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树敌”的文学老头儿 1
本山大叔的“抗打击能力” 3
“西门庆”碰上了好时光 5
莫言的“战书” 7
大师是“活”出来的吗? 9
一粒老鼠屎与一锅汤 11
浮躁时代的“经典”案例 13
由白桦一首新诗说开去 15
张洁“害怕”什么? 17
被催生的“蛋” 19
语文课本中的“三聚氰胺” 21
郭敬明的“名牌杂货店” 23
作协主席打擂台没有赢家 25
语文“被下岗”悲哀 27
文坛呼唤“王海” 29
与贪官“共舞”的作家 31
寻找铲除“怪胎”的手术刀 33
文人相轻与文人相“亲” 35
为什么要读小说? 37
为何不“炒炒”巴金的遗文? 39
历史讲坛也可“戏说”? 41
举“旗子”易 办实事难 43
揭破“皇帝新衣”的小男孩 45
欢迎被“咬”:能否推而广之? 47
隔岸观“教授打仗” 49
对“作家富豪榜”的另类解读 51
陈忠实是谁? 53
“这个很刺激,要买吗?” 55
“0”投入,高回报 57
警惕“语言瘟疫” 59
与“红包”无关 61
创作并非“韩信用兵” 63
当心被腰封“雷”倒 65
报告文学“阳痿”了? 67
李少红,甭伤心 69
王安忆,甭生气 72
由冯小刚写小说想到的 74
“坐”家成了“空中飞人” 76
耸人听闻的顾彬 78
作家的“官”念 80
话说“作文恐惧症” 82
假如韩寒上了大学 84
“恶炒”张爱玲为哪般? 86
《重访边城》:请从254页读起 88
“香饵”里面藏“钓钩” 90
“选本”与“选家” 92
“白马”非“马”乎? 94
猪咬死人以后 96
“喷泉”里没有“血” 98
僵硬的“典籍”与活的文学 100
作家的“获奖焦虑症” 102
写而优则欲“仕” 104
勿吃“注水肉” 106
汪晖:沉默到何时? 108
从“作文说谎”到“概念先行” 110
中国作家的“手电筒”在哪里? 112
秋雨先生的文化人格 115
何谓“记忆文学”? 119
“我要和你结婚” 123
我们该向法拉奇学习什么? 126
巴特尔与巴尔扎克 130
文学批评因何而伟大? 134
高校自杀事件频发的背后 139
被偏见遮蔽的“珍珠” 142
困境与突围 145
《木棉花开》引发的思考 148
未发出的“情书” 152
为“中国的脊梁”画像 154
西方学者的“中国视角” 158
精彩的中国故事 161
说长道短谈《国运》 163
难得风雅 168
生活在小城的意义 172
岭南学人良知的觉醒 175
当代文学及其变化趋势 178
跋“疯癫”人语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