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述 1
大事记 10
第一篇 区划与建置沿革 177
第一章 地理位置 177
第一节 位置与范围 177
第二节 气候与地形特征 177
第二章 建置沿革 178
第一节 湛江地区沿革 178
第二节 湛江市沿革 180
第三节 地名考 184
第三章 行政区划 185
第一节 市区行政区划 186
第二节 辖县行政区划 194
第二篇 环境 资源 205
第一章 地质 205
第一节 雷州半岛地质发展史 205
第二节 地层 206
第三节 构造 207
第四节 岩石 208
第五节 市区地质特征 209
第二章 地貌 211
第一节 市境地形概貌 211
第二节 市区地貌特征 212
第三章 河流水系 215
第一节 市境四大河流 215
第二节 其他河流 217
第四章 海岸带与海洋水文 222
第一节 特点与资源 222
第二节 海湾 223
第三节 海岛、礁石 224
第四节 沿海潮汐 230
第五章 土壤植被 231
第一节 土壤 231
第二节 植被 233
第六章 气候 236
第一节 气候特征 236
第二节 主要气象要素 237
第三节 主要灾害性天气 243
第四节 清代以来湛江市部分自然灾害 249
第七章 地震 256
第一节 地震地质 256
第二节 市境地震发生状况 259
第八章 自然资源 265
第一节 土地资源 265
第二节 水资源 265
第三节 动植物资源 270
第四节 矿产资源 278
第九章 环境保护 286
第一节 环境质量状况 287
第二节 环境监督管理 294
第三节 污染治理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297
第三篇 人口 300
第一章 人口变动 300
第一节 人口迁移 300
第二节 人口发展与数量 303
第二章 人口分布 308
第一节 城乡分布 308
第二节 人口密度 309
第三章 人口构成 311
第一节 民族构成 311
第二节 性别构成 312
第三节 年龄构成 313
第四节 文化构成 313
第五节 职业构成 314
第四章 计划生育 314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 314
第二节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315
第三节 节育措施与优生优育 316
第四篇 经济综述 318
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 318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经济发展概况 318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概况 321
第二章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325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 325
第二节 国民收入 326
第三节 社会总产值 327
第四节 工农业总产值 330
第三章 经济结构 332
第一节 产业结构 332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334
第三节 区域经济结构 336
第四节 社会劳动者结构 339
第五节 积累和消费 342
第四章 固定资产投资 343
第一节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43
第二节 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 345
第五章 经济体制 349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 349
第二节 手工业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353
第三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355
第六章 人民生活 360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360
第二节 农民生活 363
第五篇 港口与口岸管理 365
第一章 港口 366
第一节 湛江港 366
第二节 其他港口 382
第二章 口岸管理 391
第一节 口岸 391
第二节 口岸管理机构 392
第三节 口岸检查检验机构 393
第四节 海关 397
第六篇 交通 邮电 408
第一章 交通发展概况和管理机构 408
第一节 交通发展概况 408
第二节 交通管理机构 410
第二章 水上运输 415
第一节 航线 415
第二节 航道 416
第三节 航道建设 418
第四节 船舶 420
第五节 运输 421
第六节 业务管理 423
第三章 陆路运输 426
第一节 古道 426
第二节 公路 427
第三节 桥梁渡口 436
第四节 公路养护与绿化 439
第五节 车辆 443
第六节 运输 444
第七节 业务管理 451
第四章 铁路运输 454
第一节 铁路建设 455
第二节 车站建设 456
第三节 运输 457
第四节 业务管理 458
第五章 民航运输 459
第一节 机场 459
第二节 运输航空 461
第三节 通用航空 462
第四节 管理 463
第六章 邮电 464
第一节 发展概况 464
第二节 机构设置 466
第三节 邮政 467
第四节 电信 471
第五节 管理 478
第七篇 城乡建设 481
第一章 总体规划 48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规划 48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规划 484
第三节 规划管理 488
