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顺利开局的良策 2
一、要进入角色适应转换 2
(一)尽快实现由配角向主角的转变 2
(二)尽快实现由局部向全局的转变 2
(三)尽快实现由执行向决策的转变 3
(四)尽快实现由微观向宏观的转变 4
二、要端正思想理顺关系 4
(一)权力与服务的关系 5
(二)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5
(三)初战与长远的关系 5
(四)求绩与求实的关系 6
(五)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6
三、要进行角色定位 7
(一)站在排头的形象“大使” 7
(二)科学谋划的设计“大师” 8
(三)把关定向的导航“舵手” 9
(四)传技授术的行业“教练” 9
(五)统筹协调的调度“总管” 10
(六)把脉开方的保健“医师” 10
(七)引领知识的专家“教授” 11
(八)悉心服务的官兵“公仆” 12
四、要把握开局的思路 12
(一)以清晰思路进入新角色 13
(二)以高标准履行新的职责 14
(三)以务实作风开创新业绩 15
五、要踢好“头三脚” 16
(一)选准“踢”的方向 17
(二)注意“踢”的力度 17
(三)把握“踢”的技巧 18
六、要烧好“三把火” 19
(一)尽快熟悉新的业务 19
(二)迅速理顺人际关系 20
(三)建立工作新的格局 20
七、要用好“三盆水” 21
(一)用“冷水”洗头清脑 21
(二)用“温水”洗手除垢 21
(三)用“热水”洗脚活血 22
八、要全面掌握部队情况 23
(一)向上级领导问一遍 23
(二)同常委成员谈一遍 23
(三)到机关部门听一遍 23
(四)下基层单位摸一遍 24
(五)到地方政府走一遍 24
九、要选择工作“突破口” 26
(一)在贯彻上级重大决策和部署时突破 27
(二)在原本重要却容易被人忽视之处突破 27
(三)在非常时刻和紧要关头求突破 27
(四)在妥善处理官兵关注的热点问题上突破 28
十、要善于抓住关键开展工作 29
(一)充分论证,选准突破口 29
(二)周密组织,形成合力 30
(三)注重实效,确保落实 31
十一、要顺利打开工作局面 32
(一)稳心态——笑对新环境 32
(二)理思路——进入新角色 33
(三)定标准——履行新职责 33
(四)正姿态——适应新岗位 34
(五)强作风——开创新业绩 34
(六)树形象——赢得高威信 35
十二、要用辩证的思想开好局 35
(一)既要开拓创断,又要善于传承 36
(二)既要有主心,又要发扬民主 36
(三)既要争取民心,又要坚持公心 37
第二章 驾驭全局的良策 40
一、要通观全局理清工作思路 40
(一)要善于站在全局上观察和思考问题 40
(二)要善于把握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41
(三)要善于从政治的高度谋划工作 42
二、要善于从全局上把握问题 43
(一)要有总览全局的统筹力 43
(二)要有洞察全局的预见力 43
(三)要有谋篇布局的应变力 44
三、要善于把握全局的领导 45
(一)善于抓“关节点” 45
(二)善于抓重点带一般 46
(三)善于发现解决问题 47
四、要拨冗去繁,把握大局 49
(一)拨冗去繁谋大事 49
(二)提纲挈领抓全局 50
(三)博采众长善决策 51
五、要握紧拳头抓重点 52
(一)重点工作重起来,部队才能带起来 52
(二)切实确认和把握工作重心 53
(三)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保证 54
六、要从全局出发统筹工作 55
(一)要增强统筹的意识 55
(二)要处理好“抓大”与“放小”的关系 55
(三)要在被动中争取主动 56
七、要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57
(一)要了解全局,定位好局部 57
(二)要统筹兼顾,会“弹钢琴” 57
(三)要把握趋势,增强预见性 58
八、要统筹兼顾谋发展 59
(一)把握部队全局开展筹划工作 59
(二)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60
(三)解决影响和制约部队建设的薄弱环节 60
(四)提高统揽全局的能力素质 61
九、要统筹协调“弹钢琴” 62
(一)分清主次,防止“一面平推” 63
(二)搞好协调,防止“四面出击” 63
(三)注重全面建设,防止“顾此失彼” 64
十、要善于进行宏观控制 65
(一)善谋划 65
(二)巧管理 65
(三)会运作 66
(四)敢负责 67
十一、要抓住关键环节统揽全局 67
(一)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67
(二)处理好务虚与务实的关系 68
(三)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70
