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乡镇的发展与转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0489672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山西省阳城县西河乡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改革开放以来,西河乡充分利用煤炭资源优势,依靠集体经济力量,大力发展煤炭产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时同时,由于煤炭行业“一业独大”,形成了非常单一的产业结构。每当国家调整煤炭产业政策,或是国内外市场煤炭价格出现波动,都会冲击西河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地政府已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力图发展非煤产业,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

第一章 西河乡概况 1

第一节 地理方位与气候 1

一 地理方位 1

二 气候 2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人口 3

一 自然资源 3

二 人力资源 4

第三节 行政建制 9

一 阳城县行政建制的沿革 10

二 西河乡行政建制的形成与演变 10

三 西河乡在全县的经济地位 11

第四节 主要村庄概况 13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状况 13

二 20世纪50—70年代的状况 15

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情况 17

四 目前的发展状况 19

第二章 西河乡经济的发展历程 23

第一节 1949—1978年经济发展状况 23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状况 24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状况 24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发展状况 29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一 乡政府的领导与推动 35

二 经济总量的增长 42

三 经济结构的变化 50

第三节 乡财政实力的增强 51

一 乡财政收入的增长 51

二 乡财政支出的增长 56

三 探索“村账乡管”制度 59

第三章 农业的发展与增长 63

第一节 农业产量和结构的变化 63

一 耕地面积和粮食种植面积的变化 64

二 农作物的产量变化 70

三 农业结构的调整 73

第二节 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 83

一 农业技术进步 83

二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 84

三 农业产业化发展 86

第三节 政府对农业的支持 94

一 服务兴农 94

二 科技兴农 96

三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抗旱救灾 99

四 支农惠农:补贴和奖励 101

第四章 第二产业的发展与转型 108

第一节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108

一 第二产业的起步 108

二 第二产业的曲折发展 109

三 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 112

第二节 第二产业结构 117

一 煤炭工业 117

二 陶瓷工业 123

三 其他工业企业 124

第三节 政府对工业的支持 127

一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127

二 加强安全生产 130

三 改善和强化对企业的管理 133

四 推进所有制和公司制改革 135

第五章 第三产业的发展 137

第一节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137

一 第三产业的平稳发展 137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141

三 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情况 148

四 政府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149

第二节 交通运输、商业与餐饮业 151

一 交通运输业 151

二 乡村商业发展状况 154

三 餐饮业的发展 159

第三节 金融及其他服务业 161

一 农村金融业 161

二 生活服务业 171

三 邮政电讯业 173

第六章 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 174

第一节 政府规划 174

一 战略定位、发展战略和目标 174

二 乡村规划 177

三 镇区规划 178

第二节 城镇化的建设 181

一 生态建设 181

二 基础设施建设 185

三 农民新居建设 187

四 新能源建设 188

第三节 城镇化特点分析 192

一 城镇化水平处于起步阶段 192

二 城镇化与区位特点相关 193

三 集体经济为城镇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194

四 城镇化与工业发展联动推进 195

第七章 农户的收入、消费与社会保障 196

第一节 农户的收入状况 196

一 农民家庭收入的增长 197

二 农户的收入结构 200

三 农户拥有的住宅 210

第二节 农户的消费 213

一 农户消费支出的增长 214

二 农户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214

三 农户的食品消费 219

四 农户的非食品消费 223

第三节 社会保障 225

一 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225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227

三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231

第八章 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235

第一节 生活环境的改善 235

一 乡村道路建设 236

二 饮水工程建设 236

三 通讯设施建设 237

四 新能源建设 237

五 生态环境建设 238

第二节 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38

一 科技推广 238

二 乡村文化建设 239

三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40

第三节 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42

一 教育投资 243

二 基础教育情况 244

三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247

第四节 计划生育与人口、家庭规模的变动 248

一 计划生育工作及实施效果 249

二 人口与家庭规模的变动 253

后记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