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学习心理与教学概述 1
一、学习的实质 1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4
三、学习心理与教育心理 5
第二节 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心理学的教学转变 7
一、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溯源 7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概览 14
三、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 16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教学的研究任务、意义和方法 17
一、学习心理与教学的研究任务 17
二、学习心理与教学研究的意义 21
三、学习心理与教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22
第二章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9
第一节 概念的获得与编码系统的形成 30
一、概念的获得及其策略 30
二、编码系统及教学应用 35
第二节 智慧生长与表征系统 39
一、智慧生长 39
二、表征系统 40
三、早期教育观 42
第三节 结构一发现学习 43
一、结构教学观 43
二、发现学习思想 45
三、发现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50
第三章 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55
第一节 有意义学习及其类型 55
一、有意义学习的概念 56
二、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59
三、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 61
第二节 同化论及教学的原则 67
一、命题知识的同化过程与条件 67
二、教学的原则 70
第三节 组织者策略与认知结构 74
一、组织者策略 74
二、认知结构 76
三、运用组织者策略促进认知结构变量在学习中发挥作用 77
第四节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79
一、认知内驱力 79
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80
三、附属内驱力 81
第四章 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83
第一节 信息加工学习原理 83
一、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概述 83
二、加涅的学习模式 87
三、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型 89
第二节 学习条件与教学促进 90
一、不同类型学习的条件 90
二、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94
三、学习的结果与条件 96
第五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 99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99
一、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 100
二、当今建构主义的主要类型及其观点 103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05
四、维果茨基的学习理论与教学 108
第二节 建构主义取向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110
一、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思想 110
二、建构主义提倡的主要教学方法 113
第六章 多元智力与教学 121
第一节 多元智力的基本理论 121
一、加德纳的智力多元组成 122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述评 124
三、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125
第二节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案例 128
一、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策略 128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141
第七章 自主学习与教学 146
第一节 自主学习概述 146
一、自主学习的含义 147
二、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现状 148
三、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 153
第二节 自主学习的实验研究与课堂应用 157
一、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谐模式 157
二、班集体自治建设和谐模式 174
第八章 合作学习与教学 179
第一节 合作学习概述 179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 180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183
三、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190
第二节 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93
一、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 193
二、小组—游戏—竞赛法 194
三、切块拼接法 195
四、共学式 195
五、小组调查法 196
六、结构法 197
第三节 合作学习中的一些问题 198
一、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198
二、合作学习课堂的管理 199
三、合作技能及其训练 200
四、合作学习中的若干错误观念 202
第九章 研究性学习 204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204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4
二、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204
三、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 205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212
一、创新教学模式 212
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215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21
一、计算机网络中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21
二、研究性学习中的网上管理 224
第十章 学习策略 229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229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230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230
三、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 231
第二节 几种主要的学习策略 235
一、保持和理解知识的策略 235
二、应用知识的解题策略 241
第三节 学习策略的教学 247
一、策略训练的原则 247
二、学习策略教学的技术 248
三、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的教学训练 249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创造性及其教学策略 255
第一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概述 255
一、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含义 255
二、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关系 256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257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 258
一、试误法 259
二、爬山法 259
三、逆向思维法 260
四、手段—目的分析法 261
五、选择性搜索策略 261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63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63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66
第四节 创造性的培养 270
一、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270
二、创造性与人格的关系 272
三、创造性的培养 274
参考文献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