十二、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71
(一)深刻领会与把握战略思维的基本内涵 71
(二)切实增强战略思维能力的紧迫性 72
(三)下大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73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良策 76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调查研究 76
(一)确保主客观相一致 76
(二)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 77
(三)全面系统地把握情况 78
(四)确保“调查”与“研究”的有机融合 78
(五)促进调研成果向工作实践的转化 79
二、要把握调查研究的正确方向 80
(一)围绕中心工作,突出全局性 80
(二)揭示事物本质,突出规律性 81
(三)符合工作实际,突出政策性 81
(四)坚持与时俱进,突出创新性 82
三、要确保调查研究的质?效益 82
(一)提倡尊重事实,反对先入为主 82
(二)提倡深入细致,反对走马观花 83
(三)提倡广闻博采,反对以偏赅全 84
(四)提倡处处留心,反对粗心大意 85
(五)提倡实话实说,反对报喜隐忧 85
(六)提倡眼睛向下,反对自以为是 86
(七)端正指导思想,做好下篇文章 86
四、要正确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 87
(一)普遍调查的选择与适用 87
(二)典型调查的选择与适用 88
(三)重点调查的选择与适用 89
(四)专题调查的选择与适用 89
(五)个案调查的选择与适用 90
五、要准确选择调查研究的课题 91
(一)明确选题的关键地位 91
(二)选取适合的课题类型 92
(三)把握选题的一般标准 93
六、要把握调查研究的环节 94
(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 94
(二)正确运用各种调研方法 95
(三)认真整理调研结果 96
(四)科学运用调研成果 96
七、要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97
(一)要注意收集资料的原始性 97
(二)要注意收集资料的完整性 97
(三)要注意收集资料的有用性 98
八、要做好调查研究的收尾工作 98
(一)对调查研究情况全面进行梳理 98
(二)认真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99
(三)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99
九、要在调查研究中解决问题 100
(一)要提高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自觉性 100
(二)要转变调查研究的作风 101
(三)要建立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机制 101
第四章 科学决策的良策 103
一、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科学决策 103
(一)要不断提升思维层次 104
(二)要紧密结合实际 104
(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05
二、要遵循决策的一般思路 106
(一)坚持吃透上情与摸清下情的统一 106
(二)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 107
(三)坚持立足现实与面向未来的统一 108
(四)坚持启动内因与借助外因的统一 109
三、要找准科学决策的支撑点 110
(一)注重理论支持 110
(二)寻求实践支持 110
(三)依靠政策法规支持 111
(四)谋求群众支持 111
(五)谋求专家支持 111
四、要掌握科学决策的步骤 112
(一)抓住大事定议题 112
(二)调查思考做准备 112
(三)提出原则拿预案 113
(四)个别酝酿求共识 113
(五)集体讨论作决断 114
(六)分工负责抓落实 114
五、要减少或避免决策的失误 115
(一)决策科学要懂 115
(二)议事规则要守 115
(三)情况问题要明 116
(四)党性原则要强 117
(五)思维方法要对 117
(六)民主意识要强 118
(七)各方关系要顺 118
六、要善于避开决策的“误区” 119
(一)避开“先入为主”的误区 119
(二)避开“求同排异”的误区 119
(三)避开“晕圈效应”的误区 120
七、要树立民主决策的理念 120
(一)依靠集体领导进行决策 121
(二)依靠机关合力进行决策 122
(三)依靠群众智慧进行决策 122
八、要审时度势进行决策 123
