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国椿总编;贾富海,高世福主编;陈建国等撰稿;沽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099130X
  • 页数:888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6

第一编 区域 建置 29

第一章 区域 29

第一节 历史区域 29

第二节 现行区域 29

第二章 建置沿革 31

第三章 行政区划 35

第一节 历史区划 35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40

第四章 城、乡、村 48

第一节 古堡围子 49

第二节 古县城 50

第三节 今县城 50

第四节 乡 51

第五节 镇 54

第六节 村庄 54

第二编 自然环境 65

第一章 地质 65

第一节 地层 66

第二节 构造 66

第三节 岩石 67

第二章 地貌 68

第一节 地势、成因 68

第二节 山脉 山峰 69

第三节 丘陵 71

第四节 滩地 71

第五节 沟壑 72

第三章 气候、物候 73

第一节 气候 73

第二节 物候 86

第四章 水文 86

第一节 水文特点 86

第二节 地表水 87

第三节 地下水 91

第五章 土壤、植被 94

第一节 土壤 94

第二节 植被 95

第六章 自然灾害 97

第一节 旱灾 97

第二节 风灾 98

第三节 雹灾 98

第四节 霜冻 99

第五节 水灾 99

第六节 病虫灾害 100

第七章 动植物资源 102

第一节 野生动物 102

第二节 农植及野生植物 105

第三节 药材资源 109

第八章 矿产资源 114

第三编 人口、民族、生活 115

第一章 人口发展 115

第一节 人口来源 115

第二节 人口变动 115

第三节 人口分布 117

第二章 结构 126

第一节 年龄结构 126

第二节 性别结构 126

第三节 职业结构 127

第四节 文化结构 128

第三章 民族 128

第一节 结构 128

第二节 分布 129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30

第一节 晚婚 130

第二节 生育 130

第三节 管理机构 132

第五章 人民生活 133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33

第二节 公职人员生活 138

第四编 农、牧、林业 144

第一章 牧业 144

第一节 沿革 144

第二节 畜牧机构 146

第三节 饲料、草场 148

第四节 畜禽 154

第五节 畜牧生产 161

第二章 垦殖 178

第一节 清代垦务概略 178

第二节 中华民国垦殖 180

第三节 建国后土地利用 183

第三章 农业生产关系 196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及经营形式 196

第二节 减租、减息、土地改革 197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197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98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

第四章 种植业生产 199

第一节 主要农作物 199

第二节 农技、农艺 203

第三节 农作机具 207

第四节 农田建设 217

第五节 农场 217

第五章 林业生产 219

第一节 育苗造林 219

第二节 林业管理 225

第三节 采伐销售 227

第四节 林场 229

第六章 水产 232

第一节 养殖面积 232

第二节 养殖捕捞 233

第三节 经营管理 234

第七章 农田水利 237

第一节 地上水利工程 237

第二节 地下水利工程 239

第五编 工业 乡镇企业 241

第一章 工业 241

第一节 手工业 242

第二节 农机工业 242

第三节 建材工业 244

第四节 食品工业 245

第五节 皮毛工业 247

第六节 亚麻工业 248

第七节 其他工业 249

第八节 电业 250

第二章 乡镇企业 252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52

第二节 企业管理与经营 253

第三节 企业门类与重点企业 253

第六编 交通 邮电 259

第一章 交通 259

第一节 古代驿路 259

第二节 公路 260

第三节 桥梁 264

第四节 交通管理 265

第五节 运输 268

第二章 邮政电信 270

第一节 古邮驿、台站 270

第二节 邮政 271

第三节 电信 275

第七编 商业 278

第一章 经营体制 278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78

第二节 国营商业 281

第三节 合作商业 282

第四节 集体商业 285

第二章 商品购销 285

第一节 商品、采购 285

第二节 销售、库存 286

第三节 生产资料销售 287

第四节 土特、农副产品收购 288

第五节 副食品购销 289

第六节 五金交电购销 292

第七节 百货类购销 293

第八节 石油、煤炭 295

第三章 饮食服务 296

第一节 饮食业 296

第二节 服务业 297

第四章 集市贸易 298

第一节 庙会 298

第二节 牧畜市场 299

第三节 农贸市场 300

第四节 物资交流大会 300

第五章 外贸 301

第六章 粮油 30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2

第二节 粮食市场 302

第三节 粮食购销 303

第四节 油料统购 305

第五节 市镇粮油定量供应 305

第六节 票证管理 306

第七节 粮油储运、加工 307

第八节 饲料供应 308

第七章 物资 309

第一节 物资经营 309

第二节 仓储 310

第八编 工商、物价 311

第一章 工商管理 31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11

第二节 工商企业管理 312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313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14

