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税制概述 1
一、税种设置 1
二、税收立法 2
三、财政、税务和海关组织机构 7
四、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 14
第二章 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17
一、税收执法依据、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 18
二、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19
三、税务登记 20
四、账簿和凭证管理 26
五、发票管理 27
六、纳税申报 32
七、税款征收 35
八、免税和减税 47
九、税务检查 58
十、税务稽查 61
十一、法律责任 65
第三章 增值税 81
一、纳税人 81
二、税目和税率 82
三、计税方法 84
四、免税和减税 93
五、出口退税 96
六、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97
第四章 消费税 100
一、纳税人 100
二、税目和税率(税额标准) 100
三、计税方法 103
四、免税、减税和退税 109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10
第五章 营业税 113
一、纳税人 113
二、税目和税率 115
三、计税方法 116
四、免税和减税 120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23
第六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 125
一、纳税人 125
二、计税依据、税率和计税方法 126
三、免税和减税 126
第七章 关税 128
一、纳税人 128
二、税率 129
三、计税方法 131
四、特殊进出口货物的规定 136
五、免税、减税和退税 141
六、纳税期限 143
七、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保障措施关税 143
第八章 企业所得税 151
一、纳税人 151
二、计税依据和税率 153
三、资产的税务处理 165
四、特别纳税调整 170
五、计税方法 174
六、税收优惠 177
七、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185
八、核定征收 188
第九章 个人所得税 193
一、纳税人 193
二、征税项目、税率和计税方法 195
三、免税和减税 221
四、纳税方式、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 224
第十章 资源税 228
一、纳税人 228
二、税目和税额标准 229
三、计税方法 237
四、免税和减税 238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38
第十一章 房产税 240
一、纳税人 240
二、计税依据、税率和计税方法 241
三、免税和减税 242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44
第十二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 245
一、纳税人 245
二、计税依据、税额标准和计税方法 246
三、免税和减税 248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49
第十三章 耕地占用税 251
一、纳税人 251
二、计税依据、税额标准和计税方法 253
三、免税和减税 254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56
第十四章 土地增值税 257
一、纳税人 257
二、计税依据、税率和计税方法 258
三、免税和减税 261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61
第十五章 印花税 263
一、纳税人 263
二、税目和税率(税额标准) 264
三、计税方法 266
四、免税 266
五、纳税方式 267
第十六章 契税 269
一、纳税人 269
二、计税依据、税率和计税方法 270
三、免税和减税 272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73
第十七章 车辆购置税 274
一、纳税人 274
二、计税依据、税率和计税方法 275
三、免税和减税 276
四、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77
第十八章 车船税 278
一、纳税人 278
二、税目和税额标准 279
三、计税方法 281
四、免税和减税 282
五、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 282
第十九章 税务行政复议 284
一、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 285
二、税务行政复议范围 285
三、税务行政复议管辖 286
四、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287
五、税务行政复议申请 289
六、税务行政复议受理 291
七、税务行政复议证据 293
八、税务行政复议审查和决定 294
九、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 298
十、海关行政复议 299
主要资料来源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