第二章 勘测设计 490
第一节 地质勘察 490
第二节 城乡测绘 492
第三节 建筑设计 493
第三章 市政建设 497
第一节 道路建设 497
第二节 桥梁建设 500
第三节 排水建设 500
第四节 海堤建设 501
第五节 路灯建设 502
第四章 房屋建设 50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房屋建设 50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房屋建设 503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506
第五章 公用事业建设 512
第一节 公共交通 512
第二节 城市供水 516
第三节 供电 520
第四节 供气 521
第六章 园林绿化 522
第一节 公园、广场绿化 523
第二节 道路、庭院绿化 525
第三节 生产、防护绿地 526
第七章 环境卫生建设 5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27
第二节 环卫队伍 528
第三节 环卫设施 528
第四节 垃圾、粪便处理 529
第五节 保洁措施 529
第八章 村镇建设 529
第一节 住宅建设、公共及生产设施建设 529
第二节 城镇建设 532
第三节 市郊村庄建设 539
第八篇 工业 542
第一章 工业发展概述 542
第一节 工业规模 544
第二节 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 545
第三节 经济效益 547
第二章 轻工工业 551
第一节 食品业 553
第二节 烟草业 561
第三节 纺织业 569
第四节 造纸业 570
第五节 印刷、包装业 571
第六节 陶瓷工业 575
第七节 日用品业 579
第八节 行业与企业管理 581
第三章 二轻工业 583
第一节 塑料制品业 584
第二节 皮革业 586
第三节 家具业 589
第四节 五金业 591
第五节 缝纫业 594
第六节 工艺美术业 596
第七节 二轻其他行业 598
第八节 管理机构 601
第四章 机电工业 602
第一节 发展概况 602
第二节 管理机构与直属企业 605
第三节 主要产品 606
第四节 电机电器 619
第五章 家电 电子工业 622
第一节 家用电器工业 622
第二节 电子工业 631
第六章 化学 医学工业 635
第一节 化学工业 635
第二节 医药工业 640
第七章 冶金 建材工业 651
第一节 冶金工业 651
第二节 建材工业 655
第九篇 电力 石油 660
第一章 电力生产与供应 660
第一节 发电 660
第二节 输变电 665
第三节 供电 675
第四节 用电 680
第五节 管理 685
第二章 石油勘探与开采 687
第一节 南海西部石油资源 687
第二节 基地建设 689
第三节 油田勘探开发 692
第四节 机构设置 696
第十篇 制盐 制糖业 698
第一章 制盐业 698
第一节 制盐业发展概况 698
第二节 盐区自然条件 699
第三节 制盐 700
第四节 盐的质量管理 703
第五节 盐的化工生产 705
第六节 盐业生产关系变革 705
第七节 盐业经营管理 706
第八节 盐业气象观测预报 712
第九节 盐业科研 713
第二章 制糖业 714
第一节 制糖业发展概况 714
第二节 土糖 715
第三节 机制糖 717
第四节 副产品综合利用 726
第五节 糖业管理 728
第十一篇 建筑业 736
第一章 建筑施工 736
第一节 施工队伍 736
第二节 施工技术 746
第三节 对外施工 754
第四节 施工效益 755
第二章 建筑管理 756
第一节 施工管理 756
第二节 质量管理 756
第三节 安全管理 759
第四节 定额管理 760
第五节 招标投标管理 760
第六节 建筑市场管理 761
第三章 典型建筑 762
第一节 古代建筑概况 762
第二节 清末民初建筑特点 763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主要建筑 765
第十二篇 农业 773
第一章 农业发展概述 773
第一节 农业生产条件 776
第二节 农业结构 779
第三节 农业区域分区 780
第二章 种植业 782
第一节 粮食生产 783
第二节 经济作物 793
第三节 管理机构 809
第三章 林业 810
第一节 林业资源 810
第二节 林业建设 812
第三节 木材经营 818
第四节 森林保护和管理 820
第五节 市花与古树名木 823
第六节 林场、公司 826
第七节 管理 831
第四章 畜牧业 833
第一节 畜牧生产概况 833
第二节 品种 836
第三节 饲料与牧草 841
第四节 疫病防治 845
第五节 畜禽检疫及其产品检验 854
第六节 管理机构 856
第五章 渔业 857
第一节 海洋捕捞 860
第二节 海水养殖 870
第三节 淡水渔业 881
第四节 名优海产品 883
第五节 水产品供销 892
第六节 水产资源保护与增殖 896
第七节 渔港概况 898
第八节 渔业管理 900
第六章 乡镇企业 903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概况 903
第二节 乡镇企业类别 907
第三节 企业管理 916
第十三篇 水利 918
第一章 水利工程 920
第一节 供水灌溉工程 920
第二节 防洪(潮)治涝工程 934
第三节 水土保持工程 942
第二章 工程施工 944
第一节 组织管理 944
第二节 机械与物资 944
第三节 技术与质量 945
第三章 水利管理 9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47
第二节 工程管理 948
第三节 用水管理 949
第四节 经营管理 951
第五节 青年运河管理与经营 952
第四章 防汛防旱防风 955
第一节 组织领导 955
第二节 “三防”工作 956
第三节 抗灾纪实 957