第二章 物价 314

第一节 物价管理 314

第二节 物价演变 316

第三节 工农业产品比价 324

第三章 计量 324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324

第二节 计量器具 325

第三节 计量管理 325

第九编 财税、金融 327

第一章 财政 327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27

第二节 财政收支 328

第三节 审计 334

第二章 税务 334

第一节 税务管理 334

第二节 税制 336

第三章 金融 350

第一节 金融机构 350

第二节 货币 352

第三节 货币投放、回笼 355

第四节 信贷与结算 358

第五节 储蓄存款 370

第六节 公债、国库券 375

第七节 金库、保险 376

第十编 城乡建设 382

第一章 城镇建设 382

第一节 县城建设 382

第二节 建设成就 383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89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389

第二节 农村建设&(39r 7

第三章 建筑业 398

第一节 建筑队伍 398

第二节 技术培训 398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 399

第一节 私房改造 399

第二节 公房管理 399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00

第一节 污染 400

第二节 治理 401

第十一编 党派群团 40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 405

第一节 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发展 405

第二节 组织机构 410

第三节 代表大会 416

第四节 中心工作 418

第五节 党务 428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433

第三章 群众组织 434

第一节 工人组织 434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435

第三节 妇女组织 437

第四节 工商业组织 438

第五节 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439

第六节 其它协会 440

第十二编 政权、政协 447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447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4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448

第二章 政府 452

第一节 旧政权机构 452

第二节 人民政权机构 454

第三节 基层政权机构 455

第四节 政绩辑要 455

第五节 人民信访 468

第三章 政协 469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 469

第二节 政协会议 469

第十三编 司法 471

第一章 人民公安 47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71

第二节 清查登记 472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473

第五节 打击刑事犯罪 474

第六节 治安管理和基层治安组织 475

第七节 人民消防 476

第二章 人民检察 47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7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479

