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福悦主编;隆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02029758
  • 页数:1085 页
图书介绍:

概述 3

大事记 13

第一编 建置区划 83

第一章 建置 83

第一节 区域位置 83

第二节 境域变迁 83

第三节 建置沿革 84

第二章 行政区划 89

第一节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89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行政区划 93

第三章 乡、镇概况 100

第一节 镇概况 100

第二节 乡概况 108

第三节 乡镇经济概况 115

第二编 自然环境 119

第一章 地质 119

第一节 地层 119

第二节 岩石 120

第三节 地质构造 121

第二章 地貌 122

第一节 中山、中低山地貌 122

第二节 丘岗及河谷阶地 123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124

第一节 气候特征 124

第二节 气候要素 124

第三节 物候 131

第四章 水文 134

第一节 地表水 134

第二节 地下水 136

第三节 水系 138

第五章 土壤 141

第一节 土壤种类 141

第二节 土质分布及土壤养分 144

第三节 土壤保护和改良利用 147

第六章 动植物及矿产资源 148

第一节 动物资源 148

第二节 植物资源 149

第三节 矿产资源 150

第七章 灾害 153

第一节 自然灾害 153

第二节 生物灾害 160

第三编 居民 165

第一章 人口 165

第一节 人口源流 165

第二节 人口数量与变动 165

第三节 人口构成与分布 167

第四节 人口素质 172

第五节 计划生育 172

第六节 姓氏 174

第二章 民族与宗教 175

第一节 民族来源及概况 175

第二节 宗教 178

第三节 宗教建筑 179

第四节 宗教活动 183

第三章 方言 184

第一节 方言概况 184

第二节 语音分析 185

第三节 词汇 199

第四节 语法 214

第四章 居民生活 214

第一节 农民生活 214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217

第五章 民俗 220

第一节 生活习俗 220

第二节 礼仪习俗 224

第三节 节令习俗 227

第四节 庙会 229

第五节 民间忌讳 230

第六节 嗜好陋习 231

第四编 农业 235

第一章 农业机构 种植业结构 农业区划 236

第一节 农业机构 236

第二节 种植业结构 236

第三节 农业区划 237

第二章 农业作物 239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39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54

第三章 农业科技 260

第一节 技术推广 260

第二节 良种培育推广 261

第三节 农作物保护 265

第四节 肥料利用 269

第四章 农机具 271

第一节 传统农具 271

第二节 新式农机具 271

第三节 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272

第五章 生产关系变革 275

第一节 土地制度改革 275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276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 277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78

