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城镇密集区概念辨析 1
一、国外城镇密集区概念研究 1
二、国内有关城镇密集区概念分歧与争议 2
三、城镇密集区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别 4
第二节 国内外城镇密集区相关研究评述 9
一、国外城镇密集区相关研究评述 9
二、国内城镇密集区相关研究评述 18
第三节 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态势 22
一、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现状 22
二、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态势 26
第四节 本研究主要内容、框架和实证区域范围界定 29
一、主要研究内容和拟创新之处 29
二、研究思路框架 29
三、实证区域的选取与范围界定 30
本章小结 32
第二章 城乡统筹与城镇密集区发展理论基础 34
第一节 城乡统筹理论发展与演进 34
一、城乡不平衡发展论Z——城市偏向论与乡村偏向论 34
二、城乡平衡发展理论——城乡协调(统筹)论 37
三、现阶段我国城乡统筹研究展望 39
第二节 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基础理论:系统优化 43
一、系统理论基本原理 43
二、基于系统理论的城镇密集区的研究 45
第三节 城镇密集区发展空间形态理论:城乡融合 47
一、大都市带理论 47
二、“灰色区域”理论 49
第四节 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理论:聚集与扩散 51
一、聚集与扩散理论 51
二、格局_过程理论 55
第五节 城镇密集区协作整合理论:共生进化 56
一、共生三要素 57
二、共生关系形成的条件 58
三、共生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59
四、共生行为模式比较分析 61
五、共生理论与城镇密集区 62
本章小结 64
第三章 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影响因素 65
第一节 传统因素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影响 65
一、自然条件——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载体 65
二、地理区位——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关键 65
三、交通网络——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骨架 67
四、社会文化——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灵魂 68
第二节 现代因素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影响 73
一、信息技术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影响 73
二、复合快速交通轴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影响 78
二、经济全球化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影响 82
第三节 新经济因素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综合影响 85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85
二、新经济环境的总体特征 87
三、新经济环境对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影响 89
本章小结 94
第四章 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划分与判定 95
第一节 影响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的因素 95
一、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市等级 95
二、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 101
第二节 国内学者关于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的相关研究 103
一、周氏指标体系:城镇密集区的高级形式——都市连绵区的形成及判定 103
二、姚氏指标体系:超级城镇群的判定 105
第三节 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划分与判定 107
一、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阶段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07
二、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指标体系的建构 108
三、实证研究:我国主要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的判定 114
本章小结 116
第五章 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 117
第一节 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多元解构 117
一、多种因素的复合叠加影响 117
二、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体制和政策机制 118
三、城镇密集区聚集与扩散的动因机制——主体利益驱动 125
第二节 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历史变迁 129
一、古代城镇密集区雏形发展演化机制 129
二、近代城镇密集区的发展演化机制 133
三、现代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 134
第三节 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差异实证分析 136
一、苏锡常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的机制 137
二、中原城镇密集区发展演化机制 153
三、苏锡常城镇密集区与中原城镇密集区发展机制比较 163
本章小结 167
第六章 城镇密集区协调发展与整合方略 169
第一节 城镇密集区整合方略综述 169
第二节 不同发展阶段城镇密集区整合方略 173
一、中、低发展阶段城镇密集区整合方略 173
二、相对成熟发展阶段城镇密集区整合方略 187
第三节 基于MWVD的城镇密集区整合方略甄选 197
一、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的选择 198
二、基于MWVD的城镇密集区中心城市发展演化 199
三、基于MWVD的中原城镇密集区空间整合方案 201
第四节 城镇密集区城乡统筹方略 208
一、城镇密集区率先建成城乡统筹示范区的依据 208
二、城镇密集区城乡统筹的空间作用模式 210
三、城镇密集区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基本思路 212
第五节 城镇密集区生态环保整合方略 215
一、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生态环保问题 215
二、城镇密集区生态环境整合方略 218
第六节 城镇密集区协调与整合的组织建构 221
一、国外城镇密集区相关管理组织的建构 221
二、国内城镇密集区协调与整合组织的建构 226
本章小结 229
第七章 结语 230
一、主要结论 230
二、不足和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33
参考文献 234
后记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