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导言 清代格调论诗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意义 1
第一章 清代格调论的发轫 8
第一节 时势剧变下的诗学反思 8
第二节 清前期格调论关注的焦点 18
一 尊“诗教” 31
二 主性情 35
三 重人格 39
四 扬才情 41
五 标声调 43
六 追求目标——拟议与变化 46
第二章 清代格调论的别调:王士祯——王士祯格调论诗学体系 51
第一节 性情为本 人格重于诗格 51
第二节 辨析体制 56
一 诗文之辨 57
二 辨析不同诗歌体裁的审美特征与体式规范 60
三 辨体派 66
第三节 宗主盛唐 兼取宋元明 69
第四节 拟议以成其变化 80
一 善于学古 学其神理 81
二 倡言自得 鄙薄稗贩古人 82
三 适己之性 得真精神真面目 83
四 拟议以成其变化 83
第五节 “神韵”——诗歌“格调”之一格 85
第三章 清代格调论的集大成:沈德潜——沈德潜的诗学观 90
第一节 沈德潜格调论诗学体系 91
一 “诗教”为本 “乐教”为用 92
二 诗之正变 人格先于诗格 107
三 拟议与变化 129
四 沟通神韵、性灵与折中融通的理论旨趣 158
五 唐宋诗格论 175
六 辨体制 199
第二节 沈德潜格调论诗学体系的缺陷 211
一 从明人单纯追求形式的雅丽,走向注重诗教摒斥艳情的偏至 211
二 体系化、集成化中也呈现出难以兼善的弊病 212
三 理论与创作实践并未同步,未能真正从明代格调论的字句摹拟上走出 212
四 在诗歌的取径范式上,虽较明代格调论为宽,但终究还是以唐格为主 217
第四章 沈德潜的同调——清盛期其他格调论者 218
第一节 薛雪 218
一 性情为本 人格重于诗格 219
二 “格”之二元化——人格与诗格 224
三 学古与创变 228
四 诗之正变 231
小结 231
第二节 李重华 232
一 诗教为本 性情优先 232
二 音调居首 意立而象与音随 234
三 拟议与变化 241
四 理想的诗学范型 244
小结 247
第三节 乔亿 248
一 诗教为本 人格为重 249
二 性情为体 音调为用 252
三 格调观念下的唐宋诗学观 260
四 诗法技巧的深入探讨 268
小结 270
第四节 黄子云 271
一 诗之根本——诗以载道 271
二 垂范万世的人格典范——杜甫 273
三 宗法汉魏盛唐 薄视中晚唐及宋诗 275
四 格调——沟通性灵与神韵的津梁 278
五 遵循古范与借鉴创新 280
小结 282
第五节 潘德舆 283
一 诗教为先 283
二 性情为本 重在人格 285
三 走向调和的唐宋诗格 289
四 别具一格的“意格”说:兼论“意格”与“厚”、“意格”与“质实”的关系 292
小结 295
第五章 清代格调论的嗣响 296
第一节 刘熙载 296
一 格之二元化:沈德潜、薛雪诗格观的回应 297
二 李杜优劣与诗之正变 301
第二节 朱庭珍 303
一 有法与无法 303
二 标举格调与神韵 贬抑性灵 310
三 推尊气格 311
第三节 王闿运 317
一 性情为本 体制在先 317
二 独标苕颖 高扬汉魏六朝诗格 321
三 复古与创新 345
第六章 袁枚论格调 349
第一节 反对沈德潜标举格调和声律 349
第二节 反对沈德潜“温柔敦厚”的诗教观 351
第三节 反对沈德潜拒斥艳诗 354
第四节 反对沈德潜的复古思想 356
第七章 翁方纲论格调 358
第一节 “格调”为“诗之所必备” 359
第二节 辨析“格调” 364
一 “诗教”为重 364
二 性情为本 人格在先 367
三 融通唐宋 兼取元明 371
四 拟议与变化 374
五 神韵乃格调之别名 375
第三节 直截明七子及沈德潜“格调”说流弊产生的根源 379
第四节 消除“格调”的流弊 381
一 学古但不泥古,师其意而不必肖其迹 382
二 反对“空言格调”,主张以学问考据济格调之不足 383
三 破除拟古泥古的藩篱,诗歌创作应切己、切事、切时、切理 386
结语 388
一 格调论诗学在清代的发展 388
二 清代格调论诗学的局限 392
三 清代格调论诗学研究的当代意义 395
附录 沈德潜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99
参考引用文献 413
后记 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