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个身体,两种想法 1
一 早年 3
二 求学与革命 4
三 燕大学记 13
四 礼仪与社会 18
第二章 祖尼小镇的结构与象征 32
一 文化接触的故事 33
二 祖尼的记忆 37
三 祖尼人类学家李安宅 41
四 祖尼小镇与白塔寨村 49
五 超越现代性的思想家 54
第三章 互惠人类学:人类学的一种可能 60
一 被遗忘的角落 60
二 思考的图像(image) 68
三 三种心性的高峣民族志 72
四 高峣作为后祖尼 81
第四章 坝上人类学的核心 86
一 一种扭转 87
二 学系课程:对社会学与人类学关系的华西理解 97
三 华西边疆研究所 106
四 石羊场社会研习站 115
五 “奇观”:结构的演练与区域文化历史 130
六 坝上人类学在四川的遗响 142
七 结论 147
第五章 象征人类学与西藏民族志 149
一 个人学术传统的蜕变与承递 149
二 为艺术而艺术:象征人类学思想的扩展 154
三 功能和意义 159
四 学术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意义”的意义 165
五 关于西藏的象征民族志 172
六 结论 182
第六章 西藏民族志的范型研究 186
一 20世纪30年代:中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的起源 187
二 20世纪40年代中国功能主义人类学的展布 197
三 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功能主义的创生与实践 213
四 衔接地方世界 233
五 复兴中国功能主义西藏民族志及范式的可能性转型 241
六 小结 250
第七章 “转锋”:李安宅进藏 254
一 从军序曲 254
二 “盲点” 259
三 有关西藏知识的生产地:十八军政策研究室 262
四 人类学家与一支军队的藏文化规训 264
五 中国现代史的转向 275
第八章 1957:中国现代史与人类学的命运 285
一 对话前史之一:李安宅与“红色思想”之间 288
二 一种社会公共空间:“中共四川省委高干哲学自修班”第四期 290
三 公共空间里没有私人空间 296
四 公共性对个人的伏击 306
五 社会造就的公共性封笔与个人絮语的诞生 316
六 历史造就的中国人类学心史 324
七 对中国人类学史的另一种理解 336
引用文献 338
后记 中国思想史上的李安宅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