(一)认清形势,把握趋势 123
(二)抓住时机,当机立断 124
(三)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125
(四)勇于创新,出奇制胜 125
九、要做到多谋善“?” 126
(一)办事分断,条理有序 126
(二)热事冷断,慎思谨行 127
(三)急事稳断,处乱不惊 128
(四)特事特断,灵活机变 128
(五)刚事柔断,消气除怨 129
十、要掌握“个别酝酿”的方法 129
(一)廓清误区 129
(二)把关定向 130
(三)选准时机 130
(四)把握范围 130
(五)掌握“适度” 131
十一、要把握日常决策的艺术 131
(一)处理非常规问题的方法 131
(二)处理请示性问题的方法 132
(三)处理突发性事件的方法 132
十二、要提高自身的决策力 132
(一)决策之前要“四问” 132
(二)决策全过程“四忌” 134
(三)决策科学化“四要” 135
第五章 团结协调的良策 137
一、要强化团结协调的意识 137
(一)事业为重,在共同目标上求合作 138
(二)宽容待人,在相互忍让中求合力 139
(三)忠厚坦荡,在互相信任中增友情 140
(四)甘于吃亏,在名利得失上讲风格 141
(五)劝善规过,在互相帮助中当诤友 142
二、要在团结时讲团结 143
(一)经常宣传,教育领先 143
(二)消除心理障碍,提倡心理相容 143
(三)讲究批评的方法,促进内部的团结 145
三、要把握协调工作的真谛 146
(一)不争权大权小,靠事业第一来协调 146
(二)不求你好我好,靠善用批评来协调 147
(三)不搞若明若暗,靠透明环境来协调 148
(四)不重个人得失,靠人格魅力来协调 149
四、要把握协调工作的要求 150
(一)发现问题要及时 150
(二)协调决策要正确 151
(三)协调过程要有耐性 151
(四)协调之后要总结 152
五、要加强班子的团结 152
(一)唱好“将相和”,共同抓好落实 152
(二)凝聚集体智慧,加强核心领导 153
(三)演好同台戏,齐心协力谋发展 154
六、班子成员之间要协调相处 155
(一)搞清楚不协调的原因 155
(二)贯彻好协调相处的原则 156
(三)落实好协调相处的要求 157
七、要主动采取退让之术 158
(一)求大同存小异,主动退让 159
(二)绕道回避锋芒,迂回退让 159
(三)既肯定又否定,折中退让 160
八、要善于和谐互动 160
(一)互信 160
(二)互谅 161
(三)互补 161
(四)互赢 162
九、要与上级协调好关系 162
(一)服从而不盲从 163
(二)原则而不死板 163
(三)请示而不依赖 164
(四)建议而不固执 164
(五)尊重而不庸俗 165
(六)主动而不越位 166
(七)增谊而不设障 166
十、要与下属协调好关系 167
(一)按级下行不跳跃 167
(二)勇于负责不推过 167
(三)发扬民主不霸道 168
(四)发挥长处不作难 168
(五)公正廉明不偏心 169
(六)真诚关心不宠爱 169
十一、要与同级协调好关系 170
(一)明确职责不扯皮 170
(二)相互支持不拆台 171
(三)及时交流不封闭 171
(四)互尊互让不唯己 171
(五)善处矛盾不积怨 172
第六章 选贤任能的良策 175
一、要善于慧眼识才 175
(一)纠正偏差,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176
(二)独具慧眼,善于发掘人才 176
(三)依照程序,正确选拔使用人才 177
(四)利用资源,积极培养人才 177
(五)防止流失,注意保留人才 178
二、选拔人才要做到“四要” 178
(一)思想要正 178
(二)观念要新 179
(三)标准要明 179
(四)思路要宽 180
三、要克服选人识人的不良心理 180
(一)首因效应 181
(二)近因效应 181
(三)刻板效应 182
(四)光环效应 182
(五)月光效应 182
(六)马太效应 182
四、要纠正选拔用人中的不良倾向 183
(一)盲目求稳,用“老实人” 183
(二)迁就照顾,用“老机关” 183
(三)不讲原则,用“老好人” 184
(四)任人唯亲,用“老关系” 184
(五)论资排辈,用“老同志” 185
五、要在干事创业中识才用才 185
(一)让想干事业的有机会 185
(二)让能干事业的有奔头 186
(三)让干成事业的有地位 187
六、要深谙用人的艺术 188
(一)用人不疑,敢于授权 188
(二)奖罚分明,严格要求 189
(三)适时培养,用育并重 190
(四)高风亮节,敢于借力 191
(五)团队组合,优势互补 192
(六)善用“峰高谷深”之才 193
(七)“使功不如使过” 194
七、要在工作中考察下级 195
(一)直接面谈 195
(二)随时观察 195
(三)有意考验 196
(四)群众评议 196
(五)依靠专家 197
(六)考试测评 197
(七)注重实绩 197
(八)试用考察 198
八、要善于考察识别部属 198
(一)通过不同场合看待部属 198