第十四篇 农垦 960
第一章 粤西农垦建制沿革 961
第一节 垦区所辖范围变迁 961
第二节 农场、工厂建制沿革 962
第三节 湛江市辖区内农垦企业单位 965
第二章 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974
第一节 橡胶种植 974
第二节 番、剑麻种植 980
第三节 其它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981
第三章 农垦管理 983
第一节 管理体制 983
第二节 粤西农垦局 984
第十五篇 商业 986
第一章 概述 98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986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991
第三节 市场 998
第四节 商民团体 1000
第二章 国营商业 1003
第一节 经营 1003
第二节 商品储运 1019
第三节 商办厂场 1022
第四节 管理 1024
第三章 供销合作社 1026
第一节 经营 1026
第二节 管理 1031
第四章 粮油购销 1034
第一节 粮食政策 1034
第二节 粮食购销与调入 1036
第三节 食油购销 1039
第四节 市区粮油供应 1040
第五节 粮油加工 1044
第六节 粮油储运 1045
第七节 管理机构 1045
第十六篇 旅游 服务业 1047
第一章 旅游 1047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047
第二节 旅游资源与旅游线路 1049
第三节 旅游机构 1055
第二章 服务业 105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056
第二节 餐饮业 1058
第三节 旅馆业 1063
第四节 其他服务业 1064
第十七篇 对外经济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 1066
第一章 对外贸易 106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066
第二节 出口 1068
第三节 进口 1072
第四节 仓储与运输 1074
第五节 外贸管理 1076
第六节 行政管理机构 1079
第二章 对外经济工作 1080
第一节 利用外资 1080
第二节 引进技术设备 1082
第三节 对外经济洽谈 1082
第四节 外经工作机构 1084
第三章 经济技术协作 1084
第一节 横向经济联合洽谈会 1085
第二节 缔结友好城市 1085
第三节 各地驻湛办事机构 1085
第十八篇 财政 税收 1087
第一章 财政 1087
第一节 财政收入 1087
第二节 财政支出 1092
第三节 公债、国库券发行 1095
第四节 财政管理 1097
第五节 管理机构 1098
第二章 税收 1099
第一节 税制 1101
第二节 税收 1111
第三节 征稽管理 1114
第四节 税务机构 1117
第十九篇 金融 1119
第一章 金融经营机构 1121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金融经营机构 112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金融经营机构 1127
第二章 货币及货币流通 1138
第一节 货币 1138
第二节 货币流通 1142
第三节 货币管理 1146
第三章 存款 1148
第一节 机关团体存款 1148
第二节 工商企业存款 1149
第三节 农村存款 1150
第四节 基本建设存款 1151
第五节 外币存款 1152
第六节 城乡储蓄存款 1153
第四章 贷款 1155
第一节 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1155
第二节 农业贷款 1159
第三节 外贸贷款 1164
第四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贷款 1166
第五节 专项贷款 1167
第五章 会计核算与转帐结算 1168
第一节 会计核算 1168
第二节 转帐结算 1169
第六章 保险 1170
第一节 国内保险业务 1170
第二节 涉外保险业务 1176
第三节 防灾防损与理赔 1178
第七章 金融管理 1179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179
第二节 外汇管理 1180
第三节 金银管理 1182
第四节 金融行政管理 1183
第五节 财务管理 1184
第六节 金融稽核 1186
第二十篇 经济管理 1187
第一章 计划管理 11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87
第二节 计划管理体制 1189
第三节 主要业务计划管理 1191
第四节 计划编制 1203
第五节 各时期计划执行情况 1207
第二章 物资管理 121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217
第二节 计划分配 1217
第三节 市场调节 1219
第四节 物资储运 1220
第五节 废金属回收 1220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12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222
第二节 集市贸易管理 1223
第三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1233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1240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1241
