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甲烷的热分解和反应 1
第一节 引言 1
第二节 分解作用的一般特征 1
第三节 在1000K下的反应机理 3
第四节 高温下的分解反应 9
第五节 初期阶段中的单元反应 12
第六节 表面效应和自动催化作用 21
第七节 碳的形成 24
参考文献 26
第二章 乙烷和丙烷的裂解 28
第一节 引言 28
第二节 工业生产评价 29
第三节 一般反应特征 33
第四节 断裂和偶合 37
第五节 氢转移反应 40
第六节 分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44
第七节 副反应 47
第八节 小结 49
参考文献 50
第三章 正丁烷裂解 52
第一节 引言 52
第二节 正丁烷裂解的自由基特性 53
第三节 伯、仲丁基自由基和二次反应在正丁烷裂解中的作用 61
第四节 正丁烷裂解时微量氧的作用 70
第五节 正丁烷裂解反应器工程设计数据 74
参考文献 76
第四章 重烃裂解 77
第一节 引言 77
第二节 单一重烷烃裂解 78
第三节 单一重烯烃裂解 87
第四节 环烷烃和烷基芳烃 89
第五节 混合物裂解 90
第六节 添加剂和稀释气体的影响 92
第七节 小结 95
参考文献 96
第五章 烯烃和二烯烃的热反应及芳烃的形成 98
第一节 引言 98
第二节 乙烯的热反应 100
第三节 丙烯的热反应 103
第四节 丁烯的热反应 106
第五节 1,3-丁二烯的热反应 108
第六节 烯烃与1,3-丁二烯的热反应 108
第七节 烯烃与烯丙基自由基的热反应 114
第八节 环烯烃的热反应 119
第九节 小结和推荐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126
参考文献 128
第六章 甲苯的氢解作用 131
第一节 引言 131
第二节 热化学 132
第三节 氢解反应动力学 135
第四节 氢解理论 139
第五节 补充说明 147
参考文献 147
第七章 烃类裂解反应的数学模型 149
第一节 建立裂解模拟模型的目的 149
第二节 裂解模型的类型 151
第三节 机理研究和主要反应分类 157
第四节 裂解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164
第五节 气体裂解 169
第六节 石脑油和粗柴油的裂解 190
第七节 小结 201
参考文献 201
第八章 非石油原料 204
第一节 轻质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过去和今后的来源 204
第二节 煤和煤焦油 205
第三节 煤液化的液体产物 209
第四节 油页岩和页岩油 220
第五节 聚烯烃 225
第六节 生物质 228
参考文献 230
第九章 焦炭形成和气化的基本概念 234
第一节 引言 234
第二节 气相焦炭的形成 238
第三节 焦炭在表面上的形成 245
第四节 催化结炭的机理和动力学 246
第五节 表面结焦 252
第六节 焦炭生成概要 254
第七节 焦炭的气化 256
第八节 炭的镍催化气化 258
第九节 其它金属的气化作用 264
参考文献 265
第十章 裂解过程中的表面反应 268
第一节 引言 268
第二节 裂解过程中的主要表面反应 270
第三节 小结 286
参考文献 287
第十一章 裂解反应的实验室反应器 290
第一节 引言 290
第二节 反应器理论与实践 290
第三节 间歇反应器 292
第四节 单脉冲冲击波管 294
第五节 连续流动的搅拌釜反应器 296
第六节 极低压力下的裂解 299
第七节 管式反应器 301
第八节 无器壁反应器 303
第九节 新戊烷热裂解 306
第十节 反应器比较小结 309
参考文献 311
第十二章 石油液体馏分——石脑油至原油的裂解 314
第一节 引言 314
第二节 石脑油馏分裂解 315
第三节 重质烃类馏分的裂解 330
第四节 烯烃生产新路线 355
第五节 小结 361
参考文献 363
第十三章 传统裂解炉及新型裂解炉的设计 367
第一节 引言 367
第二节 传统的裂解反应器 368
第三节 新型裂解反应器 388
参考文献 406
第十四章 常规裂解炉设计与操作的经济研究 409
第一节 引言 409
第二节 炉子设计 409
第三节 焦的形成与清焦 414
第四节 废热回收 415
第五节 炉子操作控制 417
第六节 炉子经济性研究 418
第七节 小结 419
参考文献 420
第十五章 裂解系统生产乙烯、其它烯烃和芳烃及其经济性 421
第一节 乙烯生产和石油化工的历史 421
第二节 石油化工中心 422
第三节 石油化工厂 423
第四节 乙烯展望 425
第五节 乙烯衍生物 427
第六节 乙烯工厂的原料 434
第七节 裂解过程和产物分布 443
第八节 乙烯装置的工艺流程 446
第九节 乙烯产品的输送 454
第十节 乙烯产品的贮存 454
第十一节 规划石油化工项目 455
第十二节 乙烯厂的投资估算 463
第十三节 乙烯生产费用 465
第十四节 影响乙烯生产费用的因素 471
参考文献 474
第十六章 乙烯高温裂解加热炉的材质 475
第一节 引言 475
第二节 乙烯生产过程 475
第三节 乙烯高温裂解用材质 478
第四节 抗渗碳性 479
第五节 材料的蠕变破裂强度 482
第六节 材料的延展性 483
第七节 可焊性问题 484
第八节 合金材料的选择 485
参考文献 486
第十七章 裂解系统工艺过程控制 487
第一节 引言 487
第二节 转化率和选择性 487
第三节 工艺参数和正常操作 487
第四节 最佳化控制 495
参考文献 500
第十八章 输送线热交换器 501
第一节 急冷换热器 501
第二节 急冷换热器的要求 503
第三节 斯密特急冷系统 505
第四节 博尔希西急冷系统 507
第五节 三菱急冷系统 509
第六节 斯通-韦伯斯特急冷系统 511
第七节 其它急冷系统 513
第八节 技术经济设计准则 517
第九节 急冷换热器的结焦 521
参考文献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