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水文学与水资源 3
第1章 地球上的水 3
1.1 地球——水的行星 3
1.2 水——不寻常的寻常物质 6
1.3 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9
1.4 地球水圈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 12
1.5 水——宝贵的自然资源 15
第2章 大气——陆地水分交换 17
2.1 大气——陆地水文系统 17
2.2 降水 26
2.3 蒸发和散发 28
第3章 地表以下的水文系统 34
3.1 土壤和岩石中的水 34
3.2 土壤水特性 36
3.3 下渗和蒸发 39
3.4 地下水文动态 42
第4章 流域水文 45
4.1 地表水水文系统 45
4.2 流域产流 53
4.3 流域汇流 55
4.4 河川径流 56
第5章 水文分析与预测 64
5.1 水文要素概率分布 64
5.2 水文要素概率预测 68
5.3 水文要素实时预报 71
5.4 水文模型 74
第6章 水资源评价与配置 78
6.1 水资源及其基本属性 78
6.2 世界水资源与中国水资源 80
6.3 水资源调查评价 86
6.4 水资源配置和调度 91
第2篇 水环境与水生态 99
第7章 环境与生态 99
7.1 环境与环境科学 99
7.2 生态与生态系统 101
7.3 人类面临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107
7.4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111
第8章 水环境问题与对策 114
8.1 水环境 114
8.2 中国水环境问题 117
8.3 水环境治理对策 120
8.4 水污染控制规划与防治技术 121
第9章 水生态问题与对策 128
9.1 水生态系统 128
9.2 中国水生态问题 133
9.3 水生态系统修复对策 135
第10章 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及补偿途径 141
10.1 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效应 141
10.2 水利水电工程负面效应的补偿途径 143
10.3 水利水电工程生态补偿案例 144
第3篇 水利工程 153
第11章 水利枢纽与水工建筑物 153
11.1 水利枢纽及其等别 153
11.2 水工建筑物及其级别 155
11.3 挡水建筑物 158
11.4 泄水建筑物 168
11.5 国内外典型水利枢纽工程 183
第12章 防洪工程 189
12.1 洪水和洪水灾害 189
12.2 防洪工程措施 193
12.3 防洪非工程措施 200
12.4 防洪规划 202
12.5 江河防汛与堤防抢险 204
第13章 水力发电工程 208
13.1 能源的种类及中国的水能资源 208
13.2 水能利用原理及水电站开发方式 212
13.3 电能负荷与电力系统 220
13.4 水电站建筑物 227
13.5 水电站主要动力设备 234
第14章 灌溉排水和水土保持 239
14.1 农业生产与灌溉排水 239
14.2 灌溉制度和灌溉用水量 242
14.3 渠系引水及输水 246
14.4 节水灌溉 250
14.5 排水标准和灌区排水 254
14.6 水土保持 262
第15章 水利工程建设 266
15.1 水利工程建设的程序 266
15.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69
15.3 水利工程施工导截流工程 271
15.4 水利工程项目管理 277
15.5 征地移民 284
第4篇 水利经济与水利管理 295
第16章 水利与可持续发展 295
16.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95
16.2 水利现代化 301
第17章 水利经济 307
17.1 水利经济的内容与特性 307
17.2 水利工程效益 311
17.3 水利建设项目评价 315
17.4 水利经济的理论问题 319
第18章 水利管理 325
18.1 水行政管理与依法治水 325
18.2 水利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与水务一体化管理 330
18.3 水资源需求管理 335
18.4 节水型社会建设 343
第5篇 水利科技与水文化 351
第19章 水利科技及其人才培养 351
19.1 水利科技的学科范畴 351
19.2 当代中国水利科技前沿 357
19.3 当代中国水利科技成果 375
19.4 水利科技特点与发展趋势 377
19.5 水利科技人才的培养 379
第20章 水文化 387
20.1 水文化概述 387
20.2 水文化的表层——物象文化 390
20.3 水文化的中层——行为文化 398
20.4 水文化的深层——精神文化 407
20.5 水文化与水利 413
参考文献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