129

第一节 收入 129

第二节 饮食 130

第三节 衣着 130

第四节 居住 131

第五节 消费结构 131

第五章 农村小康 132

第一节 小康规划 132

第二节小康达标状况 132

附一 小康标准自查 134

附二 小康达标验收 135

第六篇 交通 邮电 137

第一章 交通运输 137

第一节 交通设施 137

第二节 水路运输 144

第三节 陆路运输 145

第四节 交通管理 147

第二章 邮政 154

第一节 机构 154

第二节 邮政业务 155

第三节 邮路 158

第三章 电信 159

第一节 机构 159

第二节 固定电话 160

第三节 移动、数据通信 162

第四节 电报 163

第七篇 水利 电力 165

第一章 防洪治涝 166

第一节 水土保持 166

第二节 防洪工程 166

附:石窟河堤围蕉城防洪排涝工程 167

第三节 治涝工程 169

第四节“三防”工作 171

第二章 农田灌溉 174

第一节 蓄水工程 174

第二节 引水工程 176

第三节 用水管理 178

第三章 水电 178

第一节 水电管理 178

第二节 水力发电 179

第三节 库区多种经营 180

第四节 库区移民安置 181

第四章电网 181

第一节 电网建设 181

第二节 电网改造 183

第三节 电网调度 184

第四节 农村电气化 186

第五章 供电 用电 187

第一节 供电 187

第二节 用电 190

第八篇 农业 194

第一章 农业种植业 194

第一节 农业资源 194

第二节 粮食作物种植 197

第三节 经济作物种植 199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建设 201

第五节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202

第六节 农作物保护 204

第二章 林业 20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10

第二节 森林资源 210

第三节 林业体制改革 212

第四节 植树造林 213

第五节 林业技术推广 215

第六节 森林保护 215

第七节 生态公益林和自然保护区 220

第八节 林产品经营 222

第三章 水产业 225

第一节 水产品养殖 225

第二节 水产科技推广应用 226

第四章 畜牧业 227

第一节 机构 227

第二节 畜禽饲养 227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229

第九篇 工业 231

第一章 企业所有制与管理机构 2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31

第二节 国有企业 232

第三节 股份制企业 236

第四节 二轻集体企业 236

第二章 水泥工业 237

第一节 水泥企业 237

第二节 水泥生产 240

第三节 水泥生产环境保护 242

第四节 水泥预制品 243

第三章 锰制品工业 243

第一节 电解二氧化锰 243

第二节 电池 244

第三节 锰类金属产品 245

第四章 机械工业 245

第一节 汽缸套 机动车配件 245

第二节 自行车零件 246

第三节 卷闸门 246

第五章 化学工业 247

第一节 松香 247

第二节 氮肥 247

第三节 仲钨酸铵 248

第六章 造纸、包装、印刷业 248

第一节 造纸 248

第二节 包装纸袋 248

第三节 印刷 249

第七章 矿产工业 249

第一节 煤炭 249

第二节 稀土 250

第三节 锰矿石 250

第四节 有色金属 251

第五节 石灰石 251

第六节 大理石 251

第八章 其他工业 252

第一节 食品 252

第二节 服装 252

第三节 皮塑 253

第四节 竹木籐制品 253

第五节 电子 254

第六节 石灰 254

第七节 砖瓦、地砖 254

第九章 企业管理 255

第一节质量技术管理 255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255

第十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257

第一章 城乡建设 25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57

第二节 城市规划 257

第三节 市政建设 258

第四节 公用事业 260

第五节 新区开发 园林绿化 262

第六节 城市管理与服务 263

第七节 村镇建设 265

第二章 建筑业 房地产业 266

第一节 建筑业 266

第二节 房地产业 269

第三章 环境保护 2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71

第二节 环境质量 272

第三节 环境监测 274

第四节 污染防治 274

第五节 环境监督管理 275

第十一篇 乡镇企业 278

第一章 体制结构 278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278

第二节 村办企业 279