(二)通过不同渠道了解部属 199
(三)通过不同反映识别部属 200
九、要有容才之短的气魄 200
(一)只有容其短,方能见其长 200
(二)只有容其短,方能用其长 201
(三)只有容其短,才能克其短 201
(四)容才之短,勇气和牺牲不可少 201
十、要善待特才傲物的部属 202
(一)要宽心以容 202
(二)要公心以用 202
(三)要平心论事 203
(四)要虚心受善 203
(五)要潜心相扶 204
十一、要善待有过失的人才 204
(一)不要求全 204
(二)要尊重和信任 205
(三)要容人之过 205
(四)肯定人才的价值 205
(五)要放手使用 205
十二、要提高用人的水平 206
(一)要提高识才的慧眼 206
(二)要提高用才的气魄 207
(三)要提高爱才的感情 207
(四)要提高聚才的方法 208
第七章 按纲施训的良策 209
一、要科学指导部队训练 209
(一)摆正训练位子 210
(二)谋求训练发展 210
(三)激发训练动力 211
二、要抓好训练筹划工作 211
(一)传达任务、准备建议 212
(二)研究任务、明确分工 212
(三)制订计划、上报审批 212
(四)下达任务、开展督查 212
三、有的放矢做好训练准备 213
(一)思想准备上要凸显针对性 213
(二)组织准备上要凸显科学性 214
(三)教学准备上要凸显有效性 214
(四)物质准备上要凸显灵活性 215
四、按纲施训要规范 215
(一)把军官训练落实到位 215
(二)把参训时间落实到位 216
(三)把训练计划落实到位 216
(四)把训练程序步骤落实到位 216
(五)把训练考核落实到位 216
五、从严要求部队训练 217
(一)坚持从严训练的思想 217
(二)坚持依法治训和施训 218
(三)坚持在训练改革中求发展 219
(四)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 219
六、重点抓好训练落实 220
(一)抓好“练为战”思想的落实 220
(二)抓好机关各部门职责的落实 221
(三)抓好训练法规的落实 222
七、依法组织按纲实训 223
(一)抓学习教育,强化法规意识 223
(二)抓制度规范,完善执法措施 224
(三)抓训练调控,建立正规秩序 224
(四)抓严格落实,确保训练质量 225
八、深化科学练兵提高训练质疑 225
(一)把提高教练员素质作为科学练兵的基础 226
(二)把依法按纲施训作为科学练兵的依据 226
(三)把改革训练方法手段作为科学练兵的途径 227
(四)把改进训练作风作为科学练兵的有效保证 227
九、发挥职能机关抓训练的作用 228
(一)发挥职能机关的组织筹划作用 228
(二)发挥职能机关的训练管理作用 229
(三)发挥职能机关的检查指导作用 230
(四)发挥职能机关的主观能动作用 230
十、要严把训练考核关 231
(一)严把“准备关”,克服考前不良倾向 232
(二)严把“实施关”,避免考中把关不严 232
(三)严把“评定关”,杜绝考后暗箱操作 233
十一、要“以考促训”上台阶 233
(一)不断深化对训练考评的认识 234
(二)建立完善的训练考评机制 234
(三)探索科学的考评方法 235
十二、要确保训练安全长效发展 235
(一)党委议训,布置训练工作时不忘安全 236
(二)科学施训,落实训练工作时牢记安全 236
(三)从严治训,检查训练工作时细查安全 237
(四)依法评训,结束训练工作时总结安全 238
十三、要提高按纲施训的能力 239
(一)强化法治观念 240
(二)锤炼指挥能力 240
(三)打牢专业技术基础 241
(四)提高科技素质 241
第八章 日常理事的良策 243
一、要灵活掌握理事的艺术 243
(一)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244
(二)坚持抓中心与统全局的统一 244
(三)坚持领导积极性与广大群众积极性的统一 244
(四)坚持开拓性与平衡性的统一 245
(五)坚持宽与严的统一 245
二、要善于做“疏导”工作 245
(一)理论疏导 246
(二)民主疏导 246
(三)因人疏导 246
(四)预见疏导 247
(五)因势疏导 247
(六)暗示疏导 247
(七)慰藉疏导 248
(八)感化疏导 248
(九)规谏疏导 248
(十)用喻疏导 249
三、要正确实施表扬与批评 249
(一)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 249
(二)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公平合理 250
(三)注重讲究方法,把握分寸 251
四、要善用方圆之术 252
(一)内部方,外部圆 252
(二)对下方,对上圆 252
(三)工作场合方,非工作场合圆 252
(四)个别场合方,公众场合圆 253
(五)普遍方,特殊圆 253
(六)关系密切方,一般关系圆 253
(七)心里方,面上圆 253
(八)结果方,过程圆 253