第五编 林业 283

第一章 林业资源 283

第一节 林木种类 283

第二节 森林资源 287

第三节 森林区划 288

第二章 林业管理 289

第一节 林业政策 289

第二节 森林管护 290

第三章 林业生产 293

第一节 育苗 29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94

第四章 果树 300

第一节 果树的发展 300

第二节 品种引进 301

第五章 林业科技 303

第一节 科研队伍 303

第二节 科研成果 304

第六章 机构 3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5

第二节 国营林场 306

第三节 集体林场 308

第六编 畜牧业 311

第一章 草场资源 311

第一节 草场分布 311

第二节 草场建设与保护 313

第二章 畜禽种类 314

第一节 大牲畜 314

第二节 家畜家禽 315

第三章 饲养管理 316

第一节 畜禽饲养管理 316

第二节 饲草饲料 316

第四章 疫病防治 318

第一节 防疫队伍 318

第二节 畜禽常见病及传染病防治 319

第五章 畜牧生产 32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22

第二节 生产发展 323

第三节 家畜改良 327

第四节 科技成果 328

第七编 水利 333

第一章 水利工程 333

第一节 水库 333

第二节 防洪坝建设 335

第三节 改河工程 336

第二章 农田水利建设 337

第一节 灌溉工程 337

第二节 井塘坝建设 339

第三节 截潜流 340

第四节 小流域综合治理 341

第五节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342

第六节 “五荒”拍卖 343

第三章 人畜饮水及降氟改水工程 343

第一节 人畜饮水工程 343

第二节 病区改水 346

第四章 水利经济 346

第一节 水能资源 346

第二节 水产养殖 347

第三节 水运 348

第五章 水利科技 348

第一节 水利器具、物料 348

第二节 科技队伍 349

第三节 科技成果 350

第四节 水文观测 350

第六章 管理 352

第一节 水利工程管理 352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 353

第三节 水利资金管理 353

第八编 工业 359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359

第一节 个体私营工业 359

第二节 集体工业 360

第三节 国有工业 362

第二章 生产门类 364

第一节 五金 机械 364

第二节 化工 366

第三节 造纸 印刷 367

第四节 建材 369

第五节 食品加工 369

第六节 酿造 369

第七节 服装加工 370

第八节 皮革加工 371

第九节 药剂加工 372

第十节 木器加工 373

第十一节 采矿业 373

第三章 经营管理 37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9

第二节 企业管理 379

第三节 安全生产管理 382

第四章 乡镇企业 38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83

第二节 生产门类 384

第九编 商贸粮食 389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89

第一节 个体私营商业 389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商业 392

第三节 集体商业 392

第四节 国营商业 393

第五节 联营商业 393

第二章 商品购销 394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394

第二节 生产生活资料购销 401

第三节 食品、副食品购销 402

第四节 烟草专卖 403

第三章 粮油购销 404

第一节 粮食购销 404

第二节 食油购销 407

第三节 粮油储运 408

第四节 粮油加工 409

第五节 饲料加工 410

第六节 粮油市场管理 410

第四章 农副土特产品及废旧物资收购 414

第一节 农副产品收购 414

第二节 土特产品收购 415

第三节 废旧物资收购 416

第五章 饮食服务 416

第一节 饮食业 416

第二节 服务业 417

第六章 集市贸易 417

第一节 解放前市场概况 417

第二节 解放后集市贸易 418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 419

第七章 对外贸易 420

第一节 外贸机构 420

第二节 主要出口商品 421

第三节 外贸职能及经营方式 423

第十编 财政税务 427

第一章 财政 42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27

第二节 财政体制 428

第三节 财政收入 431

第四节 财政支出 438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 445

第二章 税务 448

第一节 税务机构 449

第二节 税种 450

第三节 税收管理 453

第四节 稽征管理 458

第五节 税务审计监督 459

第十一编 金融 463

第一章 机构 463

第一节 钱庄 463

第二节 银行 463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465

第二章 货币 465

第一节 流通币种 465

第二节 货币流通量 466

第三章 金融业务 468

第一节 存款 468

第二节 贷款 468

第三节 侨汇 476

第四节 核算与结算 476

第五节 金银管理 477

第四章 证券 479

第一节 公债 479

第二节 国库券 479

第三节 债券兑付 480

第五章 保险 480

第十二编 综合经济管理 485

第一章 计划 485

第一节 机构 485

第二节 计划管理 485

第三节 计划内容 487

第四节 计划编制 488

第五节 计划实施 489

第二章 统计管理 489

第一节 机构 489

第二节 统计组织建设 490

第三节 统计业务及培训 490

第四节 统计资料汇编和利用 491

第五节 统计调查 491

第六节 统计分析 493

第三章 土地管理 494

第一节 机构 494

第二节 用地管理 495

第三节 地籍管理 498

第四节 土地占用 502

第四章 审计监督 502

第一节 机构 503

第二节 国家审计 503

第三节 社会审计 505

第四节 内部审计 505

第五节 其它审计 506

第五章 物价管理 50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07

第二节 价格管理 507

第三节 物价调整 509

第四节 物价指数 523

第五节 物价监督检查 523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与技术监督 524

第一节 机构 524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525

第三节 计量管理 525

第四节 质量监督 527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5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7

第二节 企业登记 528

第三节 市场管理 532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534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536

