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言 1
参考文献 2
第二章 示范区自然特征 3
2.1北京平原区自然特征 3
2.1.1自然地理及水文特征 3
2.1.2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9
2.1.3社会经济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 15
2.2新疆乌鲁木齐河流域自然特征 18
2.2.1自然地理及水文特征 18
2.2.2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4
2.2.3社会经济活动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30
2.3山东济南岩溶泉域自然特征 32
2.3.1自然地理及水文特征 32
2.3.2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36
2.3.3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41
参考文献 42
第三章 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 43
3.1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方法 43
3.1.1惰性化学组分(C1-和NO3 ) 43
3.1.2反应化学组分 44
3.1.3氢氧稳定同位素(δ2D和δ18O) 45
3.2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 48
3.2.1平原区地表水和基岩水同位素水化学特征 49
3.2.2潮白河流域中上游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53
3.2.3北运河水系地下水同位素特征 60
3.3乌鲁木齐河流域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 66
3.3.1地表水样品分析 72
3.3.2地表水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74
3.3.3地下水样品分析 75
3.3.4 δD和δ18O关系分析 78
3.3.5讨论 80
3.3.6小结 82
3.4济南岩溶地下水水化学与同位素分析 83
3.4.1地下水主要化学成分的形成和特点 83
3.4.2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89
3.4.3四大泉水的水化学和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 95
参考文献 99
第四章 地下水水位监测 102
4.1技术方法综述 102
4.1.1国际地下水水位监测现状 102
4.1.2区域地下水水位监测设计方法 105
4.2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113
4.2.1北京地下水水位监测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113
4.2.2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 114
4.2.3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优化 114
4.2.4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位监测频率优化 117
4.2.5北京平原区地下水自动监测仪器的安装 121
4.2.6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监测网维护及地下水信息发布 122
4.3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123
4.3.1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 123
4.3.2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 124
4.3.3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优化 126
4.3.4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频率优化 130
4.3.5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维护 131
4.3.6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新监测孔 131
4.3.7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 132
4.4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设计 133
4.4.1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位监测历史及存在问题 133
4.4.2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 134
4.4.3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密度优化 136
4.4.4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监测频率优化设计 140
4.4.5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 141
4.4.6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位监测网维护 142
4.4.7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位监测信息发布 143
参考文献 143
第五章 地下水水质监测 145
5.1技术方法综述 145
5.1.1国际地下水水质监测现状 146
5.1.2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的框架 149
5.1.3地下水易污性评价 150
5.1.4地下水污染源的调查与灾害分级 152
5.1.5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154
5.1.6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 155
5.2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监测 158
5.2.1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监测历史 158
5.2.2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质历史变化 159
5.2.3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易污性评价 160
5.2.4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164
5.2.5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 165
5.2.6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评价 168
5.2.7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 168
5.3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 170
5.3.1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历史 170
5.3.2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历史变化 170
5.3.3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易污性评价 172
5.3.4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175
5.3.5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及污染评价 176
5.3.6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 177
5.4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质监测 181
5.4.1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质监测历史 181
5.4.2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 181
5.4.3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岩溶含水层易污性评价 183
5.4.4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污染源分布 189
5.4.5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水质监测网设计 190
参考文献 192
第六章 区域水文地质与监测信息系统 195
6.1系统概述 195
6.2系统总体结构及其解决方案 196
6.2.1系统目标、功能及开发原则 196
6.2.2系统总体结构及解决方案 197
6.3地下水自动监测无线传输及远程管理系统 199
6.3.1地下水自动监测仪的选择 199
6.3.2数据无线传输仪及其远程管理系统 200
6.3.3地下水水位监测孔的保护方案 207
6.4区域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建设 208
6.4.1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结构 208
6.4.2 3个示范区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库建设 209
6.5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 209
6.5.1区域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 209
6.5.2北京平原示范区空间数据库建设 212
6.5.3乌鲁木齐河流域示范区空间数据库建设 214
6.5.4济南岩溶泉域示范区空间数据库建设 217
6.6区域水文地质信息系统 218
6.6.1概述 218
6.6.2区域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219
6.6.3中国区域水文地质信息系统设计思路 220
6.6.4 REGIS-China v4.1系统结构 222
6.6.5 REGIS-China v4.1工具箱功能介绍 224
6.6.6 REGIS-China v4.1应用简介 224
6.6.7 3个示范区REGIS-China的应用 226
6.6.8区域水文地质信息系统在中国的推广应用 233
6.7地下水监测数据的信息发布系统 235
6.7.1监测数据实时发布系统 235
6.7.2地下水水情分析与发布 237
参考文献 241
第七章 区域地下水流模拟 242
7.1区域地下水流模拟方法 242
7.1.1区域地下水流模拟历史简述 243
7.1.2大区域地下水流模拟实例 245
7.1.3区域地下水流模拟方法 249
7.1.4区域地下水流模型特殊议题 251
7.2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流模拟 254
7.2.1北京已建立的地下水模型 254
7.2.2北京平原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255
7.2.3北京平原区稳定流地下水模型 256
7.2.4北京平原区非稳定流地下水模型 259
7.2.5北京平原区地下水流模型应用 261
7.3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流模拟 264
7.3.1乌鲁木齐河流域已建立的地下水模型 264
7.3.2乌鲁木齐河流域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265
7.3.3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稳定流模型 268
7.3.4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非稳定流模型 276
7.3.5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流模型应用 281
7.4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流模拟 288
7.4.1济南岩溶泉域已经建立的地下水模型 288
7.4.2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概念模型 289
7.4.3济南岩溶泉域稳定流地下水模型 290
7.4.4济南岩溶泉域非稳定流地下水模型 293
7.4.5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流模型应用 295
参考文献 301
第八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方案分析 304
8.1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概念与方法 304
8.1.1关于水均衡的争论 304
8.1.2安全开采量与可持续开发 307
8.1.3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开发的方法 309
8.1.4地下水模型的应用 310
8.2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分析 312
8.2.1北京平原区水资源规划简介 312
8.2.2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设计 313
8.2.3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开发方案的情景模拟 313
8.2.4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比较 321
8.3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分析 325
8.3.1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规划简介 325
8.3.2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设计 325
8.3.3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的情景模拟 327
8.3.4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比较 346
8.4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分析 348
8.4.1济南岩溶泉域水资源开发规划简介 348
8.4.2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设计 349
8.4.3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情景模拟 351
8.4.4济南岩溶泉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方案比较 356
参考文献 358
第九章 结论 360
9.1主要结论 360
9.2建议 363
附录 中-荷合作项目“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历史回顾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