第四章 审计监督 1243
第一节 审计机构 1243
第二节 审计业务 1244
第五章 标准计量管理 124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247
第二节 工业品标准化管理 1249
第三节 计量管理 1249
第六章 统计管理 1250
第一节 统计机构 1251
第二节 统计调查 1252
第三节 统计整理 1258
第四节 统计服务 1259
第七章 物价管理 12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259
第二节 物价政策 1260
第三节 商品价格 1264
第四节 物价调控 1265
第二十一篇 政党 1274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湛江市地方组织 1274
第一节 党的创建与发展 1274
第二节 组织机构 1283
第三节 历届党员代表大会 1312
第四节 宣传教育 1313
第五节 统战工作 1320
第六节 纪律检查 132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湛江市地方组织 1330
第一节 同盟会广州湾机关 1330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湛江市党部 1330
第三节 国民党各县党部 1331
第三章 民主党派湛江市地方组织 1335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湛江市委员会 1335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湛江市委员会 1338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湛江市委员会 1341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湛江市委员会 1342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湛江市委员会 1344
第六节 中国致公党湛江市委员会 1347
第七节 九三学社湛江市委员会 1347
第二十二篇 政权 政协 1350
第一章 权力机关 1350
第一节 湛江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350
第二节 湛江市人民代表大会 1352
第三节 湛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357
第四节 选举 1360
第五节 辖县(区)人民代表大会 1361
第二章 行政机关 1376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行政机关 1376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行政机关 1380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关 1393
第一节 民国时期湛江市参议会 1393
第二节 政协湛江市委员会 1394
第三节 辖县(区)政协委员会 1403
第二十三篇 群众团体 1411
第一章 工人组织 1411
第一节 组织发展概况 1411
第二节 组织机构 1412
第三节 工人代表会议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1416
第四节 工会组织的主要活动 1418
第二章 青少年组织 1432
第一节 青年组织发展概况 1432
第二节 组织机构 1433
第三节 组织建设 1435
第四节 青年组织的主要活动 1438
第五节 少年先锋队 1442
第三章 妇女组织 1443
第一节 民国时期妇女运动概况 144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组织 1444
第三节 历届妇女代表大会 1446
第四节 妇联组织主要活动 1447
第四章 农民组织 1451
第一节 组织概况 1451
第二节 主要活动 1453
第五章 其他社团组织 1453
第一节 湛江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 1453
第二节 湛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1456
第三节 湛江市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1457
第四节 湛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1459
第五节 湛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1461
第六节 湛江市残疾人联合会 1461
第二十四篇 人事劳动信访 1462
第一章 人事 1462
第一节 人事管理机构 1462
第二节 人员编制 1463
第三节 干部队伍 1464
第四节 干部管理 1468
第五节 人才交流 1470
第二章 劳动 1472
第一节 劳动管理机构 1472
第二节 劳动就业 1473
第三节 劳动工资 1478
第四节 技术培训 1482
第五节 劳动保险和保护 1484
第六节 劳动仲裁 1491
第三章 信访工作 1492
第一节 信访机构 1492
第二节 信访数量与内容 1493
第三节 信访处理 1494
第四节 市长接访日 1494
第二十五篇 外事侨务民政 1496
第一章 外事 1496
第一节 外事管理机构 1496
第二节 对外友好协会 1497
第三节 外事业务 1497
第四节 对外交往 1499
第五节 外国侨民 1502
第二章 侨务 1503
第一节 侨务管理机构 1503
第二节 湛江华侨概况 1504