第三节 法纪检察 480

第四节 监所检察 480

第五节 经济检察 480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查 481

第三章 人民法院 481

第一节 机构与审判制度 481

第二节 刑事审判 482

第三节 经济审判 485

第四节 民事审判 485

第五节 申诉复查 486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86

第一节 司法机构和任务 486

第二节 法制宣传 487

第三节 公证、律师 487

第四节 基层调解 489

第十四编 民政、人事劳动 490

第一章 民政 49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90

第二节 优抚 490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493

第四节 示灾救济 493

第五节 社会福利 498

第六节 婚姻登记 499

第七节 丧葬管理 500

第二章 人事劳动 502

第一节 干部队伍 502

第二节 干部管理 504

第三节 老干部待遇 507

第四节 工人 508

第五节 工资、奖金 509

第六节 劳保福利 510

第七节 劳动就业 511

第十五编 军事 512

第一章 地方武装 512

第一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512

第二节 人民武装 512

第二章 驻防 517

第三章 兵役 51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兵役 518

第二节 建国后的兵役制度 518

第四章 民兵 519

第一节 民兵组织 519

第二节 民兵活动 520

第三节 民兵训练 521

第五章 战事 521

第一节 革命战争 521

第二节 剿匪 525

第十六编 文化、教育 527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 527

第一节 文化馆 527

第二节 图书馆 528

第三节 电影公司 528

第四节 新华书店 528

第五节 剧团 529

第六节 民间文化团体 534

第七节 档案馆 535

第二章 文学艺术 536

第一节 戏曲、曲艺 536

第二节 音乐 舞蹈 538

第三节 美术、书法、摄影 542

第四节 文学创作 543

第五节 艺文 547

第三章 文物胜迹 566

第一节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66

第二节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569

第四章 学校教育 574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 574

第二节 建国前教育状况 574

第三节 学前教育 577

第四节 小学教育 578

第五节 中学教育 588

第六节 中等专业和职业中学教育 592

第七节 教学活动 593

第五章 成人教育 594

第一节 职工教育 594

第二节 农民教育 595

第六章 教职员队伍 595

第一节 教师队伍发展概况 595

第二节 教师素质与进修 597

第三节 教师待遇 599

第七章 教育经费与设施 601

第一节 教育经费 601

第二节 教育设施 603

第八章 勤工俭学 603

第十七编 科学技术 604

第一章 科技组织 604

第一节 县级科研单位 604

第二节 乡(镇)厂办科研机构 605

第三节 群众学术团体 606

第二章 科技普及 608

第一节 科普宣传 608

第二节 科技咨询服务 609

第三节 技术培训 609

第三章 科学研究 609

第一节 专业研究 609

第二节 群众性科研活动 616

第三节 获奖成果 618

第十八编 广播、电视、通讯报道 619

第一章 广播、电视 619

第一节 广播事业 619

第二节 新闻广播宣传 621

第三节 电视、电视差转台 622

第二章 报刊、通讯 623

第一节 报刊 623

第二节 通讯报道 624

第十九编 卫生、体育 625

第一章 医疗卫生 625

第一节 医疗机构 625

第二节 中西医疗 628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保健 630

第四节 药品生产和管理 637

第二章 体育 640

第一节 学校体育 640

第二节 群众体育 640

第三节 体育竞赛 641

第四节 体育设施与机构 641

第二十编 方言 644

第一章 语音 644

第二章 词汇 647

第三章 谚语 662

第四章 歇后语 668

第二十一编 风俗 672

第一章 婚俗 672

第一节 旧时婚嫁 672

第二节 建国后婚俗 675

第三节 新型婚礼 677

第四节 其它婚俗 678

第二章 丧俗 679

第一节 旧丧葬习俗 679

第二节 近时丧俗 682

第三章 礼俗 683

第一节 一般礼俗 683

第二节 其它礼俗 684

第四章 生活习俗 685

第一节 衣饰 685

第二节 饮食 687

第三节 居住 691

第四节 行路 692

第五章 时令节日 693

第一节 农历节日 693

第二节 公历节日 696

第六章 娱乐 697

第一节 文化娱乐 697

第二节 传统娱乐活动 698

第七章 迷信陋习 699

第一节 敬神送鬼 699

第二节 看风水 699

第三节 算命、看相、测字 700

第四节 跳大神 700

第五节 求雨 700

第六节 忌讳 701

第七节 买卖婚姻 702

第八节 吸毒 703

第九节 赌博 703

第八章 优良风尚 703

第一节 五好家庭 704

第二节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 704

第九章 家庭 705

第一节 家庭结构 705

第二节 家庭称谓 705

第三节 姓氏、乳名 706

第十章 少数民族风俗 707

第一节 回族风俗 707

第二节 满族生活风俗 708

第三节 蒙古族风俗 709

第二十二编 人物 712

第一章 人物传 712

第二章 人物简介 716

第三章 副处级以上领导名录 718

第四章 人物表 723

一、沽源县民国时期大中学校毕业生一览表 723

二、烈士英雄表 724

第二十三编 宗教、侨务 743

第一章 宗教 743

第一节 天主教 743

第二节 伊斯兰教 744

第二章 侨务 745

附录: 745

历史资料 745

第三章 宝昌县 746

第一节 沽源转宝昌途中 746

第四章 沽源县 747

第一节 赴沽源途中 747

第二节 沽源政治现况 748

文告类 761

传说 768

补志目录 771

第一编 经济 771

第一章 农业、林业、畜牧、水产、水利 771

第一节 农业 771

一、经营制度 771

二、劳动力和耕地 771

三、种植 772

四、农技农艺 777

五、农机 778

六、农业管理 779

第二节 林业 780

一、植树造林 780

二、林业管理 782

第三节 畜牧业 783

一、家畜、家禽、品种 783

二、饲养 783

三、品种改良 784

四、饲料 784

五、防疫、检疫 785

六、草场保护、改良 785

七、管理 785

第四节 水产 788

一、养殖 788

二、捕捞 788

三、水产管理 788

第五节 水利 789

一、地表水治理 789

二、地下水开发 789

三、水资源的利用 790

四、水土保持 790

五、水政管理 791

第二章 工业、乡镇企业交通、电信 792

第一节 工业和乡镇企业 792

一、经营体制 792

二、生产门类 792

三、工业管理 794

第二节 交通 799

一、公路 799

二、客运 800

三、货运 800

四、交通运输管理 801

第三节 邮政、电信 801

一、邮政 801

二、电信 803

三、移动通信 803

