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2
1.1.1 研究背景 2
1.1.2 问题的提出 6
1.2 概念界定、研究范围与基本假设 7
1.2.1 概念界定 7
1.2.2 研究范围 12
1.2.3 基本假设 13
1.3 理论工具与分析方法 13
1.3.1 理论工具 13
1.3.2 分析方法 13
1.4 内容安排与框架结构 14
1.4.1 内容安排 14
1.4.2 框架结构 16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6
1.5.1 研究目标 16
1.5.2 研究意义 18
2 文献综述 21
2.1 国外审计质量的文献回顾 22
2.1.1 审计质量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22
2.1.2 审计质量的评价 23
2.2 国内审计质量的文献综述 30
2.2.1 审计质量的定义和相关概念 30
2.2.2 审计质量的评价 31
2.3 文献的简要述评 37
3 审计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 39
3.1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和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40
3.1.1 审计质量的基本理论借鉴 40
3.1.2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和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45
3.2 审计质量的涵义与属性特征 48
3.2.1 审计质量的涵义 48
3.2.2 审计质量的属性特征 50
3.2.3 审计质量的涵义与属性特征给予的启示 54
3.3 审计质量的形成机理分析 55
3.3.1 审计主体 55
3.3.2 审计客体 59
3.3.3 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 59
3.3.4 审计质量的内部控制管理 61
3.4 本章小结 62
4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65
4.1 审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思路与构成要素 66
4.1.1 构建思路 66
4.1.2 构成要素 66
4.2 审计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69
4.2.1 审计质量评价模型的总体构建 69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
4.2.3 评价方法 78
4.3 审计质量评价模型的特点及可行性分析 82
4.3.1 模型的特点 82
4.3.2 可行性分析 83
4.4 本章小结 85
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模型的实证研究 87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88
5.1.1 原始指标的筛选 88
5.1.2 指标体系各指标的赋权 104
5.2 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 111
5.2.1 评价方法的实现步骤 111
5.2.2 评价方法的应用实例效果检验——以河北省会计师事务所为例 114
5.3 本章小结 117
6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模型的应用拓展 119
6.1 运用DEA进行分级监管及提高审计质量的思路介绍 120
6.2 DEA运用于提高审计质量的工作机理分析 121
6.2.1 线性规划的一般模型分析 121
6.2.2 数据包络分析 122
6.2.3 构建投入和产出指标绩效评价的最优化数学模型 123
6.2.4 审计质量评价的DEA有效性的判定 125
6.2.5 决策单元生产可能集 126
6.2.6 DEA有效性的经济涵义 127
6.2.7 DEA在相对有效平面上的投影 128
6.2.8 决策单元的技术有效与规模有效分析 128
6.3 案例分析检验的工作流程及实现步骤 130
6.3.1 DEA模型基本信息的确定 130
6.3.2 投入产出效率的分级 132
6.3.3 投影及改进 136
6.4 本章小结 144
7 结论 145
7.1 研究结论 146
7.2 研究创新 147
7.2.1 构建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模型 147
7.2.2 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47
7.2.3 评价方法的智能支持 147
7.2.4 评价模型的应用拓展 147
7.3 研究的局限性及后续研究方向 148
7.3.1 研究内容的局限 148
7.3.2 研究方法的局限 148
附录 149
参考文献 167
后记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