第三节 侨乡分布与建设 1506
第四节 侨务工作 1507
第五节 侨办企业与华侨农场简介 1509
第三章 民政 1511
第一节 民政机构 1511
第二节 救灾救济 1513
第三节 安置 1520
第四节 拥军优属 1524
第五节 烈士褒扬 1529
第六节 革命老区建设 1532
第七节 婚姻登记 1533
第八节 殡葬改革 1535
第二十六篇 政法 1538
第一章 公安 1538
第一节 公安机构 1539
第二节 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1544
第三节 治安管理 1549
第四节 边防保卫 1552
第五节 户政和出入境管理 1553
第六节 交通管理 1555
第七节 消防 1556
第二章 检察 155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557
第二节 刑事检察 1560
第三节 经济检察 1563
第四节 法纪检察 1564
第五节 监所检察 1566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1567
第三章 审判 156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569
第二节 审判工作 1571
第三节 执行 1573
第四章 司法行政 1574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574
第二节 法制宣传教育 1575
第三节 司法队伍 1578
第四节 人民调解 1578
第五节 律师工作 1581
第六节 公证工作 1584
第七节 劳动教养 1586
第二十七篇 军事 1590
第一章 军事地理 1591
第一节 军事地形 1591
第二节 海防设施 1593
第二章 地方武装 1594
第一节 清代末期地方武装 1594
第二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159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武装 1602
第三章 驻军 1607
第一节 清代驻军 1607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1609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 1616
第四章 兵役制度 1621
第一节 清代兵役制 162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兵役制 1621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兵役制 1623
第五章 民兵 1627
第一节 民兵发展概况 1627
第二节 民兵基本建设 1628
第三节 主要业绩 1631
第六章 人民防空 1635
第一节 人民防空机构 1635
第二节 人防工程建设 1635
第三节 人防宣传教育 1636
第七章 战事 163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战事 163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战事 1648
第二十八篇 教育 1653
第一章 书院、社学、私(义)塾、府(县)学 1655
第一节 书院 1655
第二节 社学 1656
第三节 义塾与私塾 1656
第四节 府学与县学 1657
第二章 幼儿教育 1657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657
第二节 体制与管理 1659
第三节 教学工作与保育工作 1659
第四节 师资队伍 1660
第五节 幼儿园选介 1660
第三章 小学教育 1662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662
第二节 教育方针与管理体制 1665
第三节 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 1666
第四节 思想品德教育 1667
第五节 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1668
第六节 小学教师队伍 1669
第七节 小学选介 1670
第四章 中学教育 1672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672
第二节 教学工作与教学改革 1674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675
第四节 中学教育成就 1676
第五节 重点中学选介 1677
第五章 中等专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1680
第一节 职业技术教育 1680
第二节 中等专业教育 1683
第三节 师范教育 1689
第四节 成人教育 1692
第五节 社会办学 1694
第六章 高等教育 1696
第一节 高等教育概况 1696
第二节 高等院校简介 1697
第七章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703
第一节 公办教师队伍建设概况 1703
第二节 民办教师队伍建设概况 1704
第三节 中小学专任教师素质概况 1704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 1705
第八章 教育经费 1706
第一节 教育经费来源 1706
第二节 教育经费支出 1707
第九章 普通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工作 1709
第一节 招生工作概况 1709
第二节 招生工作机构 1710