四、邮电管理 803

第三章 城建环保、电力、矿产 804

第一节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804

一、县城 804

二、乡镇村 805

三、环境保护 806

四、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管理 807

五、施工队伍及设备 807

六、土地管理 807

第二节 电力 808

一、输变电 808

二、电力管理 809

第三节 矿产资源 809

一、煤矿 809

二、铅锌矿 809

三、砩石矿 809

四、矿产资源管理 809

第四章 外事旅游、扶贫开发 810

第一节 对外开放 810

一、引进人才、技术和设备 810

二、吸引外资 810

第二节 旅游 811

一、旅游管理 811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811

第三节 扶贫 812

一、机构 812

二、主要工作 812

第五章 财税金融 813

第一节 财政 813

一、机构 813

二、预、决算的编制 813

三、财政收支 813

第二节 税务 814

一、税务管理机构 814

二、税收征收情况 814

第三节 金融 816

一、中国人民银行沽源县支行 816

二、中国工商银行沽源县支行 816

三、中国工商银行沽源县支行 816

四、中国建设银行沽源县支行 816

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沽源县支行 7816

六、农村信用联社 816

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沽源县支公司 817

八、邮政储蓄 817

第六章 经济综合管理 818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818

一、机构 818

二、管理 818

第二节 物价管理 819

第三节 计量、标准化管理 820

一、机构 820

二、管理 820

第四节 计划管理 820

一、机构 820

二、管理 821

第五节 统计管理 821

一、机构 821

二、职能 821

三、方法 821

第六节 审计管理 821

一、机构 821

二、审计监督 822

第二编 政治 82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823

第一节 党的代表大会 823

一、中共沽源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823

二、中共沽源县七次代表大会 823

三、中共沽源县第八次代表大会 823

第二节 党的建设 824

一、组织建设 824

(一)县委工作机构 824

(二)基层组织 825

二、纪律作风建设 827

三、思想建设 827

四、统一战线 828

第三节 重大决策 828

第二章 群众组织 830

第一节 工人组织 830

一、代表大会 830

二、管理机构 830

三、主要活动 830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830

一、代表大会 830

二、管理机构 830

三、主要活动 831

第三节 妇女组织 831

一、代表大会 831

二、管理机构 831

三、主要活动 832

第四节 工商业组织及文学艺术界组织 832

一、工商联合会 832

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833

三、科学技术协会 833

第三章 政权政协 833

第一节 人大 833

一、人民代表大会 833

二、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834

三、代表选举及代表联系制度 834

四、议案(提案)建议(批评意见)的处理和调查视察 835

第二节 政府 835

一、机构 835

二、重大政务活动 836

第三节 政协 837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沽源县委员会 837

二、机构设置 838

三、主要活动及工作 838

第四章 公安司法 839

第一节 机构 839

一、公安局 839

二、人民法院 839

三、人民检察院 839

四、司法局 839

第二节 公安保卫 840

一、社会治安 840

二、治安管理 840

三、预审监管 840

第三节 安全保卫 840

第四节 消防 840

第五节 人民检察 840

一、刑事检察 840

二、法纪检察 841

三、经济案件检察 841

四、控告申诉检察 841

五、监所检察 841

六、其它检察工作 841

第六节 审判 841

一、审判制度 841

二、案件审判 842

第七节 司法行政 842

一、法制宣传 842

二、公证律师 842

三、人民调解 842

第五章 军事 842

第一节 机构 842

一、县人民武装部 842

二、乡镇及县直单位武装部 843

第二节 兵役制度及兵员征集 843

第三节 民兵 843

一、民兵组织 843

二、民兵训练 843

三、重要活动 844

第六章 人事民政 844

第一节 劳动人事 844

一、机构 844

二、干部 844

三、职工 846

第二节 民政 847

一、机构 847

二、优抚 847

三、社会救济 847

四、福利 848

五、社会管理 848

第三编 人口、宗教、侨务 850

第一章 人口 850

第一节 人口发展与分布 850

第二节 人口构成 853

一、民族构成 853

二、性别、年龄构成 853

三、文化、职业构成 853

第三节 计划生育 853

一、计划生育管理机构 853

二、计划生育政策 854

三、晚婚晚育 854

第二章 宗教侨务 855

第一节 宗教 855

一、宗教宣传 855

二、宗教管理组织 855

三、宗教场所管理 855

第二节 侨务 855

第四编 教科文卫 856

第一章 教育 856

第一节 机构 856

第二节 教育结构 859

一、学前教育 859

二、初等教育 859

三、中等教育 859

四、职业教育 860

五、成人教育 861

六、社会力量办学 861

第三节 教学研究 861

第四节 任用与管理 861

一、任用与管理 861

二、教师待遇 861

第五节 教育经费及管理 862

一、经费来源 862

二、经费管理 862

三、勤工俭学 862

四、改善办学条件 862

第二章 文化 864

第一节 文化机构 864

一、行政管理机构 864

二、文化事业机构 864

第二节 广播电视 865

一、广播 865

二、电视 865

第三节 档案工作 866

第三章 科技体育 867

第一节 科技 867

一、科技组织 867

二、科技队伍 868

三、科技活动 868

第二节 气象 869

一、气象事业发展 869

二、气象监测 869

三、气象服务 869

第三节 体育 873

一、体育活动 873

二、体育队伍 875

三、体育机构 876

第四章 卫生 876

第一节 医疗制度 876

一、公费医疗 876

二、合作医疗 876

三、保健医疗 876

第二节 医疗单位 877

一、县属医疗单位 877

二、乡镇卫生院 877

三、农村卫生所(室) 878

四、个体行医 878

第三节 医疗队伍与设施 878

一、医药队伍 878

二、医疗设施 879

第四节 防疫 879

一、主要传染病防治 879

二、地方病防治 879

三、卫生检查与监督 880

第五节 卫生管理 880

第六节 药政 880

一、机构 880

二、药品经营 881

第七节 爱国卫生 881

一、饮水卫生 881

二、食品卫生 881

三、环境卫生 881

四、灭鼠、灭蚊、灭蝇 881

编后记 882

历届编委会及编审人员 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