第三节 个体私营企业 280

第二章 产业结构 经济效益 280

第一节 工业企业 280

第二节 农业企业 282

第三节 交通、商贸、服务业 283

第四节 经济效益 283

第三章 企业管理 284

第一节 企业组织形式 284

第二节 生产管理 284

第三节质量技术管理 285

第四节 统计、财务管理 285

第五节 人才、技术培训 286

第六节 安全生产管理 286

第十二篇 对外经贸 288

第一章 对外经济 28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88

第二节 主要外商投资企业 289

第三节 外资引进 290

第四节 自营出口企业出口 292

第五节 经济技术交流 292

第二章 对外贸易 293

第一节 外贸企业 293

第二节 出口贸易 293

第三节 经济协作 294

第十三篇 商业 295

第一章 国营商业 295

第一节 百货公司 295

第二节 糖烟酒公司 296

第三节 五金交电化工公司 296

第四节 食品公司 296

第五节 饮食服务公司 297

第六节 华侨商品供应公司 297

第七节 纺织品公司 297

第八节 其他公司 297

第二章 供销商业 298

第一节 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98

第二节 基层供销合作社 300

第三节 供销社的经营业务 300

第三章 民营个体商业 302

第一节 合作商店 302

第二节 集体商店 302

第三节 个体商店 303

第四章 集贸市场 303

第一节 圩期 303

第二节 部分市场简介 303

第三节 集贸市场交易 304

第四节 集市管理 304

第五章 商品购销 305

第一节 食品 副食品 305

第二节 日用工业品 306

第三节 农副产品 废旧物资 307

第六章 粮油贸易 308

第一节 粮油购销 308

第二节 粮油储运 309

第三节 粮油管理 310

第四节 粮油流通改革 312

第七章 物资 314

第一节 物资管理 314

第二节 物资购销 315

第八章 专营专卖 316

第一节 食盐专营 317

第二节 石油购销 318

第三节 烟草专卖 319

第四节 医药经营 319

第五节 酒类专卖 320

第十四篇 旅游业 322

第一章 旅游开发管理机构 322

第一节 长潭旅游开发区办公室 322

第二节长潭旅游开发集团总公司 322

第三节 县旅游局、旅游总公司 323

第四节 旅游管理与服务机构 323

第二章 旅游决策与规划 324

第一节 长潭旅游区规划 324

第二节 长潭旅游区范围界定 324

第三节 蕉岭旅游线路规划 325

第三章 旅游区建设 326

第一节 长潭旅游区建设 326

第二节 镇山公园改造 327

第三节 龙门广场和蕉中体育场建设 327

第四章 旅游景区(点) 328

第一节 人文景观 328

第二节 自然景观 332

第三节 古迹景观 335

第四节 革命旧址 339

第十五篇 金融业 341

第一章 银行 信用业 341

第一节 机构 341

第二节 存款 343

第三节贷款 345

第四节 结算 348

第五节 外汇 349

第六节 金融监管 350

第二章 保险业 351

第一节 机构 351

第二节 险种 351

第三节 理赔 352

第四节 保费管理 353

第十六篇 财税 355

第一章 财政 355

第一节 财政收支 355

第二节 财政管理 358

第三节 财政监督 362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 362

第二章 税务 363

第一节 机构 363

第二节 税制改革 364

第三节 税费征收 364

第四节 税务稽查 367

第十七篇 经济管理 368

第一章 计划 368

第一节 机构 368

第二节 计划管理体制 368

第三节 年度计划编制与执行 369

第四节 五年计划编制与执行 369

第五节 重点项目管理 371

第二章 统计 372

第一节 机构 372

第二节 统计报表制度 372

第三节 普查与抽样调查 374

第四节 统计服务与统计监督 377

第五节 统计执法 378

第三章 审计 379

第一节 机构 379

第二节 政府审计 380

第三节 内部审计 383

第四节 社会审计 383

第四章 国土资源 383

第一节 机构 383

第二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384

第三节 建设用地管理 384

第四节 地籍管理 386

第五节 耕地保护 387

第六节 土地监察执法 388

第七节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389

第五章 工商行政 390

第一节 机构 390

第二节 市场建设与管理 390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392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93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394