第六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539

第七节 经济检查 540

第八章 物资管理 540

第一节 机构 540

第二节 统配物资管理 541

第三节 物资调剂与交流 542

第十三编 交通 545

第一章 交通建设 545

第一节 道路 545

第二节 桥涵 549

第三节 交通设施 552

第二章 运输 553

第一节 人力和畜力运输 553

第二节 汽车运输 553

第三节 其它车辆运输 555

第三章 管理 556

第一节 交通监理 556

第二节 运输管理 557

第三节 车辆管理 561

第四节 道路养护 562

第四章 铁路 564

第十四编 邮电 567

第一章 机构 56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67

第二节 邮电队伍 567

第二章 邮政 568

第一节 驿站 568

第二节 邮路 568

第三节 邮政业务 569

第三章 电信 571

第一节 电报 571

第二节 电话 572

第三节 移动通信 574

第十五编 能源 577

第一章 电力 577

第一节 机构 578

第二节 发电 578

第三节 输电 581

第四节 变电 582

第五节 供电 584

第六节 用电 584

第七节 维修 585

第二章 煤 586

第一节 煤源 586

第二节 供应 587

第三节 节约用煤 587

第三章 石油 587

第四章 其它能源 588

第一节 柴草炭 588

第二节 沼气 589

第三节 太阳能 589

第四节 地热能 590

第五节 液化气 590

第十六编 城乡建设 595

第一章 县城建设 595

第一节 规划 595

第二节 街道 596

第三节 供水 597

第四节 市容管理 597

第二章 乡镇建设 600

第一节 乡镇村规划 600

第二节 村镇建设 600

第三章 房产管理 601

第一节 公有房产管理 601

第二节 房产经营 602

第四章 环境保护 603

第一节 污染 603

第二节 治理 604

第三节 保护 605

第五章 建筑业 605

第一节 建筑队伍 605

第二节 建筑技艺 606

第十七编 党派社团 61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611

第一节 党的发展 611

第二节 历次党员代表会议 615

第三节 组织工作 618

第四节 宣传工作 622

第五节 统战工作 623

第六节 纪检监察 624

第七节 信访工作 62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 626

第一节 隆化县党部 626

第二节 基层组织 627

第三节 三青团 628

第三章 群众团体 628

第一节 工人团体 628

第二节 农民团体 630

第三节 妇女团体 631

第四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633

第五节 工商团体 635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637

第七节 残疾人联合会 638

第八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639

第四章 政治运动 639

第一节 镇反 肃反 640

第二节 三反 五反 640

第三节 整风反右运动 640

第四节 反右倾运动 641

第五节 “四清”运动 642

第六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 645

第七节 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647

第十八编 政权 政务 政协 651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651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51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652

第三节 人大常务委员会及其重要活动 657

第四节 县乡人大代表选举 663

第二章 政府 664

第一节 旧时代县政府 665

第二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权 666

第三节 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 667

第四节 基层政权 670

第五节 人民政府施政方式 671

第六节 人民政府施政要务 673

第三章 政协 68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84

第二节 政协历次会议 684

第三节 政协委员 686

第四节 主要活动 687

第十九编 政法 693

第一章 治安 693

第一节 公安机构 693

第二节 打击反革命势力 695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698

第四节 治安管理 702

第五节 预审 705

第六节 监所 707

第七节 安全保卫 708

第八节 消防 710

第二章 检察 711

第一节 检察机构 712

第二节 检察工作 712

第三章 审判 716

第一节 审判机构 716

第二节 审判制度 718

第三节 审判工作 71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721

第一节 司法机构 722

第二节 司法工作 722

第二十编 民政 731

第一章 优抚安置 731

第一节 拥军优属 731

第二节 优抚 732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737

第四节 军队干部离退休安置 738

第五节 光荣院 739

第二章 生产救灾和社会救济 739

第一节 生产救灾 739

第二节 社会救济 742

第三节 扶贫 742

第三章 社会福利 743

第一节 残疾人安置 743

第二节 孤老供养 743

第三节 弃婴收养 744

第四节 收容遣送 744

第四章 地名管理 744

第一节 地名普查 744

第二节 标牌设置 745

第五章 婚丧管理 745

第一节 婚姻登记 745

第二节 丧葬管理 745

第二十一编 劳动人事 749

第一章 机构沿革 749

第一节 人事管理机构 749

第二节 劳动管理机构 749

第三节 知识青年管理机构 750

第二章 干部管理 750

第一节 干部来源 750

第二节 干部结构 752

第三节 干部管理 752

第三章 工人管理 757

第一节 用工制度 757

第二节 劳动就业 758

第三节 技术培训 759

第四章 工资福利 760

第一节 工资 760

第二节 福利 762

第五章 劳动保障 762

第一节 劳动保险 762

第二节 社会保险 763

第三节 劳动保护 764

第四节 劳动仲裁 766

第二十二编 军事 769

第一章 兵役制度 769

第一节 招募兵役制 769

第二节 征集兵役制 769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769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770