第十章 教育行政与教育研究 1711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 1711
第二节 教育研究 1712
第二十九篇 科学技术 1714
第一章 科技研究与应用 1716
第一节 工业科技研究与应用 1716
第二节 农林牧渔科技研究与应用 1726
第三节 交通邮电科技研究与推广 1737
第四节 城建科技研究与推广 1740
第五节 医药卫生科技研究与推广 1741
第六节 气象、地震科技研究与应用 1745
第七节 地质科技研究与应用 1747
第二章 科技机构、队伍和管理 1750
第一节 机构 1750
第二节 科技队伍 1752
第三节 管理 1753
第四节 科技团体活动 1754
第三十篇 文化 1756
第一章 文化艺术 1758
第一节 文艺创作 1758
第二节 表演艺术 1770
第三节 群众文化 1780
第四节 图书馆 博物馆 1787
第五节 文化市场 1797
第六节 文化交流 1800
第七节 文化行政机构与文艺队伍 1803
第二章 档案 1805
第一节 档案馆业务 1807
第二节 事业管理 1812
第三章 地方志编纂 1817
第一节 历代修志概况 1817
第二节 《湛江市志》编纂 1819
第三节 专业志出版 1820
第四节 市情资料专著出版 1821
第四章 文物胜迹 1823
第一节 市区文物胜迹 1823
第二节 辖县文物胜迹 1832
第三节 文物保护管理 1843
第三十一篇 新闻 出版 1851
第一章 报纸 1852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报纸 185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报纸 1857
第三节 专业报纸 1863
第二章 刊物 1867
第一节 杂志 1867
第二节 文艺刊物 1868
第三节 学刊 1868
第四节 专业刊物 1869
第三章 广播 电视 1872
第一节 湛江人民广播电台 1873
第二节 湛江电视台 1876
第四章 新闻出版机构 187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78
第二节 业务部门 1878
第三十二篇 医疗卫生 1880
第一章 医疗护理 1882
第一节 医疗机构 1882
第二节 医疗技术水平 1886
第三节 护理工作 1888
第二章 中医中药 1889
第一节 中医医疗机构 1889
第二节 中医诊疗技术 1891
第三节 中药 1893
第三章 疾病预防 1894
第一节 卫生防疫机构 1894
第二节 急性传染病防治 1896
第三节 鼠疫防治 1898
第四节 慢性病防治 1899
第五节 地方病防治 1901
第六节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1902
第七节 公共卫生 1903
第八节 卫生检疫 1904
第四章 妇幼保健 1905
第一节 妇幼保健机构 1905
第二节 妇女保健 1907
第三节 儿童保健 1908
第五章 医学教育与科研 1910
第一节 医学教育 1910
第二节 医学科研 1910
第三节 健康宣传教育 1911
第六章 药政管理 1912
第一节 药品管理 1912
第二节 药品检验 1914
第三节 医疗器械维修 1915
第七章 医疗卫生管理 1915
第一节 卫生行政管理 1916
第二节 公费医疗管理 1918
第三节 爱国卫生运动 1920
第八章 卫生群众团体 1921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公会 1921
第二节 红十字会 1922
第三节 协会、学会 1922
第三十三篇 体育 1926
第一章 全民健身体育 1928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1928
第二节 群众体育 1930
第三节 学校体育 1933
第二章 竞技体育 1935
第一节 重点项目 1935
第二节 其它项目 1939
第三章 体育比赛 1942
第一节 承办全国性体育比赛 1942
第二节 承办全省性体育比赛 1943
第三节 湛江地区体育运动会 1945
第四节 湛江市体育运动会 1946
第四章 人才培训与输送 1947
第一节 体育学校 1947
第二节 人才输送 1948
第五章 体育机构与设施 1951
第一节 体育运动委员会 1951
第二节 体育协会 1952
第三节 主要体育设施 1953
第四节 体坛人物 1954
第三十四篇 民俗风情 1957
第一章 生活习俗 1957
第一节 饮食 1957
第二节 服饰 1959
第三节 居住 1962
第四节 交际 1963
第五节 娱乐 1964
第二章 礼仪习俗 1968
第一节 婚嫁 1968
第二节 生育 1971
第三节 寿庆 1973
第四节 丧葬 1973
第三章 岁时习俗 1975
第一节 传统节日 1975
第二节 新节日 1978
第四章 民间谣谚传说 1979
第一节 歌谣 1979
第二节 谚语 1992
第三节 传说 2002
第三十五篇 宗教 2018
第一章 佛教 2018
第一节 佛教传入与发展 2018
第二节 寺庵 2021
第三节 制度、仪式和节日 2027
第四节 社会活动 2028
第五节 佛教协会 2029
第二章 基督教 2030
第一节 基督教传入与发展 2030
第二节 教堂 2032
第三节 宗教活动 2033
第四节 社会活动 2034
第五节 基督教爱国会 2035
第三章 天主教 2036
第一节 天主教传入与发展 2036
第二节 天主教堂 2039
第三节 宗教活动 2041
第四节 社会活动 2041
第五节 天主教爱国会 2042
第四章 道教 2043
第一节 基本状况 2043
第二节 法事仪式 2043
第三十六篇 方言 2045
第一章 方言的形成与分布 2045
第一节 方言形成 2045
第二节 方言分布 2046
第二章 粤语 2046
第一节 湛江市区白话 2047
第二节 廉江、梅?等地白话 2050
第三节 吴川话 2051
