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稚嫩而荒芜的幼芽期 1
一 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1
二“中间型”象征诗的探索和建设 9
三 现代型的象征诗萌芽 20
四 萌芽形态的现代性诗学理论 32
第二章 初期象征派诗的诞生 39
一 初期象征派诗潮的崛起 39
二 初期象征派诗的理论主张 44
附论 白采的长诗《羸疾者的爱》 57
第三章 初期象征派诗的艺术探索 66
一 意象本体的象征性 66
二 情调传达的暗示性 77
三 语言叙述的新奇性 93
第四章30年代现代派诗潮的勃兴 108
一30年代现代派诗潮的产生 108
二30年代现代派诗潮的理论追求 118
第五章 寻找中外诗歌艺术的融会点 138
一 “融合论”探索的一点回顾 138
二 现代派诗人对“融合论”的寻求 144
三 “融合论”中的创造精神体现 153
第六章 现代派诗人群系的心态观照 165
一 “寻梦者”的形象 165
二 “荒原”的意识 175
三 “倦行人”的心态 193
第七章 现代派诗人群系的审美追求 210
一 诗歌对象的审美选择 210
二 感情传达的审美尺度 217
三 诗情智性化的审美趋向 225
第八章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开拓和超越 235
一 现代主义诗歌艺术的蜕变和新声 235
二 冯至:架起通向新现代主义的桥梁 251
三 40年代现代派诗潮产生的艺术氛围 263
四“中国新诗”派的集聚与产生 276
第九章 “中国新诗”派诗人群的超前意识 287
一 一种新的诗歌审美原则的寻求与构建 287
二 “人民本位”:现实与玄思的交响(上) 296
三 心理现实:现实与玄思的交响(中) 307
四 诗化哲学:现实与玄思的交响(下) 319
附录 穆旦的《诗八首》解读 343
第十章 在中西诗歌发展新的艺术交汇点上 353
一 “意象”建设的回顾与现代性重构 353
二 “间接性”原则与“客观对应物” 370
三 “新诗戏剧化”的理论与实践 382
第十一章 结语:东方现代诗的构想和建设 403
一 对东方现代诗的历史期待与思索 403
二 20年代中外诗艺关系的探索足迹 405
三 东西诗艺融合论探索的新阶段 408
四 意象·暗示·意境 412
五 “隐藏”与“表现”之间 417
六 “纯诗”化新诗本体观 421
七 “感性革命”的新“综合”传统 426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431
主要相关诗集目录 436
后记 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