第六节 市场监督检查 394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395

第八节 个体企业管理 395

第六章 物价 396

第一节 机构 396

第二节 物价改革与管理 397

第三节 价格总水平 398

第四节 价格监督 400

第七章 质量技术监督 402

第一节 机构 402

第二节 计量监督 402

第三节 标准化监督 403

第四节 质量监督管理 404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404

第十八篇 中共蕉岭县委 405

第一章 组织建设 405

第一节 领导机构 405

第二节 县委工作机构 409

第三节 基层组织 411

第二章 代表大会 重大决策 412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412

第二节 重大决策 414

第三章 纪检监察 417

第一节 机构 417

第二节 复查和纠正历史错案 418

第三节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418

第四节 案件查处 419

第五节 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 419

第六节 信访举报 420

第七节 执法监察和源头防治腐败 420

第八节 党风和廉政教育 421

第四章 党务 421

第一节 组织工作 421

第二节 宣传工作 426

第三节 统战工作 430

第四节 县直属机关党委 431

第五节 党校教育 432

第六节 党史研究 433

第七节 保密工作 434

第十九篇 人大 政府 政协 436

第一章 人大 436

第一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436

第二节 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440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组织机构 441

第四节 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主要工作 443

第二章 政府 446

第一节 组织建设 446

第二节 政务纪要 450

第三章 政协 456

第一节 组织建设 457

第二节 全体会议和常委会议、主席会议 457

第三节 主要工作 462

第二十篇 农工民主党工商联 社会团体 466

第一章 农工民主党蕉岭县委员会 466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党员大会 466

第二节 参政议政 467

第三节 社会服务 467

第二章 工商联 468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代表大会 468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70

第三章 工会 471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代表大会 471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73

第四章 共青团 475

第一节 组织机构和代表大会 475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76

第五章 妇联 47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78

第二节 代表大会 479

第三节 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480

第四节 提高妇女素质 481

第五节 创建文明家庭 482

第六章 残联 红十字会 482

第一节 残联 482

第二节 红十字会 484

第七章 客联 侨联 文联同乡会 484

第一节 客联 484

第二节 侨联 485

第三节 文联 485

第四节 部分城市同乡会 486

第二十一篇 政法 488

第一章 政法工作 488

第一节 机构 488

第二节 主要工作 489

第二章 公安 493

第一节 机构 493

第二节 政治和经济保卫 494

第三节 刑事侦查 495

第四节 预审与监管 495

第五节 治安管理 496

第六节 户政管理 498

第七节 道路交通管理 501

第八节 出入境管理 503

第九节 消防管理 504

第十节“110”报警服务与信访受理 506

第三章 检察 507

第一节 机构 50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08

第三节 经济犯罪检察 509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10

第五节 监所检察 511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512

第七节 民事行政检察 513

第四章 审判 513

第一节 机构 513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14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15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15