第三章 雷州话 2055
第一节 雷城话 2055
第二节 廉江、徐闻的雷州话 2066
第四章 客家话 2067
第一节 声韵调 2067
第二节 语音特点 2068
第三节 词汇特色 2069
第三十七篇 辖区、开发区概况 2071
第一章 赤坎区 2071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071
第二节 人口 语言 2073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074
第四节 基本设施与城市管理 2075
第五节 经济建设 2079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083
第七节 街道办事处 2085
第二章 霞山区 2086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086
第二节 人口 语言 2088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089
第四节 基本设施与城市管理 2090
第五节 经济建设 2093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096
第七节 镇、街道办事处 2097
第三章 坡头区 2099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099
第二节 入口 语言 2100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100
第四节 城区建设与基本设施 2102
第五节 经济建设 2104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108
第七节 镇、街道办事处 2110
第四章 郊区 2111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111
第二节 人口 语言 2113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113
第四节 城乡建设与基本设施 2114
第五节 经济建设 2116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121
第七节 建置镇 2123
第五章 经济技术开发区 2125
第一节 发展概况 2125
第二节 投资环境 2125
第三节 项目建设及企业 2128
第四节 发展目标及投资方向 2133
第三十八篇 辖县概况 2135
第一章 吴川县 2135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135
第二节 人口 语言 2136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136
第四节 经济建设 2138
第五节 基础设施与基本建设 2143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146
第七节 建置镇 2147
第二章 徐闻县 2150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150
第二节 人口 语言 2152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152
第四节 经济建设 2155
第五节 基础设施与基本建设 2163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166
第七节 建置乡镇 2169
第三章 海康县 2173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173
第二节 人口 语言 2174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175
第四节 经济建设 2177
第五节 基础设施与基本建设 2182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184
第七节 历史名城与建置乡镇 2186
第四章 遂溪县 2191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191
第二节 人口 语言 2193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193
第四节 经济建设 2196
第五节 基础设施与基本建设 2202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206
第七节 建置乡镇 2209
第五章 廉江县 2212
第一节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 2212
第二节 人口 语言 2214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2214
第四节 经济建设 2216
第五节 基础设施与基本建设 2220
第六节 教科文事业 2222
第七节 建置镇 2224
第三十九篇 人物 2230
第一章 人物传 2230
第一节 本市籍人物传 2230
第二节 客籍人物传 2302
第二章 人物录 2313
第一节 革命烈士名录 2313
第二节 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名录 2342
第四十篇 附录 2364
一、文件辑存 2364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及著名人士莅湛题写的诗词 2376
三、史料选载 2379
编后记 2402
《湛江市志》出版鸣谢单位 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