第二章 驻军 771

第一节 军阀及国民党驻军 771

第二节 人民军队 771

第三章 地方革命武装 772

第一节 人民武装 772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773

第三节 民兵 774

第四章 战事 776

第一节 游击斗争 776

第二节 攻坚战斗 777

第五章 敌伪暴行与匪患 778

第一节 日伪反动统治与暴行 778

第二节 国民党反动派暴行 779

第三节 匪患 780

第二十三编 文化 787

第一章 文化艺术 787

第一节 机构 场所 787

第二节 群众文化活动 789

第三节 文学创作 790

第四节 戏剧 曲艺 791

第五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篆刻 793

第六节 音乐 舞蹈 795

第二章 影视广播 798

第一节 电影 798

第二节 电视 799

第三节 广播 800

第三章 民间艺术 801

第一节 花会 801

第二节 剪纸 803

第三节 雕刻 803

第四章 民谣 谚语 804

第一节 民谣 804

第二节 谚语 806

第五章 图书 807

第一节 藏书 807

第二节 阅览发行 807

第六章 编史修志 809

第一节 党史资料编研 809

第二节 地方志编修 810

第三节 文史资料研究 811

第七章 档案 81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811

第二节 馆藏 811

第三节 管理 812

第四节 利用 编研 812

第五节 档案队伍建设 812

第八章 旅游 813

第一节 旅游开发与建设 813

第二节 旅游资源 813

第三节 旅游景点 814

第二十四编 教育 821

第一章 官学 学塾 822

第一节 官学 822

第二节 学塾(私塾) 822

第二章 基础教育 823

第一节 幼儿教育 823

第二节 小学教育 825

第三节 中学教育 832

第三章 专业教育 837

第一节 师范教育 837

第二节 职业教育 838

第四章 成人教育 840

第一节 农民教育 840

第二节 职工及干部教育 841

第五章 师资 843

第一节 教师队伍 843

第二节 教师培训 844

第三节 教师待遇 845

第六章 经费 847

第一节 经费来源 847

第二节 管理和使用 847

第三节 校舍和教学设备 848

第四节 勤工俭学 848

第七章 教学研究 849

第一节 教研网络 849

第二节 教学改革及教研活动 849

第三节 教研成果 850

第八章 存瑞中学 850

第一节 基础建设 851

第二节 学校教育 852

第三节 现代化教学手段 855

第四节 勤工俭学 856

第二十五编 科学技术 861

第一章 科技组织 861

第一节 科技机构 861

第二节 科技队伍 868

第二章 科技培训与服务 869

第一节 技术培训 869

第二节 技术服务 870

第三节 科普宣传 871

第三章 科技管理 87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872

第二节 经费管理 873

第三节 科技成果管理 873

第四节 科技体制改革 879

第二十六编 医药卫生 883

第一章 卫生防疫 883

第一节 地方病防治 883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885

第三节 卫生检查监督 886

第四节 爱国卫生运动 888

第二章 医疗 889

第一节 医疗队伍 889

第二节 医疗单位 892

第三节 医疗设备 897

第四节 医疗技术与科研 900

第五节 专项研究 902

第三章 保健 904

第一节 新法接生 904

第二节 妇女保健 905

第三节 儿童保健 906

第四节 妇儿健康保偿责任制 907

第五节 老年保健 908

第四章 药品 909

第一节 中药 909

第二节 西药 910

第三节 中西药制剂 911

第四节 药品经营 912

第五章 卫生管理 913

第一节 医政 913

第二节 药政 914

第三节 医疗制度 914

第二十七编 体育 919

第一章 群众体育 919

第一节 农民体育活动 919

第二节 职工体育活动 920

第三节 民族体育项目 920

第四节 体育协会 921

第二章 学校体育 922

第一节 体育活动与教学 922

第二节 课外训练 923

第三章 体育设施 923

第一节 活动场地 923

第二节 体育器材 924

第四章 体育竞赛 924

第一节 参加地区(市)以上比赛 924

第二节 本县体育运动会情况及成绩 926

第三节 体育人才培养 928

第二十八编 文物古迹 931

第一章 文物 931

第一节 文物普查 931

第二节 文物征集整理 932

第三节 修缮 保护 932

第四节 馆存重点文物 933

第二章 古迹 934

第一节 遗址 934

第二节 墓葬 942

第三节 古代建筑 943

第四节 石刻 944

第五节 清代行宫 948

第二十九编 人物 953

第一章 人物传 953

董存瑞 953

张百龄 959

罗则逖 961

张久宽 张金凤 962

李荣顺 963

廖寒飞 964

李杨氏 966

盛子章 967

郑家元 968

罗平 970

安兰亭 971

姜文博 972

张国辉 973

赵珍 973

第二章 人物表录 976

第一节 清代职官表 976

第二节 隆化县获省级以上表彰人员名录 977

第三节 隆化县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表 980

第三章 隆化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985

附录 1027

附录一 清康熙、乾隆、嘉庆皇帝塞外省览风俗诗选 1027

附录二 清代大臣木兰秋弥诗选 1049

附录三 请停止口外行幸疏 1052

附录四 请迁县署疏 隆化县迁治落成记 1053

附录五 隆化县附郭八景记 1054

附录六 中共承隆县委《关于目前工作意见》 1056

附录七 中共隆化县委《关于互助合作发展计划(摘要)》 1058

附录八 隆化县农村人民公社包干到户责任制实施细则 1060

附录九 隆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1066

附录十 事故 1078

后记 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