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通史 第14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赖永海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214063948
  • 页数:45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圣凯潜心佛学,专攻净土宗,有较高的佛学修养和造诣。本卷对涅槃学派、智论学派、成实学派、毗坛学派、地论学派、摄论学派等佛教主要学派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指出各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以及传承,各学派的经典以及主要理论思想,以及各学派与其他学派的关系。书稿理论性和思辨性强,说理透彻,语言明白,体现出作者较为深厚的佛学修养。情况以及著名学者的佛学思想。书稿揭示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接触、接纳以及本土化的过程。

第一章 清代居士佛教的兴起 1

导言 1

第一节 清代居士佛教的思想渊源 3

一、宋明以降的禅净合流思潮 4

二、云栖以华严摄净土 5

三、云栖之流风余韵 7

第二节 周安士启人净信 9

一、善世第一奇书 9

二、劝勉戒杀戒淫 10

三、直指西归路 12

四、书满人间作慈航 14

第三节 彭际清归心净业 16

一、融会华严净土 17

二、笃实修持净土 22

三、士林佛学新风 25

四、对清代居士佛教的影响 31

第四节 龚自珍与经世佛学 33

一、自号怀归子 34

二、批判蛆虫僧,亟思报佛恩 38

三、以天台修净土 43

四、心之力 46

第五节 魏源与经世佛学 50

一、默深以学见长 50

二、潜心佛学经世 53

三、钻研净土经典 55

第二章 清末维新志士的佛学思想 59

第一节 康有为的佛学思想 60

一、游心佛学与西学 61

二、《大同书》中的佛学思想 64

三、尊孔不舍佛 67

第二节 谭嗣同的佛学思想 70

一、金陵学佛的因缘及志趣 71

二、《仁学》中的佛学思想 75

三、生命的涅槃 92

第三节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102

一、早年的师友学佛缘 103

二、戊戌政变后的佛学思想 111

三、佛学与改造社会 122

第三章 清代佛教的衰落与复兴 126

第一节 清代佛教的衰落 127

一、清代佛教衰落的原因 127

二、太平天国的“焚像毁庙” 129

三、清末“庙产兴学”风潮 134

第二节 杨文会振兴佛教的理念和事业 147

一、杨文会生平略传 148

二、杨文会振兴佛教的理念 155

三、杨文会与金陵刻经处 165

第三节 杨文会与近代佛学思想 169

一、尊崇《大乘起信论》的思想 170

二、建构马鸣宗的思想 181

三、倡研唯识学 224

第四节 杨文会:中国佛教复兴的巨擘 232

一、奋起于末法苍茫之世 233

二、甄综会通,规模弘扩 234

三、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240

第四章 清代民国时期佛教的寺院经济 253

第一节 清代前期佛教寺院经济 253

一、寺院之田产 255

二、寺田之捐赠 258

三、斋田之保护 265

四、寺产关乎慧命 273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佛教寺院经济 274

一、寺院经济与佛事法会 275

二、经忏佛事的演变 282

三、寺院经济的趋势 290

第三节 清代藏传佛教的寺庙经济 297

一、清代喇嘛教的兴盛 298

二、西藏喇嘛寺庙经济 305

三、蒙古喇嘛寺庙经济 311

第五章 晚清民国时期佛学研究的滥觞与成就 322

第一节 晚清民国佛学研究兴起的概况 322

一、晚清民国佛学研究兴起的背景 323

二、晚清民国佛学研究的基本派别 327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佛教史的研究和撰述 329

一、梁启超、胡适的佛教史研究 329

二、陈垣、陈寅恪、汤用彤的佛教史研究 334

三、僧伽、居士的佛教史研究 337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研究 339

一、佛教基本教义的阐述 340

二、禅学研究的推进 340

三、唯识学研究的热潮 345

四、佛教哲学研究的深入 349

第四节 晚清民国时期佛教制度、典籍、文化研究的进步 351

一、佛经典籍整理的空前繁荣 352

二、佛教文化教育事业的空前活跃 354

三、佛学与现代性研究的初步进展 355

第六章 近世佛教徒的信仰与生活 358

第一节 “蒋山法会”与明太祖整顿瑜伽教 358

一、蒋山法会的启建与法仪次第 358

二、法会祭祀之“礼”与“时” 364

三、明太祖对经忏佛事的规范与推动 366

第二节 经忏佛事与丛林仪轨 369

一、经忏佛事的流行与混乱 370

二、佛教忏法的制作与完善 373

三、丛林早晚课诵的修订与流行 384

四、对经忏佛事的反思与批判 390

第三节 佛教的慈善事业与信仰习俗 398

一、佛教的慈善事业 398

二、佛教徒的放生习俗 400

三、佛教“四大名山”信仰的形成 404

第七章 1895—1945年的台湾佛教 411

第一节 台湾佛教溯源 411

一、台湾佛教的历史发展 411

二、台湾佛教两大历史渊源 415

三、台湾佛教三大基本形态 418

第二节 台湾佛教四大法脉丛林 424

一、基隆月眉山派灵泉禅寺法脉 424

二、台北观音山派凌云禅寺法脉 426

三、苗栗大湖乡派法云禅寺法脉 428

四、高雄大岗山派超峰禅寺法脉 432

第三节 台湾佛教五大重要事件 434

一、“西来庵事件”导致老官斋教衰落 435

二、“皇化运动”影响台湾禅风 436

三、“日僧建寺”激发寺产保护 441

四、“佛教办学”提高台僧素质 444

五、“道场联盟”加固本土法脉 445

第四节 台湾佛教的变革与复兴 450

一、佛教变革的初步尝试 450

二、正信佛教复兴及救僧运动 453

人名索引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