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王乐理 1
前言&杨绘荣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 国内政治文化研究的薄弱 2
二 科学的分类:西方政治文化复兴的典型理论代表 3
第二节 研究现状 8
一 国内研究概况 8
二 国外研究动态 10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2
第二章 政治文化研究综述 14
第一节 政治文化谱系 14
一 法国的社会学传统 15
二 德国的文化哲学传统 23
三 美国的政治科学传统 29
第二节 政治文化概念的演进 35
一 兴起、发展和衰落(20世纪50—80年代) 36
二 复兴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 39
三 历史学视角下的政治文化概念 42
第三章 维尔达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论概述 47
第一节 政治文化研究对象的逐层深入 47
一 从简约论到民族文化特质的再发现 47
二 复兴后政治文化研究对象的细化趋向 49
三 维尔达夫斯基简介 52
第二节 文化模式理论概貌 56
一 基本观点 56
二 自然观与人性观的社会建构 71
三 “需求—资源”的四种关系模式 79
四 文化模式(生活方式)与文化偏好 85
五 “惊奇”理论与文化变化 93
六 多元主义文化的必要性 105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下的类型学 113
一 前人的类型学 113
二 “网格—团体”类型学的优势 121
第四章 文化模式理论视角下的联邦主义与平等主义 124
第一节 维尔达夫斯基的联邦主义政治文化 124
一 维尔达夫斯基的联邦主义思想简述 124
二 联邦主义意味着不平等 127
三 联邦主义与四种文化模式 129
四 美国的政治文化同盟 132
第二节 激进平等主义的兴起 135
一 平等主义、个人主义与等级制力量的对比 135
二 平等主义的过去与现在:以美国为例 137
三 激进平等主义的发展状况 145
第五章 实践层面:文化模式理论的应用 158
第一节 对美国政治亚文化与《公民文化》的再分析 158
一 美国政治亚文化的再探析:以埃拉扎尔的研究为例 158
二 公民文化的再探析:以阿尔蒙德和维巴的研究为例 162
第二节 韩国新万金工程的政治文化分析 169
一 新万金工程的概貌 170
二 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172
三 新万金工程的案例分析 175
四 政治文化偏好之争:关于此案例的简短结语 183
第六章 文化模式理论的解释力 185
第一节 文化路径VS理性选择理论 185
一 文化科学的基本特性 186
二 反对理性选择理论 190
第二节 文化分析与组织理论 196
一 组织学意义上的文化框架 198
二 组织与社会环境 200
三 平等主义:被遗失的组织文化 202
第七章 学界对文化模式理论的批判 206
第一节 文化模式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相互兼容 206
一 在阐释过程中整合文化与理性 207
二 普遍性的文化理论 212
第二节 只有五种文化模式吗? 215
一 理论背景 216
二 重新解释“网格”维度 217
三 第六种文化模式或生活方式:互助主义 220
第八章 结语 224
参考文献 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