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的教育一香港、现代文学,和我(代序) 1
第一辑 身世两相弃:文学史与香港 3
传统的睽离——论胡适的文学史重构 3
叙述、意识形态与文学史写作——以柳存仁《中国文学史》为例 57
诗意与唯情的政治——司马长风文学史论述的追求与幻灭 95
书写浮城——叶辉与香港文学史的书写 171
收编香港——中国文学史里的香港文学 207
第二辑 凉风有信:在香港读文学 251
从惘然到惆怅——试论《上元灯》中的感旧篇章 251
文本、言说与生活——《上元灯》再探 271
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林庚诗的驰想 287
文学香港与李碧华 325
苍凉的想象——谈几篇香港学者的张爱玲论文 351
窥意象而运斤——陈炳良《形式·心理·反应》读后 361
凉风有信——《客途秋恨》的文学阅读 369
附录 391
创造世界——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翻译) 391
后记 417