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传播先进思想 3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3
1.封建社会的一名掘墓人 3
2.率先擂起“新文化运动”的隆隆战鼓 5
3.《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贡献突出 9
4.实践了自己提出的“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 11
5.我“并没有声明不发起一个自己信仰的党啊”! 14
6.认定只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 16
7.“贫士无财有傲骨,愈穷傲骨愈突兀!” 1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传播——李大钊 26
1.“点种”的真正含义 26
2.留学的一半时间在从事爱国运动 28
3.“守常一入北大,比于临淮治军” 29
4.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31
5.指引一批青年“走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路上” 36
6.被捕后,对“共产学理及主义,均承认不讳” 38
7.毛泽东说:“他是我真正的老师。” 42
第三章 现代文学——鲁迅 44
1.三味书屋学习,弃医从文 44
2.他终于答应为《新青年》写文章了 46
3.大学里的知名教授和读者仰慕的著名作家 48
4.揭露、抨击与批判地继承 50
5.要拿“诺贝尔赏金,还欠努力” 52
6.“民族魂”的锦旗覆盖在他的遗体上 54
7.鲁迅作品永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珍贵瑰宝 54
第二部分 创新教育模式 59
第四章 教育革命——蔡元培 59
1.他最佩服的人,是柏林大学创始人威廉·洪堡 59
2.他想把北京大学办成一所真正的大学 62
3.他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 64
4.革新后的北大,已成为孕育新思想的摇篮 68
5.开始推行教授治校,鼓励学生组建社团 70
6.从偏重文理到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71
7.提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 72
第五章 平民教育——晏阳初 76
1.晏阳初常说:“三C”影响了我的一生 76
2.为劳工代写书信引发识字教育 78
3.河北定县平民教育的壮举 79
4.扫盲经典“千字课” 82
5.平教会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 85
6.对蒋介石先消灭中共、再建设农村的主张不以为然 86
7.与爱因斯坦比肩的“全球现代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 88
第三部分 特别军事斗争 95
第六章 首入黄埔——张申府 95
1.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 95
2.创党之事,“只有你与守常可以谈” 97
3.张申府、刘清扬成为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 98
4.让朱德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 100
5.因缘际会,首入黄埔 102
6.举贤能,推荐周恩来入黄埔 105
7.投身于民主斗争洪流之中 107
第七章 武装抗日——马占山 113
1.弃农从军纯属意外 113
2.在嫩江桥,打响了抗击日寇的第一枪 116
3.“马占山”牌香烟,竟然一时畅销全国 119
4.毛泽东说“红军与马将军已成为抗日同志” 120
5.“劝告傅作义将军放下武器,接受和平” 122
第八章 “域外死忠”——戴安澜 126
1.为子女取名皆与抗日有关 126
2.他撰写的《痛苦的回忆》成稿之背景 127
3.“老戴,你发什么疯?这是委座的乘车。” 129
4.要求部属要“忠、勇、勤、廉” 130
5.孤师入缅,首战告捷 132
6.艰难撤退,将军殒身缅北丛林中 133
7.为戴安澜举行国葬,国共两党高度评价 135
第九章 挺进东北——曾克林 137
1.从雪山、草地走出来 137
2.毛泽东说:“克林同志,打得好!” 138
3.收复山海关,“为我军进驻东北打开了大门” 141
4.沦陷14年的沈阳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44
5.曾克林的情报,对延安可谓是“雪中送炭” 147
6.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位“全能将军” 149
第四部分 唤起工农运动 155
第十章 农民运动——彭湃 155
1.卓见:“中国的革命要依靠农民” 155
2.四少爷烧毁田契,农民就跟着他走 158
3.瞿秋白:“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第一个战士” 161
4.为农民做实事,建苏维埃政权 164
5.周恩来流泪下令:“一定要把叛徒白鑫干掉!” 166
第十一章 工人运动——苏兆征 168
1.领悟到十月革命胜利的真实意义 168
2.热情支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 170
3.邓中夏说他是“击败帝国主义的猛将” 172
4.人们都说:“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工人行动的指令。” 174
5.发表辞职书,脱离国民党 176
6.中共中央发出“沉痛悼念苏兆征逝世”的通告 178
第五部分 建立国际交往 185
第十二章 任职共产国际——张太雷 185
1.入党介绍人可以算是李大钊 185
2.天津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 186
3.赴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任职 187
4.出席共产国际“三大” 191
5.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的助手和翻译 193
6.参加列宁的葬礼 195
7.出席中共八七会议 197
8.在革命工作最需要他的时候,他走了! 199
第六部分 经济体制改革 20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顾准 205
1.“出布告最多的局长” 205
2.“感觉十分突然”的“去职” 207
3.举国“计划”,独倡“市场” 209
4.再度蒙难,再结研究硕果 214
5.“两次戴帽”,妻离子散 217
6.拆骨为烛,照亮人心 220
第十四章 生产责任制——曾希圣 222
1.毛泽东:“没有曾希圣,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222
2.提出科学的治理淮河方略 227
3.破天荒地推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 231
4.曾希圣坚持认为“责任田”方向绝对没有错 235
5.李先念:“曾希圣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 237
主要参考文献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