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
二、本选题的研究综述 5
三、本书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2
四、本书可能的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
第二章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22
第一节 合作、国际合作与国际金融合作 23
一、合作的概念解析 23
二、国际合作的概念解析 26
三、国际金融合作的概念解析 31
第二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区域金融合作 34
一、对“区域”的认识 34
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解析 37
三、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概念解析 40
第三章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分析框架 46
第一节 制度分析框架设定的前提 46
第二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分析框架 50
一、制度变迁分析框架的五个维度 50
二、本书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54
第三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主体行为假设 60
一、国家行为的“经济人”假设 60
二、国家行为的“有限理性”假设 62
三、国家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 63
第四章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本质: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66
第一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属性 66
一、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含义 66
二、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功能 69
三、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结构 75
第二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变迁”属性 78
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基本解释 78
二、国际金融体系变迁中的区域金融合作 84
三、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创新属性 93
四、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变迁和演进 96
第三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博弈过程”属性 100
一、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保证型博弈”过程 101
二、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协调型博弈”过程 104
三、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劝说型博弈”过程 108
四、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博弈”结构比较 111
第五章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动因: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113
第一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供求分析框架 113
一、关于制度变迁的动因及供求影响因素的解释 114
二、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供求分析框架 120
第二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需求分析 126
一、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与区域金融合作需求 126
二、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与区域金融合作需求 134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与区域金融合作需求 140
四、现行国际金融制度的内在矛盾与区域金融合作需求 141
五、技术进步、金融创新与区域金融合作需求 148
六、国家规避金融风险的偏好与区域金融合作需求 151
第三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供给分析 153
一、区域金融合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153
二、区域金融合作的主导国推动作用 161
三、区域金融合作的理论积累和准备 164
四、区域金融合作的共同文化传统与行为理念 169
第六章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总结 173
第一节 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 174
一、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论 175
二、国际区域金融的“霸权合作”模式 178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 188
一、自由主义一体化理论的先驱——功能主义 188
二、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合作论 192
三、国际区域金融的“制度合作”模式 199
第三节 建构主义的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 206
一、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论 206
二、国际区域金融的“文化合作”模式 211
第四节 新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 219
一、新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219
二、国际区域金融的“依附合作”模式 221
第五节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226
一、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的比较 226
二、国际区域金融合作模式的评价 227
第七章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实践: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制度变迁 230
第一节 欧洲货币合作实践分析 231
一、欧洲货币合作的主要动因 231
二、欧洲货币合作的进程 234
三、欧洲货币合作模式:新自由主义倾向的北北型金融合作 243
第二节 拉美国家“美元化”实践分析 256
一、拉美国家“美元化”的主要动因 257
二、拉美国家“美元化”的进程 261
三、拉美国家“美元化”模式:新现实主义倾向的南北型金融合作 262
第三节 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实践分析 276
一、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动因 276
二、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进展情况 281
三、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主要问题及产生根源 286
四、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新动向 292
五、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模式:建构主义路径的南南型金融合作 299
六、全球金融危机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前景与中国的参与策略 307
本书的主要结论 319
参考文献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