五、要掌握“听”的艺术 254
(一)谦听 254
(二)兼听 254
(三)析听 255
(四)倾听 256
六、要掌握“谈话”的技巧 256
(一)要言之有情 256
(二)要言之有趣 257
(三)要言之有实 257
(四)要言之有信 258
(五)要言之有则 258
七、要用“心”管好部队 258
(一)贵在用“真心”,切忌用“假心” 259
(二)贵在用“爱心”,切忌用“恨心” 260
(三)贵在用“公心”,切忌用“私心” 261
八、要抓好部队的安全管理 262
(一)要提高认识 262
(二)要打牢基础 263
(三)要严格法规 263
(四)要严肃查处 264
九、要抓好八小时以外的管理 265
(一)打牢基础,注重教育和引导 265
(二)把握重点,突出干部队伍管理 266
(三)依法治军,按条令条例办事 267
(四)齐抓共管,实行内治和外控 267
十、要善于“点化”部属 268
(一)全局在胸,鞭辟入里 268
(二)移花接木,柳暗花明 268
(三)坦诚相见,信任励人 269
(四)借桑说槐,以石攻玉 269
(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269
(六)旁敲侧击,寓教于行 269
(七)因势利导,春风化雨 270
十一、要化解下属的“离心力” 270
(一)双向沟通多交心 270
(二)工作信任多放心 271
(三)画龙点睛多尽心 272
(四)送去温暖多关心 272
(五)大度能容多宽心 273
(六)审视自我多剖心 273
十二、要妥善处理与下级的“冲突” 274
(一)别和下属过不去 274
(二)别借冲突来“整人” 274
(三)别让权力太过格 274
(四)别拿芝麻当西瓜 275
第九章 帮带基层的良策 278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基层建设 278
(一)用科学的理念引领指导基层的高起点 278
(二)用科学的思路找准指导基层的着力点 279
(三)用科学的方法实现指导基层的科学化 279
二、要转变帮带基层的观念 280
(一)端正抓基层的指导思想 280
(二)转变抓基层的错误认识 282
(三)着重要把握好“四个关节点” 284
三、要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 284
(一)心系基层、熟知基层 284
(二)下得去,帮得实 285
(三)注重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286
(四)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 286
四、要正确把握基层建设的发展方向 287
(一)要搞好统筹谋划 287
(二)要理清工作思路 288
(三)要创新方法手段 289
五、要用辩证的方法解决基层问题 291
(一)解决好“脱离实际”的问题 291
(二)解决好“顾此失彼”的问题 292
(三)解决好“过多过频”的问题 293
(四)解决好“内动力不足”的问题 294
六、要掌握帮带基层的基本规律 295
(一)围绕发展的目标谋划基层工作思路 295
(二)依靠发展的主体推动基层工作落实 296
(三)运用发展的办法研究基层工作矛盾 298
(四)按照发展的规律组织开展基层工作 300
(五)要建立健全帮带基层的长效机制 301
七、要把握基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302
(一)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 302
(二)始终按照战斗力标准建设基层 304
(三)紧紧抓住基层建设的关键环节 305
(四)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 306
(五)扎实抓好小散远直单位帮建 307
八、善于发现和解决基层倾向性问题 308
(一)调查研究,掌握基层真实情况 308
(二)科学分析,发现基层倾向性问题 309
(三)齐抓共管,解决基层倾向性问题 310
九、要增强抓基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10
(一)科学发展的理念到基层贯彻 311
(二)指导和服务的力量到基层聚合 311
(三)经常性工作的落实到基层跟踪 311
(四)倾向性问题的掌控到基层调研 311
(五)典型经验的运用到基层问效 312
(六)基层自建的动力到基层挖掘 312
(七)安全稳定的基础到基层夯实 312
(八)领导作风的改进到基层体现 313
(九)指导基层的绩效到基层检验 313
(十)“三个帮带”的质量到基层讲评 313
十、要提高帮带基层的能力索质 313
(一)着力提高帮带基层的“四种能力” 314
(二)努力掌握帮带基层的艺术 315
主要参考文献 317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