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
一、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研究对象 1
二、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 6
三、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研究任务 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是科学的人生观 12
一、人生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12
二、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特征 19
三、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是发展的理论 21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30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意义 30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的方法 32
第二章 人的本质 35
第一节 自然社会人 35
一、人与自然 35
二、人与社会 44
三、人的自我认识的历史过程 54
第二节 人的本质的科学发现 59
一、人的本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60
二、人的本质是自然性、社会性、意识性的统一 66
三、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70
四、社会主义社会人的本质 73
第三章 人生需要 78
第一节 人生需要的实质和特征 78
一、人生需要的实质 78
二、人生需要的基本特征 81
第二节 人生需要的内容和层次 84
一、人生需要的内容 84
二、人生需要的层次 88
第三节 人生需要的实现途径 94
一、生产劳动是满足人生需要的根本途径 94
二、社会生产系统与人生需要 98
第四章 人生理想 102
第一节 人生目的是人生活动的指南 102
一、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形成 102
二、人生目的的种类及其革命变革 104
第二节 人生理想是人生目的的升华 110
一、理想是人生的最高准则 111
二、共产主义理想 113
三、理想与现实 118
第三节 实现崇高理想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122
一、人生态度的基本特点与现实表现 122
二、时代精神与人生态度 125
三、科学信仰与人生态度 128
四、社会责任与人生态度 132
第五章 人生价值 137
第一节 人生价值观 137
一、价值 137
二、人生价值 141
第二节 人生价值评价 144
一、人生价值评价的含义与客观尺度 144
二、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途径 1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生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 152
一、改革开放与人生价值观念 153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人生价值取向 156
第六章 人生观范畴 160
第一节 人生实践活动范畴 160
一、知与行 160
二、生与死 161
三、苦与乐 164
第二节 人生认识活动范畴 168
一、主观与客观 168
二、真与伪 169
三、美与丑 172
第三节 人生伦理关系范畴 175
一、公与私 175
二、义与利 178
三、善与恶 183
第七章 人生与婚恋 186
第一节 爱情 186
一、爱情的本质及其在人生中的意义 186
二、爱情的基础与条件 191
三、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195
第二节 婚姻 199
一、婚姻的本质及其历史类型 199
二、婚姻的基础与成立条件 202
三、婚姻的裂变与调适 205
第三节 家庭 208
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208
二、家庭的职能及其在人生中的意义 210
三、家庭关系与家庭观念 212
第八章 人生与职业 217
第一节 职业与人生道路 217
一、职业的产生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 217
二、职业选择的依据与途径 220
三、职业道德与职业成就 225
第二节 职业与成才 229
一、人才成长的内因与外因 229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才培养 233
三、人才成长与职业成就 236
第九章 人生与交往 240
第一节 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40
一、交往是特定的社会现象 240
二、交往的形式与手段 243
三、交往中的人际关系 2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交往 248
一、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实质与确立原则 249
二、建立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与实现条件 251
第十章 人的全面发展 257
第一节 人的个性与社会性 257
一、人的个性及其历史演进 257
二、个性在人生中的意义 262
三、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制约 266
第二节 人类进步的必然与自由 268
一、人类进步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268
二、人类进步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72
附录 近现代西方人生思潮述评 277
一、人文主义思潮述评 277
二、唯意志主义思潮述评 282
三、实用主义思潮述评 288
四、存在主义思潮述评 292
五、弗洛伊德主义述评 298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