第五节 行政审判 516

第六节 执行工作 516

第七节 告诉申诉 516

第八节 审判改革 517

第五章 司法行政 517

第一节 机构 517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518

第三节 人民调解 519

第四节 律师工作 520

第五节 公证工作 520

第六节 法律服务 521

第七节 安置帮教 522

第八节狱政工作 522

第二十二篇 民政宗教 525

第一章 民政 525

第一节 机构 525

第二节 拥军 优抚 525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528

第四节 赈灾 救济 529

第五节 社会福利 530

第六节 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 531

第七节 老区建设 533

第八节 社团登记管理 535

第九节 婚姻登记管理 535

第十节 勘界与地名管理 537

第十一节 殡葬管理 538

第二章 宗教 539

第一节 宗教团体 539

第二节 宗教管理 543

第三节 部分宗教场所简介 543

第二十三篇 人事 劳动和社会保障 549

第一章 人事 549

第一节 机构 549

第二节 编制管理与机构改革 549

第三节 干部录用与管理 550

第四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552

第五节 人才资源开发 554

第六节 干部工资、福利 554

第二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 555

第一节 机构 555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556

第三节 劳动安全保护 559

第四节 劳动工资 559

第五节 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仲裁 560

第六节 社会劳动保障 560

第二十四篇 地方军事 563

第一章 地方武装与驻军 563

第一节 地方武装机构 563

第二节 驻军 566

第三节 军事训练与后勤保障 567

第四节 教育活动 567

第五节 拥政爱民 568

第二章 兵役 569

第一节 征兵工作 569

第二节 兵役管理 569

第三章 民兵 570

第一节 民兵组织 570

第二节 民兵军事训练 571

第三节 政治教育 571

第四节 参加“两个文明”建设 572

第二十五篇 教育 573

第一章 教育结构 573

第一节 学前教育 573

第二节 小学教育 575

第三节 中学教育 576

第四节“普九”教育 578

第五节 职业教育 579

第六节 成人教育 580

第二章 教师队伍 582

第一节 素质和规模 582

第二节 师资培训 583

第三节 教师待遇 585

第三章 教育经费与教学设施 586

第一节 教育经费 586

第二节 勤工俭学 587

第三节 教学设施 588

第四章 教育管理与大中专招生考试 589

第一节 教学管理 589

第二节 文体卫管理 590

第三节 经费管理 590

第四节 学籍管理 591

第五节 教育行政管理 591

第六节 大中专招生考试 592

附:1979—2000年县城新办中小学、幼儿园简介 593

第二十六篇 科学技术 596

第一章 科技管理 596

第一节 机构 596

第二节 科技发展规划与信息网 597

第三节 科技经费 598

第四节 科技成果鉴定与评审 599

第五节 科技人员管理 600

第二章 科技成果及推广应用 601

第一节 农林牧科技应用 601

第二节 工业、供电和水利的科技应用 603

第三节 医疗卫生科研与应用 604

第三章 科普宣传 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 605

第一节 科协与专业学会 605

第二节 科学知识普及 606

第三节 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 607

第四章 防震减灾 607

第一节 防震抗震机构 608

第二节 防震减灾工作 608

第二十七篇 文化 609

第一章 文化艺术 609

第一节 文化机构 609

第二节 文艺创作 612

第三节 文艺演出 617

第四节 群众文化 617

第五节 传统文艺 618

第六节 图书馆 新华书店 620

第七节 电影 622

第八节 广播 电视 623

第九节 丘逢甲研究 626

第十节 文化市场管理 628

第二章 文物 62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28

第二节 文物搜集与整理 629

第三节 文物馆藏 630

第四节 文物展览 631

第五节 文物保护 631

第三章 档案 6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设施 633

第二节 馆藏与开发利用 633

第三节 监督与指导 634

第四章 地方志 635

第一节 机构 635

第二节 地方志编纂 635

第三节 年鉴编纂 637

第四节 地情资料搜集出版与旧志整理 637

第五节 地方志研究与应用 638

第二十八篇 卫生体育 641

第一章 卫生 64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 641

第二节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643

第三节 防疫 644

第四节 保健 648

第五节 医疗 651

第六节 卫生管理 656

附:义务献血 658

第二章 体育 658

第一节 体育机构和设施 658

第二节 群众体育与竞赛活动 659

第三节 学校体育 660

第四节 业余体校 661

第二十九篇 姓氏 方言 民俗 666

第一章 姓氏 666

第一节 概况 666

第二节 姓氏录 667

第三节 部分姓氏源流及分布 668

第四节 部分姓氏堂号门联 684

第二章 方言 685

第一节 蕉岭话的语音 686

第二节 蕉岭话的词语特点 694

第三节 蕉岭话的句式特点 697

第四节 蕉岭话常用词 699

第五节 童谣、熟语选录 705

第三章 民俗 715

第一节 生产习俗 715

第二节 生活习俗 716

第三节 传统名菜、名吃 717

第四节 婚姻习俗 719

第五节 生育习俗 720

第六节 丧葬、祭祀习俗 722

第七节 节日习俗 724

第三十篇 人物 728

第一章 人物传 728

第一节1979—2000年去世人物 728

第二节1979年前去世人物 742

第二章 人物表 757

第一节 将军名表 757

第二节 院士名表 759

第三节 省部厅师级名表 759

第四节 已去世正高(教授)职称名表 761

第五节 正高(教授)职称名表 761

第六节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名表 764

第七节 劳模先进人物名表 766

第八节 首部《蕉岭县志》立传人物简介表 771

附录 774

第一辑 前志述评与订正补遗 774

一、前志述评 774

二、前志订正 775

三、前志补遗 777

第二辑 杂记 778

一、地理、历史掌故 778

二、民间传说 780

三、客家俗语故事 783

第三辑 碑志选录 786

第四辑 地情书序选 790

《蕉岭县志》序 790

《蕉岭姓氏源流》序 793

《蕉岭年鉴(1998)》序 794

《春风沐蕉阳》序 795

《蕉岭年鉴(2000)》序 796

编后记 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